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即位那日,寒露遠遠地望著皇後穿著素錦織金禮服,一步步走上漢白玉階,帝後並肩而立,階下的人齊齊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階下跪的,有國之重臣、三軍將士,也有高門勳貴、後宮嬪妃,她一介奴仆,是裡頭最低賤微末的,可那個時候,她真真切切地比誰都激動。
姨娘所生,庶出的小姐。
母儀天下。
她以為,千難萬難從此就都到頭了,後頭就該如戲文裡唱的,明主賢後相互扶持、共創盛世。
可後來的種種,全然不是她所以為的……
大皇子不明不白地沒了,三皇子至今不曾開口說話,皇後掛心的卻是為大公主設女學一事。
後宮裡多了許許多多新人,佳人們各有千秋,皇帝卻取次花叢懶回顧,先是鄭重其事地追憶元後,近來又對據傳與元後有幾分相像的愉貴人恩寵有加。
這些都不是最緊要的,最緊要的是,自皇帝即位以來,沒有一晚宿在中宮!
對於帝後冷戰一事,寒露雖難免心有忿忿,可平心而論,她也覺得皇帝的確是位明君……
所以,帝後冷戰,大概的確是皇後理虧……
世人皆知,帝後冷戰始於大皇子夭折。
世人還知,大皇子自幼就養在彼時尚是端王的皇帝身邊,大皇子天資穎悟、知禮好學,誰見了他都讚不絕口。
常人的誇讚倒也罷了,畢竟大皇子出生時端王已掌權,所以那些誇讚未必都是真話,可先帝也數次親口讚許過大皇子。
想得先帝一句讚許多難啊……
在先帝修道、端王代理國政的那幾年裡,儘管端王改革了許多苛政、平反了許多冤案,可最後折子遞到先帝跟前,他隨手翻看後往往不置可否。
若是煉丹的緊要關頭,那些折子先帝連翻也不會翻。
更不必提讚許端王。
兩相對比,就可見大皇子的出眾。
可世人不知道,大皇子不是皇後所生的孩子……
世人以為大皇子是皇後的親生骨肉,尚且揣測皇後因為偏私幼子而親手扼殺了長子……
何況是知道大皇子並非皇後之子的寒露……
這個時候,皇後已經走過了徐貴太妃曾居的關雎宮,走過了宣政殿、翊坤宮、壽康宮,停在元後靈殿前。
寒露就想到了靈殿裡最有名的那幅慈母圖。
繼而又想到了縈繞她心頭多年的那個問題:大皇子的生母,是誰呢?
不同於寒露的閒心,這會兒靈殿門前當差的內官們個個都緊張極了。
大概是擔心皇後來者不善……
可皇後隻是站在庭中,靜靜地抬頭望著靈殿。
月光落在墨發素衣的美人身上,如夢似幻。
就這樣站了許久,她才開口道:“寒露,那匾額上寫著什麼?”
寒露回過神來,抬頭看向靈殿上禦筆親書的“退思”二字,惴惴道:“奴才愚鈍。”
皇後就難得地輕笑出聲,可那笑聲裡分明滿是悲愴:“是,命不由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