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
廷尉府。
荀攸,荀攸,鐘繇,韓斌等人還沒商議多久,便接到了宮裡的旨意。
四人起身,一邊入宮一邊商議不斷。
鐘繇一臉肅色,道:“司馬公行事乾脆利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種輯已經被押送天牢了。”
“河南尹上下眾口一詞,怕是沒幾個乾淨的了。”荀攸麵露擔憂的道。他原本的想法是緩步有序的處理,不能太過動亂。
司馬儁這麼一來,朝廷想溫和也溫和不了了。
韓斌卻道:“這些還不算什麼,秋糧原本是預計二十二萬,現在隻有十萬,加上種輯一事,陛下對我們,恐會生疑。”
荀攸心頭頓沉,身為臣子,最怕的,莫過於君王的疑心了。
荀彧老成的臉上倒是平靜,道:“你們就不靠譜丞相的事情嗎?”
鐘繇搖頭,道:“我派人查證過了,一個仆人收的,無甚緊要。”
荀彧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鐘繇見著一怔,心裡思索著,忽的麵露驚色,道:“文弱,你不會是說,陛下有意罷相了吧?”
話音未落,韓斌,荀攸齊齊看過來,兩人神色同樣驚疑不定。
楊彪的‘無為’,早就令宮裡不滿了,加上與王允時不時的針鋒相對,宮裡勸和了三次之多!
若是宮裡不再容忍楊彪,借機罷相,完全有可能!
荀彧神情如常,道:“年前不會。”
三人看著他,心裡難以平靜,飛速思考著罷相後的朝局。
楊彪四世三公,威望太重,當今無人可比。他一旦被罷,勢必對天下士族造成莫測的影響,使得朝廷被某種程度的‘孤立’。
而後,是王允上位嗎?
王允雖然勤勤懇懇,但論能力,威望,都不足以勝任,壓不住局勢!
朝野官員不會信服,各處叛逆更會笑話!
“司馬公。”在眾人一片緊張不安時,荀彧忽然抬手,向著不遠處走來的司馬儁道。
司馬儁白發蒼蒼,麵容矍鑠,縱然沒有做過什麼大官,現在居然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上位者般的錯覺。
司馬儁看著這幾人,點頭。
“王公請。”鐘繇擺手示意司馬儁先行上馬車。
同為潁川世家,這位司馬公活的太久了,由不得他們不禮讓。
司馬儁微微一笑,道:“諸位同僚一道吧。”
幾人見司馬儁沒有端架子,紛紛抬手,客套著,接二連三各自上了馬車。
六曹等這邊上了馬車,九卿之首的太常蔡邕這會兒出了太常,看了眼毒辣的太陽,擦了擦汗,有些急躁的催促車夫道:“快走快走!”
車夫應著,走了幾步,蔡邕在馬車裡還是催。
車夫疑惑的回頭,道:“主人,這些又不關你的事,怎麼這麼著急?”
馬車裡,蔡邕擦著頭上的汗,道:“伱不懂。那種輯的事,隻是一個引子,今天肯定要出事情,你在宮外彆走,多晚都不準奏。”
車夫聽著一驚,低聲道:“主人,要不要給宮裡的娘娘帶個信?”
蔡邕眉頭皺了皺,遲疑著道:“暫時不用。”
車夫沒有再說,駕著馬車,又穩又快的駛向皇宮。
而此時的宮裡,同樣不平靜。
尚書台,禦史台兩邊走動的十分頻繁。
王允剛出來,楊彪就進去了,不多久,伏完又來找王允,而後是劉協與楊彪,一同到了尚書台。
四人圍坐小會議廳,不斷的討論著。
楊彪胖臉抖動著,道:“種輯一事,雖然有些麻煩,但隻要朝廷快刀斬亂麻,十天半個月也就消弭了。”
王允不同意,漠然道:“河南尹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人涉案,嚴查起來,十天半月都未必能結案。”
伏完思索著,道:“在此之前,還得先安置那數萬災民,不能讓他們鬨將起來,朝廷得有所準備。”
輪到劉協了,他剛要開口,一個小吏過來,抬手道:“丞相,大司馬,盧公從德陽殿出來了。”
楊彪擺手,與在座的三人道:“等六曹他們到了,我們再行商議,必須穩妥處置這件事。”
王允漠然著臉,餘光看向伏完,閃過一縷堅定之芒。
劉協終於能說話了,端正筆直,道:“諸公,可否探尋過陛下的意思?”
楊彪繃緊臉,故作沉吟的道:“之前,我與大長秋聊過幾句,大長秋並未多言。”
“時間差不多了,先進宮吧。”王允淡淡道。
楊彪心裡瞬間警惕起來,道:“還是等六曹尚書來了,一同商議後再入宮吧。”
王允沒說話了。
楊彪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子師,我們還須態度一致,免得事態擴大,無法收拾。”
“自然。”王允淡淡道。
楊彪皺眉,怒氣上湧。
伏完見著,連忙打岔,道:“丞相,王公,秋糧隻有十萬石,陛下定會震怒,還得有個說辭。”
楊彪強壓怒氣,臉角如鐵,道:“說辭是次要,關鍵是國庫空虛,現在處處用兵,沒有錢糧,朝廷怎麼節製那些州牧、刺史、將軍。”
劉協聞言,神色凝重起來,道:“真的隻有十萬嗎?”
