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隻需要牽製(1 / 2)

1942風起南洋 潛水老猿 4939 字 2024-04-18

“我們給這群猴子帶來了文明,他們卻用戰爭來驅趕我們,我們也會還以戰爭。”荷蘭特使範加爾不斷噴著口水咆哮,讓英國特使基爾倫勳爵不得不側了側身子。

倫敦這一次派出他來井裡汶的林芽椰蒂,是為了主持荷蘭人和爪哇人的談判,可不是為了聽荷蘭人發牢騷。

荷蘭人的不滿一部分也是做給英國人看的,英國人這一次壓下了他們和爪哇人的矛盾,卻要重新挑起了他們和先鋒軍的戰火。

林芽椰蒂和談隻是荷蘭人和爪哇人的,沒有先鋒軍參加。之前荷蘭人和先鋒軍已經在日惹簽署過暫時停戰協議,這一次卻要準備撕毀了。

“11月份雨季就要來臨,這個時候我們和先鋒軍開戰並不明智。”範加爾也一個勁的向英國人擺困難。爪哇人的停戰與否可以忽略,但先鋒軍的強勢讓荷蘭人不得不謹慎。貿然和先鋒軍開戰,一不小心可能連對爪哇人的優勢也會失去,繼而丟掉整個荷屬東印度群島。

“你們隻需要牽製先鋒軍,並不需要和他們大規模作戰。”衰落的英國人喜歡給人挖坑。

荷蘭人知道是個坑,但那點誘餌也讓人心動。

“隻要給那些爪哇人一點好處,穩住他們,和華人並不合拍的爪哇人肯定不會去幫先鋒軍。獨自作戰的先鋒軍要遠距離跨海作戰,對他們更加不利。”荷蘭人反複推測,覺得可以一試,如果成功,或許能奪回先鋒軍占據的地盤。

先鋒軍占去的泗水、巨港都是華人開發出來的富饒之地,可以大大彌補荷蘭人的財政漏洞。

“11月份雨季到來,離了爪哇人和那些土著人的幫助,先鋒軍也照樣沒法在雨季進攻。況且進入11月份後,他們也顧不上我們了,麵對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聯合進攻,他們隻能先拉攏我們。”這也是荷蘭人最後還是答應英國人要求的原因。

無風險,收獲大,想想看上去越來越強勢的先鋒軍,荷蘭人覺得這是他們收回原殖民地為數不多的機會了。

“這是為數不多的一次機會,讓我們可以挽救劃向深淵的印度。”蒙巴頓向倫敦提議了這個計劃,“如果我們和印度爆發戰爭,整個印度的繁華世界可能會被毀掉。我們除了要付出天文數字的軍費開支外,能得到的並不多。”

這也是英國人不願意在印度開戰的一個原因。

戰後英國殖民地紛紛獨立,並沒有爆發太多你死我活的戰爭,除了英國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實力大損外,還與英國人精明的盤算有關。

英國人對殖民地的經濟控製更廣泛牢固,麵對昔日的第一帝國,殖民地新興勢力也罕有一開口就國有,把英國人的經濟權益全部沒收的。英國人雖然利益受損,但還能持續不斷的從殖民地有所收獲,當然比發動戰爭,最後獲得一點破爛的戰利品要強多了。

相比法國人就不一樣了。法國人在二戰的表現讓他們跟殖民地的談判,付出的代價要更多,有些還不如掀翻桌子開戰合算。

越南更是因為蘇俄撐腰,要把法國人的權益全部收歸國有,法國人當然要選擇戰爭。

先鋒軍倒是給法國人留了點權益,但上一次戰爭打腫了法國人的臉,讓法國人在世界上和殖民地前顏麵大失,他們無時不想挽回榮譽和背後牽扯到的利益。再發動一場戰爭,用勝利洗刷恥辱,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那些牛仔在7月份讓菲律賓獨立了,還特地選擇了牛仔獨立日那一天。這是打算繼續攪動亞洲的局勢,逼我們在印度等殖民地上做出退讓。”蒙巴頓對美國人擺出一副世界救世主的嘴臉很不爽,這無非是美國人急於上位,在跟不甘心讓位的英國人爭奪大勢。

雖說還能抓住印度的經濟命脈,但印度一旦獨立,必然失去了對政治上的掌控,加上民間的反英浪潮,經濟上必然受到影響,遭到各種針對,在美蘇不斷伸手過來的情況下,可能最終會失去印度這顆帝國王冠鑽石。

“我們也可以從外界扭轉亞洲局勢,甚至能暫時壓製住印度的獨立風潮。”蒙巴頓所知的外界就是先鋒軍這裡了。

在先鋒軍橫掃中南半島後,亞洲這邊尤其是印度附近也沒多少可以敲打的對象了。東印度群島上眾多的小國根本不值得動手,就算一天滅十國,也引不起多少世界波瀾。也隻有東聯國這樣能左右東南亞甚至亞洲大局的國家,才值得發動一場戰爭。

“戰爭耗費太大,民眾已經厭戰。”倫敦那邊一開始並不讚同。倫敦不是不想打,是打不起來了,工黨上台更是順應民意,不敢輕開戰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