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茂懷前日正苦於威揚公、蔡翰林這些由熟客,接觸後漸漸成了友人的十餘家到底該不該下帖子請,周辭淵正好到了。談過爵位由來,說了謝恩和回侯府的事,周辭淵順手取了他已經寫好的名單,崔茂懷問及心裡疑慮,周辭淵當時隻抖著他已經列出的名單,說了句:“這些人儘夠了。”
直到崔茂懷不放心再次確認,周辭淵就笑著反問他:“你結交的這些人,也曾下帖請你赴宴。你也挑著去過幾回,在那裡可曾遇到過你家的人?”
崔茂懷:“……”
“侯府這次要你回去大辦,不僅是為了順應皇帝說的喜事。也是要借你這個陛下身邊的紅人、新晉的崔爵爺,讓外人知曉,你便是分出去了,也同樣姓崔,和鎮平候府的崔氏,同出一脈……”
見崔茂懷眉頭皺的更緊,周辭淵就笑著止了話題。親手替崔茂懷撫平眉宇,又替他換了寢衣,“你不必多想,明日一早還得入宮謝恩,早些睡吧。到後日,你隻看侯府請的賓客,以懷弟的聰慧,必然能領悟幾分。”
崔茂懷此時果真有些懂了……
被崔茂睿領著穿插在賓客中微笑寒暄,崔茂懷放眼望去,竟沒幾個是他熟識的。尤其他猶豫要不要請的那些人,幾乎都不在!也就是說,他們,皆不是侯府這個交際圈中的。
跟崔茂睿敬酒見客轉了一大圈,崔茂懷杯子裡的酒水雖然是茂琛幫著兌了水的,但就崔茂懷的酒量,這會兒也有些暈乎發熱了。
借口更衣去後頭灌了碗醒酒湯,再擦了把臉,吃了兩口菜墊墊胃,崔茂懷才又出來。仍由崔茂琛充當倒酒作陪的,兩人默契一笑,去敬崔茂懷今日請來的客人……
崔茂懷之前不知規模,直到今日宴開近百席,崔茂懷才知侯府這邊請了多少人。而長公主和侯府下帖的客人多是權貴功勳之家,要不就是府裡的姻親故舊,比之崔茂懷名單上的白衣市井,自然大都安排在廳堂內落座。
崔茂懷這邊請的,除了鄭太醫、幾位年長耆老,連帶崔茂懷所在延善坊的坊正市吏,簡伯光,內廷營造局匠人,其餘都在院中置席。
但對於這些商賈匠人、平民百姓來說,能得侯府宴請,進一回侯門,遠遠見到諸多權貴,就是與有榮焉的事。
崔茂懷一到這邊,比起剛才聽到的“年少有為,陛下親睞,長公主娘娘教子有方,一門雙爵……”等等讚譽,畫風立時一變。
齊齊圍來的恭賀聲中,夾雜著諸如“希望崔爵爺趕緊再升官,咱們好再去香飄十裡搶便宜!”“哎呀昨兒個崔東家沒看到,你家鋪子去了好些胡人非要買酒,說了限量還賴著不肯走,後來被我們趕跑啦!”“崔掌櫃您這當官啦,還能繼續寫話本嗎?大家夥兒都巴巴等著呢……”一句句讓崔茂懷和崔茂琛都忍俊不禁。
一直強撐到宴席將儘,崔茂懷再頂不住,七分醉直接做醉倒狀,被人背著回房休息去了。
一覺醒來天已昏暗,隨口吃了點東西,崔茂懷才沐浴更衣。又換了一件長公主命人為他新製的織金錦袍,去拜見長公主和崔茂睿,順便稟告明日去大慈悲寺的事。
“兒能有此造化,想著明日也該去廟裡拜一拜。一則謝神佛庇佑,二來為祖宗添燈。也想捐些香油布施,以祈福咱們府裡平安順遂。”崔茂懷道。
“難為你有此心!今日,我聽不少人稱你崔善人,之前,陛下也曾賜你‘上善’禦匾。想來,確是你的善報……”長公主說著若有所思。
是夜,長公主再不曾多說什麼,等第二日崔茂懷準備走的時候,辛姑姑倒帶著人抬來絹、紙、油、錢,說是長公主的意思,要他一並送去大慈悲寺。
崔茂懷忙應了。
崔茂懷騎馬到大慈悲寺的時候,家裡送來的供品已經等在門口了。加之長公主送來的東西,一行人抬的、挑的、背的、捧的,尚在門前,就有小沙彌迎了過來。
進得大殿,先供上供品,捐了布施,又點了長明燈。崔茂懷點燈的時候不由想起上回他乾的蠢事,周辭淵費心費力幫他圓謊。那麼這一次,周辭淵要他來大慈悲寺真正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當真隻為了參拜祈福,進一步完善他孝恭不忘本的善行?
