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裡,當常氏給老倆口看了看這個月拿回來的米麵跟過年需要用上的酒、茶、肉菜之類,宋老爺子便問起了宋添的學問。
三年過去,宋老爺子跟洪氏的身子差了不少,兩人已經沒有再種地了,年初時將手裡的田地分給了大房跟三房,如今靠三個兒子供養。
說是供養,基本也就是二房在養。
看看帶回來的這些米麵,彆說一個月,兩個老的兩個月都夠吃了。
宋二才每月都會回一次,次次都帶差不多的量,老倆口模樣沒多大變化,三房幾個倒是給養得肥頭大耳。
自從當年宋虹離家,這幾年來便從來沒有回來過。
大房少了個兒子氣性早就小了,加之有宋明在旁邊告誡讓他們不要貪,這幾年倒是變了不少,時不時還會幫老倆口煮餐飯,關心一下。
至於三房,宋三才跟王氏就那個性子,大出息沒有,小主意多得很。
加之王氏生了一個小兒子,這幾年不是在大肚子就是在帶孩子,地裡的活也不乾了,天天圍著孩子轉。自己也夠嗆,還管得了彆人,原本還想找二房要個差事,也是沒轍。
宋三才跟宋大才還是在虎口山的藥園子乾活,宋大才就不提了,想在他身上找出點變化那是不可能的。
宋三才前年倒是找著個機會,趁前管事辭差的空檔,給鎮上的張超塞了幾兩銀子,請了個席麵,如今在藥園子那邊已經是個小管事了。
當然,張超這條線是宋二才幫他搭的,那幾兩銀的紅包也是宋二才給包的,宋三才也就去陪了幾杯酒,便撈了一個管事當。
如今他在藥園子那邊的活計輕鬆,家裡還能時不時在二房身上撈點米麵肉菜之內,日子跟之前比起來快活得不行,也就不再想著去布莊那邊了。
於宋三才看來,二房的鋪子可是可以,但跟何家那樣的富賈之家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多。
畢竟二房沒有大宅院,守著的也是鎮上那一畝三分地,這兩年來人也不見招,好像並沒有什麼發展,還是跟著何家乾保險一些。
宋三才歇了上鎮的心思,宋二才花點銀子省個麻煩,也樂得輕鬆。
一行人在堂中坐定,宋老爺子聽聞宋添考了正首,笑著點頭,樂嗬地拿起煙杆。
這人啊,年齡大了或多或少思維也會產生變化。
宋添考得好,眼看明年就要下場,宋老爺子自然是高興的,但也沒有原本有的激情了,能考上是好事,考不上也算了,二房如今在鎮上開著鋪子,日子過得不錯,也很好。
中午,一年家吃了餐團圓飯,之後幾個男人便出去溜彎去了,女人們繼續準備晚上的飯食。
二房跟以往一樣,要在這兒住一晚,明日開了年再回鎮上。
以往二房一家人回來還有不少人過來竄門,想打聽下情況討個差事啥的,這幾年鎮上的繡坊飽和,人也加不進去,大家問了幾次知道沒戲也就不來了。
初一那天吃完中午飯,宋二才便帶著妻兒回程。
回到鎮上,常氏請了留下的長工,院裡的下人,還有隔壁陸保一家,晚上湊在一起也吃了餐開年飯。
如此,年也翻完了,接下來的幾天大家好好休息,初八那天還得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