第八六二章 董卓沒了(2 / 2)

其實如果換個老大的話,不用他獻計,人家自己就命令趙雲強攻雁門關了。雁門雖然是險關,但也不是打不下來,無外乎舍得多少軍卒性命的事兒。但他的老大是王言,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保存有生力量,不必要不攻城。

沒辦法,古代的城防戰鬥實在太慘烈,每打下一座城池,都是軍卒們的屍體填平的護城河。

還是那句話,王言兵不著急,他沒有足夠的糧食養活百姓、軍隊的開支,更沒有足夠的官吏去治理打下來的土地。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這句話是真理。

所以如同先前趙雲兵圍平城,那才是城防戰的正確方式。守住四門,切斷糧道,使敵自潰,什麼事兒都不耽誤,這才是正道。

仔細思考了一下,郭嘉認為雁門關還是早早的掌控在自己手裡比較好。所以提筆寫了一封算是奏疏的信,交由通信兵送去了薊縣的將軍府。

十天之後,王言看到了郭嘉的來信。

信的意思很簡單,陳述了一下雁門關的重要性,並給出了建議,那就是抽調一部分人馬,從紫荊關出去,翻越那邊的山嶺,從南邊堵住雁門關,一來切斷雁門關的補給,二來阻擋敵人的援軍,如此至多兩三個月就能南下雁門關,掌握對中原的主動權。

這個策略王言當然早就想到了,隻不過還執行罷了,畢竟雁門關就在那,又跑不了。去年冬天之所以沒有行動,就是因為冬天山路不好走,雖然有棉衣保暖,但該冷還是冷,沒必要遭那個罪。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翻山越嶺過去在南邊堵截雁門關,但他們也屬於是孤軍深入,後勤拉的太長,補給跟不上。

如果袁紹有膽子,狠狠心,同樣來個翻越太行山的壯舉,是可以斷孤軍後路的,那他派過去的人不是就被包了餃子麼。

不過袁紹如今已經開始有謀無斷了,這種事兒他肯定是沒膽乾。主因還是在天氣上,冬日裡實在沒辦法翻山遠擊。

不過現在時間正好,來回的折騰了這麼一圈,春耕都乾了一半,而且董卓也要被他的好大兒弄死了,局勢激變,正當其時。

念及此,王大將軍吩咐道:“廣武、宣武、威武三衛,各抽調一千兵馬,自幽州征召三千民兵,由太史慈領軍,過紫荊關,翻山圍堵雁門關,廣武衛暫由黃忠兼領。另調集幽州八千民兵充作運糧隊,押運糧草沿途粗修大路,勿擾百姓。”

“是,大將軍。”下邊的親衛立刻便跑出去傳令。

動兵的事兒,早一分都是好的。

王言好笑的搖頭,不過卻也沒說什麼。畢竟他還同時征召了民兵,這些民兵在幽州各地,集結起來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這種情況下,早的那一分就沒什麼用了。

當然太史慈是要先出發的,他帶人都到地方了,運糧隊才走了不到一半。

選擇太史慈也是有講究的,周倉穩重但是戰鬥力相對差,黃忠勇猛能打但是老將,還掛著孩子,黃忠最不適合帶兵遠征,他最適合打短距離的硬仗。太史慈就沒毛病了,相對來說更加年輕,戰鬥力更強,他和趙雲、廖化三人都是適合放出去乾仗的猛將。

又給郭嘉寫了回信,將他的安排說清楚,又敦促郭嘉踏實做好雁門的工作,讓等著的通信兵給送了回去,這才繼續的做著他的事。

其實他也沒什麼事兒,雖然治下大大小小,亂七八糟各種事兒都要到他這裡,但是製度已經建立起來了,底子已經打好了,一切按部就班的發展便是。

他這裡隻要把握好大的方向,抓好治下文武的思想建設,處理好內部的各種矛盾,剩下的就用不著他做什麼了。

到如今的地步,他什麼都不做,治下的人口就會指數增多,有知識有理想,同時被淺淺洗過腦的年輕人會增多,工匠的發明會增多,各種思想碰撞而出的文化會增多,軍隊的戰鬥力會提高,甚至糧食的產量,在農學博士的不斷改良、培育之下,也是一年更比一年強。

有了這些,這天下就該是他的。他甚至都不用動太多的腦子,手下堪用的人多起來,就給那些諸侯辦了,打天下就是這麼簡單。

他溜溜達達的,騎馬帶著三歲的大兒子出去,趁著春日未儘,享受著暮春的好景致。深邃的目光看著南方,那裡是長安的方向。

王大將軍笑嗬嗬的,老董,你好嗎?

董卓當然很好,雖然過往的幾個月裡發生了一些小插曲,比如他的好大兒呂布惦記他新納的愛姬,甚至還妄圖在鳳儀亭強上,惹的他甚是不快。若非呂布戰力無雙,還有用處,早弄死了。

好女婿李儒也是,給他出主意,讓他把貂蟬送給呂布。還講了個狗屁故事,言說昔楚莊王絕纓之會,不究戲愛姬之蔣雄,後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以此勸他把貂蟬送出去。

他當然動心了,說實在的,不過一女子而已。玩了半年雖然還沒夠,但是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又不缺女人。可是跟貂蟬一說,三兩話之中,他又覺得不妥。他堂堂大漢相國,廢立皇帝的大事都乾了,就差登基做皇帝了,呂布一勇猛匹夫,竟然妄圖觸他禁臠,實在可恨。

不過倚仗呂布的地方確實不少,過了幾日他自己也就想開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