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讓漢奴隨軍做民夫,上百名羌奴則慷他人之慨,送給五個部落了!
人口在河湟是重要的財產,五部很樂意接受這份禮物。
不止如此,吳漢還要更好的東西要交給五部!
隨著驍騎將軍清脆的掌聲,五輛牛車被趕了上來,裡麵放滿了魏軍攻城期間繳獲的兵器,戈矛刀劍應有儘有,每車都能武裝幾十個人。
方才得了幾十個奴隸,羌酋子弟們隻是略喜,如今這麼多兵器到手,則是難掩麵上的大喜。
羌人雖然也有冶煉,但技術粗糙,完全沒法和漢地甲兵相提並論,一柄好的兵器,在河湟能換一個健壯的奴隸。
靠著這兩樣禮物,吳漢通過牛邯,與五個小部落達成了協議:魏軍借道南下,五部要約束好部屬,不得對魏軍及後續輜重部隊有任何侵擾,否則……
“否則,汝等的種落,就要從地圖上抹去,所占的河穀牧場,就要交給順從魏軍的部落!”
簡單來說就是:誰不聽話,魏軍就幫其仇家打他!
羌人們沒顧得上問啥是地圖,五部見識到了吳漢部的強大,竟開始紛紛推銷起自家的戰士來,希望能當雇傭軍,幫魏軍打隴軍。
“就像東羌幫隴軍打魏軍一樣?”吳漢對他們不信任,這些羌人,不過是想跟著去隴右打劫罷了。
“隴右不富裕,掠得的財貨,我麾下上萬兵卒都不夠分,豈能便宜了汝等羌虜?”吳漢嗤之以鼻,讓牛邯婉拒五部。
牛邯則感到奇怪:“既然不欲收為己用,那將軍為何要送兵刃予諸部?”
吳漢笑道:“我過去沒和羌人打過交道,但和幽州的烏桓人往來過。”
“烏桓和羌人一樣,分成許多個種落,搶奪牧場土地,相互間仇恨極深,有次某位烏桓大人入塞,我身為邊塞縣令,招待了他,送了他幾十把好兵器,結果他回去後,立刻帶人突襲了仇家部落,你猜他如何說?”
吳漢想起這件事就好笑:“那烏桓大人說,這麼好的兵刃,若是不趕緊用來殺仇人,就生鏽鈍了!”
還真是片刻必爭啊!
牛邯頷首,沒錯,羌人也一個鳥樣,為了爭奪河湟間適合耕地放牧的土地,相互殘殺很厲害,趙充國平羌亂,依靠的就是加以分化,用羌兵打羌兵,而漢時曆次大羌亂,主要還是朝廷官員太愚蠢殘暴,縱容小吏輕辱羌豪,逼得仇家們會盟解怨,合力反漢。
吳漢自以為得計:“我看罕、開與其他三個部落有仇怨,既然如此,就送他們一些好兵刃,讓彼輩回去後,就將刀尖對準仇人,自相殘殺,省得來襲擾我軍!”
牛邯算是服了,如此一來,吳漢隻付出了一些俘獲的兵器,外加上百羌奴,就買下南下道路,順便用兵威震懾了羌人,甚至在他們中間埋了點紛爭的種子……
高明啊!牛邯先前以為吳漢不過是一匹夫耳,如今看來,這位將軍不但有勇,心中還有智謀!難怪第五倫如此重用他。
但吳漢卻長籲短歎起來:“可惜啊。”
牛邯對吳漢敬重了不少:“將軍在可惜什麼?”
吳漢道:“可惜我麾下隻有一個師,萬人而已。”
“要是有一軍之眾!”
吳漢舔著嘴唇,罵道:“就不必與諸羌玩這些小心思,還是全攏一起,一戰殺光了省事!”
……
“吳漢已攻克金城縣,也同沿途諸羌借好道路,五個部落甚至還答應來年派人來進貢。他稍事休整後,本月下旬,便能進攻隴西狄道縣!”
數日後,成紀縣的行在處,第五倫收到了吳漢的回報,示與張魚等一直擔心吳漢在西羌捅大簍子的人看。
“如何?果如予所言,吳子翼為將,勇鷙而有智謀罷?”
“陛下英明!”群臣皆服,唯獨張魚心裡暗想,看人看三年,還是等這場仗打完再說不遲,他在河北與吳漢有些過節,總希望這家夥拿出當初的跋扈來,狠狠摔一跤。
而最近證明第五倫知人善任的好消息還不少,十月初,消息斷了快一月的河西也傳來捷報:涼州刺史第八矯竟不戰而屈人之兵,從隴右的河西大將軍劉隆處,接收了上萬兵馬,以及張掖郡——武威郡的新太守是隗氏死忠,拒絕服從這“亂命”,依然在負隅頑抗,但西有第八,東有小耿,想必傳捷也就在這幾天了。
如此一來,萬事俱備,終結隴右的進攻號角,即將吹響!
隻等吳漢往金城那龍爪處一繞,萬脩則帶著主力南下,伸手扼住隴西這龍下顎。
不容易啊,與河北戰役的大開大合不同,隴右隻能慢慢蠶食,拚的是勇氣和耐心,戰爭已經打到第五個月。
時至今日,第五倫終於可以說出那句話:
“涼州這條蒼龍,已被我長纓,縛住!”
……
PS:五月這麼鹹魚居然還碼了20萬字,驚了。
全書應該還剩下四個月,月均目標25萬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