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一病虧三年,祝九的身子清瘦的如同竹竿,連祝堂院之前送來的披風都掛不住。
宴堂這邊,正在南院宴客的二夫人瞧了好一會,也沒見到三房門裡的祝九,便央了林媽媽問話。
林媽媽聽了,回話:“方才老奴問了三房那邊南媽媽,說是祝九姑娘身子不適不宜走動。”
二夫人聽後,怪哉道:“南媽媽拎不清,林媽媽怎也跟著糊塗了,還不趕緊央人去偏院知會一聲。”
她雖不想管這些妯娌間的事兒,畢竟都是門裡的人,偌大的南院出不得差錯,到時候傳到了老祖宗跟前少不了訓話。
“曖,老奴這就差人過去走一趟。”林媽媽是不想自家夫人憂心,門裡的三夫人平日裡嘴巴跟個刀子似的,說起話來戳人的很。
這會林媽媽差了人來偏院,趙媽媽早早的等著了。
奈何遲遲沒等著主母那邊的人來知會,自家姑娘又是頭一遭去冬陽宴,本該去年就得去,偏偏身子弱得了風寒沒趕上時運。
眼下等了半響也沒瞧著人來,趙媽媽心裡落忍。
怕是上回因祝堂院送物什的事兒得罪了南媽媽,眼下知會去宴堂都不打發人來了。
祝九坐在屋內,手中正拿著一本小傳,瞧著趙媽媽進屋來,看她麵色便知如何:“媽媽不必心急,冬陽宴整整一日這會才開始。”
“老奴哪能不心急,就怕跟去年一樣讓姑娘出不得這道門。”趙媽媽說著又往門外伸長了脖子瞧著,遲遲沒見到主母那邊打發人來,急雙腿跺腳好一會。
庶出不認親,日後定親哪能好?
這認親,便是認個外親爹娘。
認的好了,日後在府裡的日子自然跟著好起來,庶出姑娘小子哪能少了這門道。
可若是連個外親都沒有,日後說嫁出門,還得走那偏道小門。
就在趙媽媽心急時,林媽媽打發的人來了,是二進門門裡上回傳話的清掃丫鬟,叫梨花。
梨花小跑著過來的,喘紅了臉,進了屋恭恭敬敬稟話:“姑娘,二夫人打發奴婢來知會姑娘去宴堂,時候不早了,姑娘可要速速前去才好。”
趙媽媽一聽,當下便高興道:“勞煩你這丫頭跑了一趟,可把你跑的急。這是姑娘賞的,拿去吃茶罷。”說著塞了一角銀往梨花手裡去。
梨花瞧了歡喜的收下:“多謝姑娘賞,奴婢還有得忙這就先過去了。”
瞧著人走了,趙媽媽忙拿來了披風給自家姑娘披上,神情好不著急:“姑娘,咱們還是趕緊過去罷!”
趙媽媽高興,卻見自家姑娘手中小傳也沒放,隻聽她說道:“不急。”
現不過清早,而她要認的人午時才到,趕早不如趕巧。
她不急,趙媽媽聽這話卻急了。
見到這家姑娘說不動,當下急的抹淚:“姑娘怎的也要為自個打算,萬不能隨了故去的姨娘那般慢騰的性子,姑娘不為自個打算,老奴說不得。日後還能碰著老奴這般掏心掏肺伺候著呢?”
“趙媽媽....”祝九見她如此,眼裡儘是無奈,隻好應道:“趙媽媽莫要氣,我應了就是。”
瞧著姑娘聽勸,一會的功夫又高興了起來。
祝九暗暗搖頭,這才往門外走去。
腳底下還疼,那都是針紮的。
這每走一步,她便記上一分。
如今她拿北院那邊沒辦法,這不還有好幾年,總會有法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