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積弱百年,先鋒軍雖然建國,打著東聯國的招牌,但在國人眼中,卻就像看美國和英國表兄弟一樣,是華夏民族的自豪,保護泗水等地的華人權益,把地盤不斷擴張的雄心,都激起了很多國人的熱情。
“你們的彈藥應該多做儲備。”剛來的李承甘一開口就心急地提到了彈藥,他也自知問的有些冒失,轉而道,“我希望能儘快加入生產。唉,法國人不會善罷甘休的。英國人也虎視眈眈,還有荷蘭人要打,彈藥消耗極大,還是抓緊時間生產補充為好。”
“李先生不必著急。我們的彈藥就算再跟英國人打一場也夠了。”給他接風的李衡哈哈笑道。
李承甘心中卻是不信。
他和先鋒軍早在抗戰時期就合作過,那個時候先鋒軍看似火力很猛,但往往打一場仗就容易把庫存彈藥打空,不得不休整,緊急時還曾經跟國內高價進口過幾次彈藥。也幸虧一開始日本人的目標不是先鋒軍,否則先鋒軍真難支撐下去。聽說後來得到了美國人援助後,這種情況才稍稍緩解。
而現在美國人已經不給先鋒軍供應彈藥的消息已經被英法傳出去了,李承甘也聽聞,先鋒軍懟法國這場戰爭雖然短暫,但據說子彈像雨潑一樣的揮灑,這樣的揮霍勁可能已經有了彈藥危機。
不過他新來乍到,不方便說多了,畢竟彈藥量這種事是絕密。
“李先生有一段時間沒和我們聯係了。前一段時間從日本和德國那裡搬來了不少機器,讓彈藥產量增加了一些,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能人誌士來幫著管理,提高更多產量。”李衡笑著說出了先鋒軍的依仗。
國內忙著接收日占資產,需要李承甘這樣的人才,他也希望中央政府能涅槃重生,另外還有他另一重身份要做一些事情,所以並沒有接收先鋒軍的邀請,這一段時間一直在華夏國內忙碌,對先鋒軍接收日德資產後軍工實力猛增的情況了解不多。
“哦?”李承甘心中還有疑惑,有機器容易,華夏也從日本運了不少機器,但關鍵的還是人,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合格的工人加上有效的管理,才能保障讓那些機器重新運轉起來。考慮到廠房、水電交通等配套設施,還需要投入一筆啟動資金。這些缺少了一部分,就容易被擱置。華夏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甚至有了充足美援後,原來戰時的工廠都在裁減。
先鋒軍就算接收了大量設備,二戰結束短短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能恢複多少生產能力?
“我們還招攬了不少德國技工。”李衡沒有說還接收了不少日本技工。
這些人的到來才讓很多機器設備得到了快速的應用,彈藥生產線也是如此。
這一場戰爭時間不長,各類彈藥卻用了不少,超過5千萬發。先鋒軍加緊生產,兩個月就能補回來。
李衡說得並不誇張,二戰後的這近一年中,先鋒軍的軍工體係依舊滿負荷在運轉,除了普及自動步槍外,還在瘋狂的暴子彈產量。加上從美國購買以及日德投降後搜刮來的子彈,現在各類子彈儲量還超過3億發,加上子彈生產線一直在滿負荷運轉,再應對幾場戰役沒問題。
“哦!”李承甘也聽說過這件事,隻是不知道先鋒軍招攬了多少人,他隻能提醒道,“金屬銅等原料也容易製約產量。”
他見過先鋒軍產的子彈,基本都是沿用傳統的銅殼,而華夏向來缺銅,東南亞銅也不多,聽聞先鋒軍在通訊等方麵用銅量也是不少,就連通行的銅元也耗銅不少。
“原料還夠。”李衡笑道,“我們又新開了3處銅礦,從歐美還進口了18萬噸銅金屬。”
尤其是戰後的歐洲,各類金屬不如麵包更有吸引力。
李承甘聞聽,心中一算,就不再多言。他知道範旭東就待在萬象養病,並在東聯又擴張了2處化工廠,藥原料也不用多問了。
李衡倒是據實以告:“我們子彈數量還夠。隻是火炮和炮彈產量卻需要加強。”
“這一段時間我們補上了自動步槍普及後的子彈短板,這一戰子彈消耗雖然後勤供應不到位,使得部分陣地難以及時保障,總量還是夠了,但火炮方麵缺口卻很大,數量和規格都有很大的問題。”在戰後總結中,李衡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
尤其是在海防阻擊戰中,先鋒軍的火炮沒有及時到位,數量又偏少,使得阻擊軍隊明顯受到了法軍火炮壓製,才導致傷亡過大。
炮彈是子彈無法代替的,再多的子彈也無法彌補距離和威力上的差距。
火炮才是戰爭之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