楊彪看著他,張嘴欲說,又不得不咽了回去。
大漢朝雖然災情嚴重,烽煙四起,但總體來說,每年稅收個二十萬萬是不成問題的,但往年也不過五萬萬到八萬萬之間,少了一半以上。
這些,絕大部分是被層層盤剝的貪瀆了。
雖然是眾所周知的事,但也隻能心知肚明,不能戳破,否則徒是難看,沒有半點用處。
“丞相,六曹尚書等到了。”這時,門外的小吏轉過身來道。
楊彪身體坐直了一些,道:“讓他們進來。”
荀攸領頭,荀彧,鐘繇,司馬儁,蔡邕等人迤邐而來,小會議廳根本站不下,不等進來行禮,外麵響起徐衍的聲音,道:“陛下旨意,請諸位火速進宮。”
楊彪等人麵麵相窺,本來還想失陷商議一番,隻得進宮了。
一眾人又擁擠而出,楊彪故意慢了一點,與荀攸,荀彧笑嗬嗬的道:“二位尚書,這件事,不知是作何考慮?”
朝廷現在可以派係十分清晰了,楊彪即便是丞相,對二荀也是頗為客套,沒有擺架子。
楊彪話音一出,身後二十多人,齊齊看了過來,不自覺的豎起耳朵。
朝野誰不知道,二荀等潁川世家,才是宮裡看重的人。
荀攸明顯感覺到了腦後有無數目光,微微一笑,道:“丞相,司馬公已經處置了那種輯,同時,刑曹已經派人前往河南尹進行抓捕審訊,預期一個月內,儘數結案。”
楊彪笑容不減,背起手,挺著大肚子,道:“荀尚書,你不老實,這種輯還不是你揮手處置的。老夫說的是秋糧一事。”
荀攸看著楊彪,道:“丞相的意思是?”
楊彪見荀攸這個時候了還不肯多說,掃了眼身後的眾人,頓了頓,道:“秋糧銳減超過一半,又有河南尹一事,陛下怕是對我等朝臣起疑。”
預計的是二十二萬石,入庫隻有十萬石,很明顯是被貪汙了。
但又怎麼可能隻會是地方上的大小官吏,而朝廷裡清白如水?
荀攸立即想到了種輯說的那塊硯台的事,微笑著道:“丞相不必多慮,刑曹已經查實,不過是丞相府一個仆從冒充貴公子,與公子、丞相皆是無關。”
楊彪瞬間也感覺到了身後無數目光注視,笑嗬嗬的胖臉有些僵。
他本意不是問這個,但荀攸會錯意,提及這個,使得他原本想問的話也隻能憋在肚子裡。
王允心裡冷笑,看向荀彧,道:“真的隻有十萬石?”
他對‘潁川黨’一直懷有很深的戒心,對於太倉的情況,王允一直在想辦法查探,現在,他懷疑潁川黨貪瀆秋糧!
荀彧神情如常,道:“確實隻有十萬。”
王允審視他一眼,臉色越發漠然。
司馬儁走在後麵,拄著拐,聽著前麵幾人的對話,再看著幾人的背影,目中微微一動,他隱約看懂了一些朝局。
說著,一眾人便來到了嘉德殿。
與尋常無異,但眾人不自覺的收聲,心神暗凝,排好隊,依次進入嘉德殿,而後在各自的位置上坐好。
到了這裡,沒了之前的輕鬆,隻有附近的人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陛下駕到!”
側門內,潘隱急匆匆而出,尖聲喊道。
隨後,穿著常服的劉辯,大步進來。
朝臣們連忙整理儀態,抬起手,待等留下坐下,齊齊拜下道:“臣等參見陛下!”
劉辯坐下,俯看著這群朝臣,有了很多新麵孔,氣象有了些許的改變。
他微微一笑,道:“眾卿免禮。”
“謝陛下。”朝臣們放下手,坐了回去,目光整齊劃一,全都在劉辯臉上。
劉辯從潘隱手裡,接過一疊奏本,翻開第一本看了眼,抬頭道:“洛陽令在嗎?”
“臣在。”末尾的陳宮,抬手道。
朝臣們全都一怔,回頭看去,隻見陳宮抬著手,低著頭,坐在角落裡。
之前,他們居然沒有察覺到了!
劉辯眺望了一眼,道:“洛陽縣秋糧入庫五千三百石,占了秋稅的二十分之一,司隸的五分之一,做的不錯。”
陳宮本還以為要問罪,聽著劉辯的話,有些不知道該怎麼答話,如同定身在那,一動不動。
楊彪,王允,荀攸等人神色暗暗一動,這樣說起來,洛陽縣的秋稅,好像確實不錯。
劉辯將一眾人的表情儘收眼底,放下奏本,淡淡道:“改河南尹為洛陽府,主官稱洛陽府尹,品佚如六曹侍郎,治所洛陽,其他各地不得稱尹。升陳宮為洛陽府尹,六部都尉係數歸洛陽府。”
朝臣們聽著劉辯開頭說的是這個,分擔沒有放鬆,更加緊張了。
河南尹改什麼,或者河南尹抬升品佚,都不算什麼重要的事情,而是由此引出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