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要撤軍也不是不行。不過,先得徹底把他們打服了。”葉關豈能如法國人的願,對法國人的談判很是不屑,“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天底下哪有這麼輕鬆的事,還真當是自己家?”
“這個台階還是要給法國人的。”趙易苦笑道,“打法國人打得太狠了,對我們並沒什麼好處。”
哪怕是已經熟悉了四年多的國際風雲變幻,他還是對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頭疼。
“對,真打得法國人太狠了,巴黎那邊政權說不定引起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是換上個激進的,或者戴高樂趁機上台,繼續和我們死磕,對我們是很麻煩的。”李衡對其中的牽扯更是頭疼,他隻知道現在先鋒軍夯實工業基礎需要穩定發展環境,實在不宜掉進戰爭泥潭中。
打一打法國人很正常,但和法國死磕下去,先鋒軍根本耗不起。
越南人和法國人耗和美國人耗那麼長時間,是得益於華夏和蘇俄的不斷供血。先鋒軍根本沒有可以依賴的,就算抱了美國人大腿,為了歐洲和全球利益,現實的美國人也不會和法國人翻臉,更不會不計得失地支援先鋒軍。
畢竟東南亞地區可以出賣的利益並不算多,尤其是先鋒軍可以掌控的利益。
為了未來的發展,這些利益也不能輕易出賣交易,否則就受製於人,還不如早早和法國人妥協。
妥協是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雙方都在妥協。雖然憋屈,但卻能讓利益最大化。
“他們說撤軍也可以,但我們不能把勝利的名頭讓出去。對法國人贏得一場勝利,能提升民眾信心,我們付出了這麼多的傷亡,不能一個和談就想拿走我們的勝利光環。”趙易沉聲道,“也不能白白讓法國人這樣退走。和談稍拖一拖,繼續打一陣,至少要把法國人那支裝甲部隊主力消滅,讓他們明白我們不是好惹的。以後想再發動戰爭的時候,怎麼也得掂量掂量。”
就算有了和談,戰爭還遠沒有結束。
這一次失敗法國人不會甘心的。法屬印度支那的利益他們不會放棄,丟在先鋒軍上的麵子在戰後需要提升法國國民榮譽的大前提下,也必須要找回來。
這一次是法國人有些低估了先鋒軍,看到先鋒軍分身和荷蘭人開戰,華夏國內戰亂又起,以為先鋒軍失去了那神秘的華夏後台可以撿便宜了,誰知還是碰了個大釘子。但法國畢竟是征戰過全球的老牌帝國,等到法國人緩過二戰的創傷恢複實力後,還會卷土重來的。和談歸和談,但絕對不能讓便宜了法國人。
先鋒軍發展也需要時間。有了趙易三人的引導,時間對先鋒軍的發展更重要。
“我們這一仗必須打,或許這一下就能打出三年的和平期。”趙易決定開戰前就希望此戰能幫先鋒軍爭取到三年發展期。
這三年很關鍵,不止是夯實工業基礎,還有移民數量的儲備。
“何止三年,三年後就算法國人想打,都不一定敢打。那時候他們就要忙著對付華夏了,說不定還得拉攏我們,哪敢再發動戰爭?”葉關嗬嗬道。
“這也難說,甚至三年安寧都難說能保障。曆史已經改變了!”趙易歎道。
“嗬嗬,曆史起碼是向好的方向發展了。”葉關倒是很樂觀。三人的努力沒有白費,東聯國建國成功就已經是巨大的轉變。
“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少了一些原來的曆史參考,我們要更加小心。”趙易提醒道。
戰爭帶來的不止是破壞,還有改變,對內對外的改變,在蘇俄等勢力不時虎視的情況下,引發的政局不穩定也讓趙易心中不安。
法國人的和談對他們三人也是個機會,打出了成績,借著一場勝利重新穩定局勢。
先鋒軍需要這場勝利,這是底線。
……
“我們還需要堅守幾天?這地方我受夠了。”阿貝爾下士滿肚子牢騷道,肚子裡的咕咕聲讓他的牢騷更盛,“如果那些該死的老爺們還不來救我們,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結束任務,在槍口掛上馬丹的白褲衩。”
“沒人再來了。整整兩天了,東方已經兩天沒有槍炮聲了。”老兵佛朗索瓦上士眯著眼睛,點著最後一截香煙倚在M8灰獵犬裝甲車的車輪旁低聲喃喃道。
“哦?”阿貝爾知道老兵的本事,忙湊過去道,“昨天還聽到那邊轟炮的?聽拉貝爾說,他們營前天還向東衝了三千米。”
“不是攔截線,是更東邊。”老兵懶洋洋地向海防防線指了指。
海防戰場的消息上邊不會散布出去,讓下邊恐慌,但那些老兵卻能從蛛絲馬跡中察覺到不對勁。
身旁的呂克中士也聳了聳耳朵,但海防戰場離得太遠,他之前根本沒有注意到那邊有什麼動靜,過了半天,才悻悻道:“就算沒有援軍,我們也能自己回家,我們可是鋼鐵隊伍。那些黃皮猴子們見識過幾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