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敏銳(1 / 2)

漢家功業 官笙 8677 字 9個月前

第465章 敏銳

劉辯雖然刻意封鎖回宮的消息,但這一通知二通知,宮裡還是很快都知道了,不得不將內外廷的大門給關上。

劉辯與大小喬溫存了一陣,便來到了永樂宮。

何太後早就置辦了酒菜,一見劉辯就埋怨道:“這一走就半年,你還知道回宮?”

劉辯笑嗬嗬的請罪,坐到他邊上,見蔡文姬,唐姬,劉愈,劉旌都在,心裡忽然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這大概就是家的感覺吧?’

劉辯心裡暗道,與何太後說笑著,問了問蔡文姬,唐姬近況,而後就是一對兒女。

劉愈,劉旌都已經六歲了,都還頗為稚嫩。

類似的話,蔡文姬其實聽過一次,抬頭與劉辯對視,輕聲道:“臣妾並不是這個意思,……”

荀攸看著荀彧,心裡狐疑,道:“你……”

單看這道奏本,必然是出自一個治河經驗豐富,為國為民的能臣乾吏。

“我從宮裡得到消息,”

荀彧忽的起身,道:“我去見陳留王,公達,你去見王朗,與他說清楚,明天不要起爭執。元常,你去見田豐,仔細與他交代清楚。”

向來支持荀彧的鐘繇,這次卻沒有說話。

鐘繇怔了下,道:“他不是一直陪同著陛……”

‘曹操屠三城’已經甚囂塵上,傳遍了天下,洛陽城更是人聲鼎沸,喊殺聲如雷,充斥著大街小巷。

荀彧道:“公達,吳景的事,隨時都能處置,暫且先放一放。曹操到京後,該作何處置?”

他突然冒出來,舉薦一個沛郡太守為禦史丞,事情古怪,稍微一想,荀攸就聯想到了宮裡。

荀攸抬頭看了他們一眼,淡淡道:“我若放手,你們的命令,連洛陽都出不了。”

如果他施施然進了城,悠然回了府邸,彆說外麵的百姓了,就是他們三人都接受不了。

荀攸這句話,固然是大義凜然以掩蓋其私心,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荀彧也深知其中的艱難,道:“說曹操的事。我的想法,阻止他入城,將他安置在城外,待等陛下回京,探明聖意再做決斷。”

“那也不能掩蓋他推卸責任的本意!”荀攸不滿的道。

再問到幾個孩子的事情,蔡文姬的回答就更為‘惜字如金’,對於劉愈以及還未滿半歲的三兒子、四兒子,蔡文姬幾乎是一句帶過。

蔡邕當年與王允合謀‘冊立東宮’,引發劉辯的震怒,王允被夷族,蔡邕則被罷去一切官職,趕出了洛陽。

荀彧望著黑漆漆的前路,目光閃動的道:“元常,你有沒有發覺,近來洛陽城還有些不太一樣。”

鐘繇見走出不遠了,這才道:“丞相,是有意支開公達?”

“希望吧。”

荀攸深吸一口氣,道:“你還是先問問宮裡吧,我覺得,陛下對曹操早有定計。”

鐘繇臉上,也下意識的放鬆下來,整個人好像卸下了千斤重擔,自語的道:“好好好,陛下回京了,那諸事可定,省得我們憂心勞力了。”

後宮之主,自然是何太後,但何太後從來隻管‘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蔡文姬與潘隱,徐衍等人負責。

鐘繇一目十行的看完,有些疲憊的道:“他的話,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有借有還才是正理,但朝廷的收入就那麼多,債台卻會越來越高,將來真還不上怎麼辦?

並且,朝廷不能一直依靠借債過日子,那樣總有一天會垮。

荀彧點頭,神情和緩,道:“白天的時候,我好像見到了子家。”

鐘繇搖頭,道:“不可。曹操一案,還未定性,直接關押,等同於有罪,我們可操作的餘地就小了。”

荀攸冷哼一聲,道:“居然將責任推給尚書台,我看他是昏了頭!”

鐘繇一怔,旋即看向荀彧。

荀彧被這一提醒,好像想到了什麼,點頭道:“公達,明天開議,吏曹,廷尉,禦史丞的任命,明天通過,三天內到任。崔鈞,司馬防的事,也一並處理。至於吳景,交給田豐來。”

荀彧點頭,道:“今天宮裡確實有些異常,現在想來,應該是陛下回宮了。”

‘曹操屠三城’以及‘豫州之事’,已經攪的天下不寧,入洛陽的人多不奇怪,不多才會怪。

吳景的這道奏本,詳細的規劃了一個‘治河大略’,將治河一事,提升到了朝廷的‘頭等’,並且對治河方略、錢糧進出、監察、巡視等等,做了一個完整的說明。

吳郡連接著徐揚二州,是一處戰略要害之地,朝廷一直在企圖扶持孫策,平衡袁紹,以爭取時間。

鐘繇瞬間又壓力到肩,道:“我再去走一趟錢莊,不過,也不能報太大希望。”

這是宮裡,對他們‘潁川黨’的打壓嗎?

鐘繇見荀攸感歎一句就沉默,跟著道:“公達,智者須知進退,吏曹的事,得放手且放手。”

鐘繇沉默片刻,道:“吳景是孫策的舅父,動了他,會壞了朝廷的大計。”

荀攸哪裡看不出荀彧與鐘繇故意拖延,心裡惱怒,道:“你們這是在姑息養奸!”

這裡麵,又涉及‘錢糧’二字。

荀攸直接道:“工曹出了這麼大弊案,吳景難辭其咎,我認為先行羈押,等候陛下旨意!”

劉辯笑了笑,摟緊她,道:“好,朕知道,這些事且不說他。下個月有個祭禮,你與紹兒代朕去。”

“丞相,”

蔡文姬雙眸亮起,道:“紹兒要回來了?”

鐘繇迅速反應過來,與荀彧道:“丞相,公達說的有理。近來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前期陛下不聲不響可以理解,但到了現在,不應該沒有動靜,或許,是早有安排也說不定。”

鐘繇道:“這倒是。洛陽這裡,不用擔心了。兗州、豫州那邊還要做安撫,我找機會再走一趟。”

劉辯低頭瞥了眼蔡文姬,用力摟摟她,道:“行了,不必想太多。紹兒是朕的長子,將來立儲,他的不二人選。朕之所以不立,也是為了他還好。這‘東宮太子’,是世界上最難坐,也是最危險的位置,不管誰坐,都是大凶啊……”

蔡文姬見劉辯出神,忽然道:“陛下,臣妾聽父親說,近來洛陽城裡來了很多人,氣氛有些古怪。”

劉愈,劉旌都是天生大膽的主,幾句話就擠到劉辯懷裡,要他講述著一路上的趣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