是的,崔茂懷之所以在侯府宴客後到大慈悲寺來參拜祈福,完全是周辭淵的意思。
“小師傅,我來之前曾在心中發願,要在佛前誦經百遍,以求家母和長兄身體康泰,府中諸事順遂。所以冒昧請小師傅行個方便,可否在殿角置一蒲團,也免得我耽擱了其它信徒在佛前參拜。”
“施主一片誠心,自當成全。”
於是崔茂懷就得了一隻蒲團,身邊隻讓阿活守著,其餘人全回鋪子乾活幫忙。包括鄧伯也讓他先去忙其它,隻趕晚上閉坊前再來……
盤膝坐下,緩緩舒出一口氣。崔茂懷才從懷裡取出絹帕,開始照著上麵默默念經。
不要笑,崔茂懷理由充分:他既不是和尚,也不是佛教信徒,當然不會背什麼佛家經文。能照著念、且不把經文裡的梵音漢字念錯就挺好了。周辭淵當日聽了他的話,還點頭稱是,教他念這些拗口的經文時,還誇他聰明學的快呢!
雖然崔茂懷不能擺出高大上閉目背誦經文的樣子,但誦經百遍的話,崔茂懷自覺大男人已經說出口了,這事本也不是多難的事,他自詡還是能做到的。
隻是……
日常說話玩笑全不覺得,今日專門在這動嘴皮子念經,怎麼感覺這麼快就口渴嘴巴乾呢?繼續念下去,盤膝的腿也開始僵硬不舒服,唔,腿腳好像麻了!再念,是這大殿角落裡曬不到太陽的緣故嗎?身上怎麼覺得越來越冷……
崔茂懷覺得真不是他不誠心,更沒有借故偷懶的意思,實在是這些客觀問題在切切實實阻撓他念經……
就在崔茂懷感覺自己再也堅持不住,嘴巴也越舔越乾,張口閉口嘴皮總都要粘連一下的時候,有小沙彌端了托盤過來,上麵放著一隻小陶壺並一隻木盞。
“崔施主,誦經辛苦,喝點熱的吧。另外,天氣寒涼,施主久坐當加件外袍,也可誦經數遍後起身走走,隻要心誠,佛祖是不會怪責施主的。”小沙彌道。
“多謝!”
崔茂懷這邊道謝,阿活已經接過托盤,倒了滿滿一盞冒熱氣的水貼心的替崔茂懷在一邊吹吹涼,才忙遞過來。崔茂懷目送小沙彌走遠,順手接過水盞一口灌下。
然後,險些在佛門大殿裡直接噴阿活一臉!
集辛辣嗆澀為一體、難以形容的味道充斥在口鼻,崔茂懷真是捂著嘴,強忍著才艱難咽下,跟著竟渾身打了個冷戰。可見這碗茶湯有多厲害!
上次跟鳳凰蛋來沒喝到的大慈悲寺烹茶,據說外麵人人渴望、對身體極有益處,卻一直被崔茂懷避之不及的怪味煮茶,沒想到今日竟這麼被他喝到了……
崔茂懷定定神,眼瞧著阿活殷勤的還要給他倒,崔茂懷就直接將托盤往阿活那邊挪了挪,示意他喝就好。
隻之後半天崔茂懷不知是被這碗茶刺激到了,還是每念幾遍經文就起來走走,崔茂懷身上倒再沒覺得冷。可如此也耽擱了念經時間,等鄧伯過來接他的時候,崔茂懷的‘佛前誦經百遍’還差好些呢。
“公子念了一日經,可有奇遇嗎?”鄧達卻先問了這麼一句。
崔茂懷:“什麼奇遇?”
“沒,沒什麼。公子且歇歇,墊些素食。”鄧達說著真像是沒事人似的扶著崔茂懷出了大殿,然後將食盒裡的食物一一擺出來供崔茂懷食用。
“鄧管家,看來你是知道某人讓我到這兒來究竟為何啊?”因為在外麵,來往還有香客經過,崔茂懷沒有提崔茂懷的名字,隻死死盯著鄧達。
鄧達忙躬身作揖,“公子誤會了,老仆如今侍奉公子,又哪裡會欺瞞主子,內情當真不知。隻今日路上遇到息風,傳話說,周公子叮囑,若公子今日在寺裡誦經沒有奇遇,大可在寺裡住一晚明日再歸家。”
為什麼?!
