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一路上儘可能的躲避著城池,終於是在經曆了一段十分漫長的趕路之後到了華氏城。
但是當他們到了華氏城城下的時候,遠遠的就看到了城上飄著的竟然是大秦和匈奴的帥旗。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自然知道這孔雀王朝的都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
就這樣,在韓信和項羽已經攻下了華氏城近乎兩個月之後,三路大軍終於在這裡彙合了。
整合了一番之後,他們剩下的騎兵和步卒加在一起足足還有二十五六萬的軍士,這一下子在數量上就完全不懼怕任何一股孔雀王朝的力量了。
而且在這段時間裡,韓信和龍且各自帶著三萬騎兵,對華氏城周邊的孔雀王朝的城池展開了風卷殘雲一般的攻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城池中的守軍是他們的對手,因為對孔雀王朝的城池和城池中的守衛情況已經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他們每每能夠在損失不大的情況下攻下自己的目標城池。
他們這麼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荒蕪之地和華氏城之間建立出一條通道,因為孔雀王朝的地域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他們現在有了二十多萬的軍士,但是大部分都是步卒,想要一個個城池的將這個孔雀王朝都打下來,雖然也是十分可能的,但是所耗費的時間可就不一定有多少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韓信和項羽已經商議出了一個決議,那就是集中自己的優勢兵力,不惜一切代價將孔雀王朝的君王舍利輸迦拿下,而在那之後,對於那些個距離大秦相對比較遠的地方就可以一點點的蠶食,一麵蠶食,一麵將這裡的具體情況告知嬴高,看一看下一步是個什麼計劃。
這個決議在彭越和司馬欣到達了華氏城之後也是得到了他們的首肯,項羽之所以支持這樣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離開匈奴王庭的時間實在是有點太長了,一旦匈奴王庭出了事的話,自己在這就是取得了再大的功績在他看來都是白搭。
另外,因為項羽對於自己統治下的匈奴是有著長遠的打算的,所以他必須要在孔雀王朝已經算是十拿九穩了的情況下跟嬴高見一麵,好生討論一下子荒蕪之地和孔雀王朝的土地到底是怎麼個分配法。
荒蕪之地一家一半是人家嬴高提出來,但是項羽可並不認為孔雀王朝嬴高也能夠跟自己對半分,畢竟自己隻出了八萬人,而人家出動了幾乎三十萬,還有那麼多的戰船,並且在海上幾乎就損失了近乎三分之一的軍士,這對大秦來說都是沉甸甸的損失,而自己的匈奴卻是並沒有什麼損失。
所以在項羽原本看來,自己要是能夠得到三分之一的孔雀王朝的領土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而且他麾下的匈奴人也壓根就沒有那麼多,這裡的土地都是十分肥沃的,項羽對這裡無疑是非常的滿意。
而這個時候的舍利輸迦,的確是和他之前想象的一樣,來到了一個距離華氏城還算是相當之遠的城池之中,但是和他之前想象的不一樣的地方卻是他在這裡振臂一呼,所籌集到的兵馬和自己之前的想象實在是有著十分之大的出入。
他在那個城池裡號召周邊的城池跟他一同將華氏城收回來,但是最終一個多月過去了,聚攏在他身邊的軍士也不過是區區十萬之數,和他之前想象的三四十萬相差的實在是有點大了。
而且這十萬人在接受了一番舍利輸迦的檢視之後,舍利輸迦就對收回華氏城沒有什麼希望了,他想到那些麵對著自己麾下的步卒就像是虎入羊群一樣的騎兵,心裡麵滿滿的都是頹廢之氣。
但是舍利輸迦還真就不是一個鑽牛角尖的人,他一發現事不可為了,當時就決定自己暫且不去奪回華氏城了,而是先在自己目前所在的地方養精蓄銳,緩緩的積攢力量,左右這孔雀王朝都是自己的地盤,自己是有的是時間跟那些入侵者耗的。
於是乎,舍利輸迦的心態一下子又放鬆下來了,而且他所謂的慢慢積蓄力量就是讓自己麾下的親信去招兵練兵,而自己則是又開始了跟之前一毛一樣的節奏,天天摟著他那兩個從華氏城裡麵帶出來的美姬玩的不亦樂乎。
但這樣的好日子又是沒有持續幾天,舍利輸迦麾下的幾個親信倒是儘心儘力的給他尋找可用之兵,但是正當他們找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又是在一個和當初在華氏城差不多的夜晚,一隊隊幽靈一樣的軍士又出現在了這個城池的下方。
隻不過這回舍利輸迦可沒有了三十萬的大軍和一千頭大象保護他了,他有的隻是十萬臨時拚湊起來的軍士,而麵對著的,是騎兵和步兵共計二十萬的敵軍。
按照道理來說,十萬訓練有素軍士麵對一倍於自己的敵人也未必就不可以一戰,當初在征伐反秦勢力的時候,嬴高麵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但是舍利輸迦的麾下,幾乎沒有一個像樣的將領,這十萬人馬也大都是過來打醬油。
這一次韓信和項羽將司馬欣留下守城,帶著龍且和彭越就過來了,沒了大象,他們都做好了跟孔雀王朝的這些個戰士拚一下的準備了,所以二話沒說,直接就襲擊了他們的大營。
舍利輸迦再一次被人從被窩子裡麵叫了起來,這樣的場景對於他來說已經是似曾相識了,而當他聽到自己麾下親信的彙報的時候,卻發現這一次的結局,比上一次還要淒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