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1 / 2)

公主府庶子 小小知了 6013 字 10個月前

對於崔茂懷的這個疑問, 周辭淵也是略微思考後才解釋。

最直白的原因, 自是一屏山山上的樹全被人砍了。至於是誰砍的:

“昔年後沛攻至盛安, 因盛安城城牆堅厚,一時難以攻下。領將便圍而不攻, 並以四壁順風燃火, 既燒了城牆也引得城中百姓恐慌,最終守城投降。”

周辭淵與崔茂懷並轡而行,“大靖立國之初, 太-祖率軍到盛安, 一時也難以攻下, 於是效仿前朝之法。然盛安城四周木料不濟,於是便砍了這山上的樹木。言說一山之木不夠, 還有二屏、三屏山,尤其二屏山上建有前朝彆苑, 皆是木製,足可日夜燒數年。就不知城牆和城中的人能堅持多久?最終城破得了盛安。”

“嗬……”

崔茂懷感歎,“那照這辦法, 天下城池豈非無往不利?”都隻要圍住一通燒就是……

“哪有這麼簡單。”周辭淵含笑搖頭,“城池高聳, 便是順風能吹入城的煙火也有限。且用兵都有時限,需搶在救援之前攻下,否則反倒有可能被敵方前後夾擊。”

“之所以能這麼做, 後沛當時儘得周邊城池, 知對方無援兵可求, 亦惜才當時獨自堅守盛安城的老將。才在圍而不攻之下再燃火以亂軍心。至於我朝太-祖……”

周辭淵靠近崔茂懷,“實則乃是攻心戰。故意圍而不攻,日日伐木效仿前朝攻法,讓守城將領以為周邊儘已被攻下。且昔年後沛得了盛安,對最終獻出盛安城的將軍很是優待嘉賞。推彼由己,這是兩方將領心照不宣的招攬,所以才能最終得了盛安城。”

“也就是說,其實靖太-祖當時根本沒打下周邊,故意詐對方?那這個投降的將領後來當真也封官加爵了?”崔茂懷在馬上傾過大半身子,貼近周辭淵耳畔問。

“嗯,若他將領再多守兩日,西邊援軍就到。”周辭淵說話時眉眼皆存著笑意,目光順著崔茂懷的側臉最終落到他被冷風吹紅的耳朵尖上。

“至於城守將領,當時自然升官加爵,不過很快就戰死了。”

“嘖嘖……”

崔茂懷嘖嘖兩聲,暗歎開國將領果然難全。而且就為了表現自己根本不急的心理戰,就砍了一山的樹木,還燒了N多天,不知造成了多大汙染!

崔茂懷自己在腦子裡點評亂想,渾然不覺身側之人目光一直放在他身上。見他麵上一時唏噓,一時不屑,又轉而一副不讚同的模樣,神情變幻豐富,著實有趣……

入冬之後,山上確如周辭淵所說,枝葉凋零,儘是一派寂寥景象。

好在上二屏山的道路倒是平坦寬大,足夠兩輛馬車並行。崔茂懷和周辭淵倒也能緩行一會兒再跑跑馬,依舊有趣。

依周辭淵介紹,從這裡望上去,二屏山上沿山脊而下的石砌青牆便是皇家彆苑所在。據說皇帝冬夏偶爾會來這邊。

畢竟城裡的皇宮就那麼大,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對於一輩子住在裡頭的人來說大約也憋得慌,可惜一直想要在北麵另建宮殿的事至今因為沒錢始終擱置。南邊靈江的沐春園雖然大而漂亮,但那是新建之時的形容,幾朝戰亂搶掠下來,很多殿閣焚毀缺失,一樣需要花大錢維修重建。

據說現在能用的也就一半地方,就這也是皇家辦大場麵又非官方嚴肅宴會的固定地點。

盛安周邊離的近的,另一處就是這山上的皇家彆苑。雖然在戰亂中一樣被搶刮的乾淨,連門框上包邊的銅片都被撬走,但到底房屋不曾損毀。山上多木,也沒有被放火焚毀,且冬有溫泉,夏能避暑,倒也不失為放風小浪的地方。

“其實真正視野開闊的是一屏山。你看……”

周辭淵指給崔茂懷看,“這邊角度不好,但在前麵山上,能遠眺盛安城。開遠門和敦遠門到一屏山的距離想當,山峰雖然不高,但山巒數疊,彎轉幽深,可惜現在哪裡還有景。”

周辭淵大約也頗遺憾好好一座山被毀了。崔茂懷坐在馬上趔著身子往那邊瞅,隻能看到光禿禿的山,間或一些斷壁殘垣。

“那也是被毀掉的皇家彆苑?”崔茂懷好奇問。

“不是。一屏山視野雖好,但前無遮擋,是不能建皇家彆苑的。二屏山山峰最高,前後夾護,所以才建了皇家彆苑。”周辭淵為他解釋。

“那那是什麼?”崔茂懷繼續問。

“從前這三座山上儘是王公貴族家的彆苑。據說若是在山上跑馬打獵,出了這家的地方,跟著就進了另一家的範圍。以至山上幾乎沒有平民百姓之家。那裡想必是前朝殘留的誰家院落殘垣吧。”

周辭淵說完,又指向二屏山和三屏山,向崔茂懷科普。

“前朝的彆苑房屋很多都被毀了。剩餘的,據說多被太-祖皇帝隨手分給了近臣功勳,可幾十年下來,那些有主的彆苑可能已換幾任新主,就是沒有主的地方,因為聖人會來山上小住的緣故,也都被新貴和皇室子弟占儘。懷弟若是自己出來玩,可千萬要注意些。”

“嗯。”

崔茂懷也明白這山上看似沒有結網劃界,但若是誤入了誰家地方,對方再是個苛刻不好說話的,總歸是自己吃虧。然心中卻又想,大冷天誰上山來吃風,至於春暖花開,他隻和遊人一樣走大道,賞些大眾景色應該就沒事吧!

兩人邊聊天邊前進,忽然灌木叢裡的窸窸窣窣的聲音穿過,周辭淵立刻對崔茂懷做了噤聲的動作,身後四人中兩人已騎馬拐了方向。另兩人奉上長弓箭筒。

“懷弟可要試試?”周辭淵問。

崔茂懷自是想試試古代的弓箭的。於是也不推辭,掛上箭筒,先在馬上調整坐姿,調節呼吸後,按照之前開弓的習慣,先開一點,順便試試這把弓的張力,然後再開,卻根本沒辦法拉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