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禰衡(1 / 2)

漢家功業 官笙 3027 字 2個月前

建安四年,秋。

劉辯出現在茂院,帶著孔融,陳琳等人,在巡視考場。

陳琳麵帶笑意,道:“陛下,這三年來並無戰事,庶民趨穩,今年報名科舉的人數,已突破五千人,想來以後會越來越多,恢複成帝時盛況,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孔融跟著接話,笑嗬嗬的道:“陛下,大漢各種的賢才名士皆已進入洛陽,招賢館人滿為患,朝廷各級官職補缺,已經出現爭搶的局麵,朝廷補缺人才了。”

劉辯踱著步子,看著一個個清理過的考棚,道:“兩位近來舉薦了不少人,朕也親自考校了一些,有真才實學,諸位卿家眼光不錯。”

孔融聞言,胖臉抖了抖,笑容更多的道:“陛下,其實,還有一位大才,臣想舉薦給陛下。不過按照朝廷規矩,他之前未入仕過,需要通過大考,方能舉薦。”

劉辯來了興趣,道:“是誰?說說看,或許朕聽說過。”

孔融當即道:“陛下,此人名叫禰衡字正平,平原人,他詩詞歌賦無所不通,無所不精,才情無雙,淑質貞亮,英才卓礫。”

劉辯眉頭挑了又挑,這個人,他很熟悉,不止是後世熟悉,在當世也時有耳聞。

劉辯回頭看向孔融,道:“朕聽說,此人心高氣傲,眼高於頂,誰人都不放在眼裡,對於朝廷的征召,嗤之以鼻,公文扔於茅廁。”

孔融正色道:“陛下,凡是大才,必有性情,隻需稍加雕琢,他日必為我大漢脊梁之臣!”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向劉辯舉薦禰衡了。

沉吟著,劉辯繼續踱步,道:“陳卿家,禰衡報考今年科舉了嗎?”

陳琳麵無表情,淡淡道:“回陛下,並沒有,臣還差人邀請他參與,但被他拒絕了。”

劉辯嗯了一聲,道:“袁紹在南海郡與士燮爭執不下,揚州本就疲敝,袁紹竭澤而漁,庶民、士族無不渴望王師降臨,解救他們於水火。朝廷裡諸公議論頗多,有人希望朝廷出兵,有人反對。你們怎麼看?”

孔融見劉辯跳過了禰衡的話題,心裡歎氣,強打精神的道:“回陛下,臣以為尚書台諸公說得對,朝廷應當按兵不動,繼續推進‘新政’,再等一兩年,朝廷就能從容以對,而那時袁紹、士燮等必疲極,正是平定兩州的時機!”

劉辯不置可否,道:“陳卿家?”

陳琳心裡在揣測著劉辯問話的用意,故作思索的道:“陛下,現在出兵,有出兵的好處;過兩年,也有過兩年的弊端,臣,伏唯聖斷。”

“那就不動。”

劉辯話音乾脆利落,道:“集中精力,繼續推進‘新政’,再有兩年,‘新政’就能初步穩妥,走上正軌,有錢有糧,彆說區區袁紹、士燮了,便是益州,朕一口氣也吃得下!”

孔融對這些無所覺,他一直反對開戰,連年征戰,天下大亂,有什麼好?

倒是陳琳聽出了味道,躬身道:“臣明白。”

他不過是一個傳聲筒,這些話,是要透過他,遞給尚書台那三位的。

劉辯點點頭,信步走著,考察著茂院的上上下下,頗為用心。

“我且問你,當今丞相,荀文若如何?”

劉辯等人剛出茂院門口,不遠處的河邊,聚集在一群年輕人,激情澎湃,高談闊論。

劉辯抬頭看了看,伸手給典韋一個手勢,不動聲色的走了過去。

孔融,陳群跟著,便衣禁衛則散開,悄悄護衛。

“荀文若,使吊喪問疾!”

一聲大喝響起,還伴隨著咕咚的喝酒聲。

劉辯站在不遠處,聞言眉頭一挑,失笑道:“這是在調侃丞相整日吊著長臉嗎?”

荀彧少年老成,臉角瘦長,慣常威嚴淡漠,給人一種不喜慶的感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