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倒是麵狀思索,道:“陛下,臣讚同丞相之言。若真要討伐益州,劉玄德最為合適。益州,還是有眾多心向朝廷的忠直之士,隻需加以配合,或有奇效。”
劉辯轉向益州方向,想了想,道:“早在多年前,皇城府,黃門北寺獄都向益州派了很多人,到時候可以拿出來。”
司馬懿神色越發恭謹了。
陛下將這等密事都當眾宣之於口,那麼討伐益州,已是不遠。
荀彧同樣明白,不由得擔心起來。
涼州,益州,都不是容易攻克以及撫定的地方,這對剛剛有所恢複的大漢朝廷來說,是一項極其艱巨、充滿考驗的任務!
是否應該找曹操談一談?
眼前的陛下是勸不住的,唯一阻止這件事的,或許隻有曹操。
“陛下!”
潘隱突然急匆匆跑上來,喜色道:“從日南傳來消息,說是發現了周瑜艦隊的蹤跡。”
劉辯雙眼一睜,語氣激動的道:“到日南了?”
潘隱道:“是皇城府的消息,隻是看到了船隊,但還沒有具體的。”
日南郡,在交趾郡以南,屬大漢的最南端。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感受著心臟的急切跳動,道:“給皇城府去信,讓他們繼續追蹤,如果確實發現了周瑜的艦隊,想辦法聯絡,要周瑜在朱崖州先落腳,休整一番,直接北上吳郡。再傳旨給,給孫權,讓他代朕親自去迎接,長公主一起去。”
“小人領旨!”潘隱急忙道。
劉辯沒想到周瑜回來的這麼晚,但終歸是回來了,神情難以抑製的激動,來回踱步,道:“丞相,你親自給士燮寫一封信,要他協助,對了,朱崖州,那邊沒有什麼問題吧?”
所謂的朱崖州,便是日後的海南。
荀彧沒有劉辯那麼激動,至始至終,他都反對周瑜帶著兩萬人出海的。
兩萬水師,大量錢糧,在茫茫大海上,極有可能一去不歸。
最為重要的,探索什麼呢?
不過,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荀彧道:“陛下,朱崖州人口不足五萬,想來周瑜進入朱崖州,問題不大,不過,臣建議,還是夷州更為穩妥一些。”
夷州,便是日後的台灣島。
劉辯點點頭,道:“去的時候,已經路過了,這次就不去了,以後有的是機會。朕要見周瑜,讓孫權儘快將周瑜迎接到洛陽。”
“是。”荀彧心裡實際不明白,這位陛下到底要出海探索什麼,聽到周瑜回來,為什麼這般激動?
這位陛下已經不是當初的少年,極少喜形於色,不怒自威。
至於外界傳言的‘學始皇,謀長生’,荀彧是半點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