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
劉辯話音落下,王允神色不動,已經知道劉辯的意思。
旋即,他目色一正,再次抬手,道:“陛下,袁黨黨羽遍布天下,不說其他,楊家,董卓就在京裡。今日不除他們,臣恐日後必為禍患!”
劉辯見王允這般固執,心裡有怒氣,但又上不來。
因為王允說的沒錯,楊家的心思,劉辯也猜不透,而董卓,就是一個大禍患!
“卿家,是想一同將楊家,董卓處置了?”劉辯道。
王允自然清楚不能,道:“陛下,臣請先除袁家,震懾董、楊,待時機成熟,一舉殲滅,肅清朝廷,穩固我大漢國本!”
劉辯看著王允,既生氣又無奈。
他說的有道理,除了目光短了一些,衝動了一些,自大了一些。
這家不是你的,你就任性的作嗎?
劉辯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王卿,你覺得,朝廷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什麼?”
王允毫不猶豫,道:“陛下,臣認為是鏟奸除邪,肅清朝堂,正君立威!”
劉辯搖頭,道:“朕的看法是,一個字‘穩’。朕要穩朝廷,穩各州,穩士人之心,穩萬民之心!”
王允看著劉辯,麵上似有不解。
劉辯坐直身體,沉色道:“自皇祖以來,黨爭酷烈,兩次黨錮,士人離德,民心渙散,弊政迭出,亂國之舉不窮。朝廷厄需的清除弊政,令萬民歸心,凝聚於洛陽,而不是無休無止的爭鬥、殺戮,使所有人惶惶嚇恐,憂懼不安!”
王允立即就道:“可是陛下,奸佞不除,天下永無寧日!”
劉辯深吸一口氣,正色道:“王卿,殺人不過是手段,不是目的。朕要士人心向洛陽,才德之士入朝,朕要民心歸附。殺戮,能震懾宵小,也能令賢能膽寒,萬民震怖。袁家一案,到此為止。”
王允還想再說,但迎著的,是劉辯麵無表情,隱含警告的冷冽目光。
王允身形驟頓,猶豫了下,道:“臣明白。”
還知道進退,不錯。
劉辯微笑,道:“鄭泰那幾人,卿家打算如何處置?”
王允躬著身,想了想,道:“臣,以其他罪由,交給廷尉府。”
劉辯點頭,道:“其他人呢?”
袁家一案,除了那些大人物,還有諸多受牽連的大小官吏,處理不是,不處理也不行。
王允低著頭,稍作思索,道:“臣以為,重則入罪,輕則以罰錢贖罪。”
劉辯嗯了一聲,滿意的道:“卿家還是體諒朕的,尚書台的事,還需卿家多多承擔。”
王允雙眼激動一閃,連忙抬手道:“臣領旨。”
劉辯再次拿起茶杯喝茶。
王允卻沒有走,麵有遲疑的道:“陛下,臣,建議,寬赦袁紹,以做安撫朝野。”
這王允學的很快啊。
不過,劉辯不能同意,道:“朕留著他還有用,暫時不能放。”
王允低著頭,若有所思,片刻道:“陛下,臣請再釋黨錮!”
兩次黨錮,對士人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現在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因為黨錮之禍,對朝廷失去心念,避世不出。
即便在朝的一些人,仍舊心有餘悸,談之色變。
劉辯沉吟著,慢慢點頭,道:“準。另外,過些日子就是太後的生辰,再一次大赦天下。”
“陛下聖明!”王允伏地大聲道。
“陛下,”
這時,潘隱上前,輕聲道:“荀尚書,鐘廷尉求見。”
劉辯站起來,道:“天色晚了,朕就不見他們了,王卿家,伱去見見,順便了結袁家一案。”
王允起身抬手道:“臣領旨。”
劉辯走出小亭子,徑直出宮。
左栗跟在他邊上,出了朱雀門,東轉。
幾個月了,劉辯出宮次數屈指可數,黑夜中,城東仍舊燈火通明,來來回回的人絡繹不絕。
左栗跟在他身後側,低聲道:“陛下,前麵不遠,是臨晉侯府邸。”
臨晉侯,楊彪。
劉辯看了眼,沒有說話。
又走了一陣子,劉辯的腳步,停留著在一個狀似尋常的府邸。
‘蔡府,蔡邕?’
左栗看著,心裡好奇,陛下這麼晚,來這裡做什麼。
蔡邕雖然是文壇大家,在朝野聲名顯赫,但卻是一個十分麻煩的人。
蔡邕交遊廣闊,喜好聚宴,他與閹黨,與何進,與袁家的關係都十分密切,即便是王允,蔡邕也是座上賓。
劉辯看著,心裡想的卻是他的女兒,十分有名的才女:蔡文姬。
“他女兒呢?”對於蔡文姬,劉辯知道的並不多,隻是對這個時代這位特彆的才女有些好奇。
左栗悄悄瞥了眼劉辯的側臉,道:“陛下,蔡小娘剛剛喪夫歸家。”
劉辯哦了一聲,這個他倒是不了解,頓了頓,道:“敲門。”
左栗上前要敲門,手剛抬起,大門就打開了,從裡麵走出一個素衣女子,十七八歲模樣,提著籃子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