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尚書台的‘戶丁登記、清丈田畝’的數據有非常大的水分,可透過這些數據也能窺見一斑,那就是大漢朝現在無地百姓非常多,世家大族圈地也多,可無主之地同樣不少。
鐘繇默默點頭,肅色的臉上有所和緩。
大漢朝的根基不在百姓,也不在劉家,而在於士族。
士族撐起了大漢天下,是大漢朝最為重要的基石。
朝廷如果想要動搖世家的立足根本——土地,那引來的反噬將是不可想象的。
匈奴、三羌、黃巾軍沒能滅亡漢家天下,可世家大族可以!
荀攸是憋了一肚子話,換做以往,早就發怒反駁了,現在隻能陰沉著臉,不敢多說一個字。
一旦有風聲傳到崇德殿,他的下場不會比王允好多少!
荀彧注意到了他的神情,沉吟片刻,道:“近來,朝野提及‘潁川黨’的奏本日漸增多,公達,得讓陛下清晰看到伱的董卓。”
荀攸作為吏曹尚書,對這一點比荀彧敏感,梗著脖子道:“我來做。”
‘潁川黨’,也不是荀攸的初衷,可走到了今天,已經由不得他了。
荀攸不再反對掣肘,荀彧心裡多少鬆口氣,轉而挺直腰板,道:“在年底前,我們要整理出施政綱要,並提出一個三年計劃與目標,務必要讓陛下滿意!”
鐘繇點頭,在龐大繁雜的‘新政’中,有太多艱難的地方,有些政策,從內心來說,他們是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的。
但宮裡堅持,恩威並施之下,他們已經沒有反對的餘地了。
鐘繇擔心荀攸變卦,忽然道:“我近來發現那五鬥米教在洛陽有壯大的趨勢,你們怎麼看?”
荀攸根本不在意什麼五鬥米教,還在緩和劉辯給他帶來的緊張壓力。
直到現在,他依舊心神緊繃,頭上青筋跳動。
荀彧道:“你想怎麼做?”
“封禁!”
鐘繇毫不猶豫,道:“妖言惑眾,遲早為禍患,洛陽京畿重地,不能任由他們壯大!”
荀攸麵露一絲疑惑,道:“有難度?”
鐘繇是左仆射,他的命令,洛陽府,禦史台,刑部三方不會全數拒絕。
鐘繇道:“現在五鬥米教的所謂正神是那張魯,張魯之母善符術,進宮給太後娘娘治病,聽說太後娘娘十分喜歡她,留她在宮裡住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那張魯數次入宮,據說常在陛下麵前言說天師道,是以洛陽府,禦史台那邊態度曖昧。”
荀彧,荀攸同時皺眉,他們對‘符術’這東西深感厭惡。
他們不是那種愚民,一點騙術就上當,送錢送糧不說,還掏心掏肺。
“這件事我來。”
荀彧知道鐘繇的難處了,深吸一口氣,道:“接下來,還有一些事情要做,一是豫、徐二州的善後,尤其是各級官員,要謹慎任命,最好不用當地士人。第二,是明年的預算,這件事要未雨綢繆,仔細核算,不能有半點差錯。第三,就是合並郡縣的事,要加速推進。還有以百戶為一裡,五裡為一鄉,每裡置裡正一人,每鄉設鄉長一人,以縣統鄉,以鄉統裡,安民督稅……”
鐘繇,荀攸靜靜聽著,很顯然,這是宮裡交代的任務。
這些政策,都是一種配套,為的是穩固社稷。
而深層次的目的,或許還是為了遏製兼並,打擊世家大族。
荀攸默默無聲,心裡壓抑難受,卻又發不出一言。
他出自荀氏,而今荀氏在大漢世家當中,已然是第一世家,曾經煊赫的袁、楊,都已是過眼雲煙。
鐘繇等荀彧說完,道:“年前,將各州州牧叫到京城來,為他們排憂解難。”
名義上是排憂解難,實際上還是施壓,布置任務。
荀彧點頭,道:“大司馬府那邊還要多溝通,相互配合,不能衝突。”
荀攸終於接上話了,道:“大司馬身體還好嗎?”
荀彧轉向他,稍作沉吟,道:“陛下考慮在大司馬下設左右司馬,曹操……要回大司馬府。”
荀攸張開嘴反對,硬生生止在喉嚨裡。
荀彧道:“在京裡總比在外麵好,他主要負責是‘軍政分離’,既無統兵,亦無調兵之權。”
荀攸不能說話,隻是回了一個不信的冷哼。
鐘繇擔心荀攸會忍不住,連忙插嘴道:“丞相,諸事繁雜,還是找時間開個大議,將一些事情定下,免得再爭論不休,拖延時間。”
“我也是這個意思,”
荀彧老成的臉上不動分毫,既不威嚴也不平淡,道:“在這之前,先摸一下他們的想法。尤其是禦史台、大理寺,還有九寺那邊。”
為製衡‘潁川黨’,劉辯安排很多事情,比如禦史台,大理寺以及九寺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是‘潁川黨’在掌控。
“我來。”
鐘繇長袖善舞,基本上是代替荀彧在各處穿梭,道:“對了,有人近來似乎對楊公等人有秋後算賬的意思。”
荀彧起身,道:“不用理會,全數壓著。”
“丞相!”
荀彧剛要離開,一個小吏急匆匆而來,抬手道:“工曹的吳尚書,帶著兩個妙齡少女入宮了。”
荀攸站在荀彧邊上,皺眉道:“大驚小怪,這有什麼好驚奇的!”
小吏有些害怕荀攸,連忙道:“陛下……收下了。”
荀彧,鐘繇,荀攸三人齊齊變色。
要知道,先帝是出名的貪財好色,不但收取臣子‘行賄’的錢財、女子,還變著法壓榨朝臣的錢財,各處尋覓美女。
可當今陛下不一樣,繼位之初就封鎖了西園,廢除了先帝那些荒唐做法,尤其對於後宮,這麼多年,始終隻有兩個美人。
這還是他第一次納女入宮!
還是吳景送的!
是那兩女子有所特彆,還是因為吳景以及背後的孫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