崔茂懷和鄧達兩人麵對麵,眼睛裡都打著問好。
隻崔茂懷誦經百遍反正也沒念完,就是現在不吃東西立刻到佛前再不休息加快語速念也肯定趕不及閉坊前回去。索性就讓鄧達去寺裡問問有沒有客房,晚上在廟裡住一夜好了……
不多時,鄧伯回來,說是住的地方已經安排好了。他來的時候還備了衣袍被褥,趁崔茂懷吃飯,自帶著阿活去收拾屋子鋪床打掃。
崔茂懷這邊呢,慢悠悠吃了個飽。再把白天沒吃完的點心放進食盒,略站了站,就會大殿繼續念經。
一遍一遍又一遍,用炭筆寫在絹布上的“崔”字已經攢了八個,第九個山字頭也有了。正準備念那一“丿”的份,崔茂懷就見幾個小沙彌進來大殿開始擺蒲團,不多時,寺中和尚魚貫而入。崔茂懷正奇怪怎麼回事,又見所有和尚已經齊齊分列兩側低頭做合掌狀……
而後,就見一須眉皆白、麵容極慈悲、極和善的老和尚邁步走入大殿。
********************
崔茂懷直到聽眾和尚口稱“師父、主持”才猛然回神,跟著想起大慈悲寺的主持?那不就是鼎鼎有名的慧空法師?!
眾和尚安坐蒲團開始晚課,崔茂懷一人在角落,既無人過來讓他回避,也沒有和尚管他或是往他這邊看一眼。唯有木魚、磬鈸、鉦鼓,伴著濃濃誦經聲,不絕於耳……
崔茂懷略尷尬的在原地站了會兒,確定沒人理會他。最後也就悄沒聲兒的盤膝坐下,伴著他聽不懂的經文,繼續默念他的經。念完一遍,“崔”字添一筆。
直到第九個“崔”字誦完,一個崔字十一筆,正好九十九遍,最後再念一遍,剛剛好一百遍。
任務完成!
崔茂懷笑著衝佛像合揖拜拜,按道理他現在已經可以走了,但是大殿裡的和尚們晚課還在繼續,他在角落裡不妨事,但要是現在從大門離開就太顯眼了。
沒辦法,崔茂懷隻能等。
伴著大殿中和尚們齊齊唱誦經文的聲音和敲鳴器樂,崔茂懷聽著聽著,竟像是聽出點韻律感,整個人昏昏欲睡,又突然驚喜。
跟著就覺得整個人籠罩在一片燈火陰影裡……
格外安靜的氛圍令崔茂懷又是一怔,餘光望去,才發現整個大殿已經空了。
幾個小沙彌正在收蒲團,熄油燈。而崔茂懷身前,之前所見的,須眉皆白、麵容極慈悲、極和善的老……慧空法師,正在看他寫著經文和計數用的絹布。
“也算誠心。明日,繼續來跟著上早課。”
慧空法師聲音平靜容和,說罷這一句,將絹布送還給崔茂懷,就轉身離去了。
崔茂懷怔愣片刻,眼看著慧空法師走了,鄧伯、阿活兩人才衝進殿來。鄧伯一來就忙問他大師說什麼了。崔茂懷重複了一遍,方轉頭道:“你說慧空法師這是什麼意思?”
鄧伯想了想,微微搖頭。阿活看鄧伯搖頭,也立刻跟著使勁搖。
難道這就是周辭淵所謂的奇遇?讓他感受一下佛法洗禮?下回周辭淵再說什麼,他非問清楚不可……
帶著這樣的怨念,累了一日的崔茂懷很快睡著了。
一夜無夢,感覺也就是才閉眼,他就又被鄧伯叫醒抱了起來。阿活在旁邊幫忙,兩人一起給崔茂懷梳洗,直到收拾妥當,崔茂懷腳踏出房門,呼吸著清晨帶著冷意的空氣,卻還在打嗬欠。
“公子,快些,寺裡的早課時間就到了。”鄧伯和阿活一人一邊,拖著崔茂懷就走。
進了大殿,果然已經有和尚坐在蒲團上看經卷竹簡了。崔茂懷角落裡的蒲團還在,他就在老地方坐了,仍把懷裡的絹布拿出來擺在膝上,鄧伯、阿活及時退了出去。
然後依舊是眾和尚到,慧空法師到,和尚行禮後,早課開始,念經誦文的,鉦鼓、磬鈸、木魚跟著響。崔茂懷開始還能堅持著兀自念他的經文,很快,頭就一點一點的有些堅持不住了。
再然後,忽然聽到殿外也有誦經聲。崔茂懷好奇,透過門縫往外看去,就見殿外已經有不少香客守在門口等待進來拜佛。另有信徒顯然知道和尚們做早課,還熟知經文,這會兒正跟著一起念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