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子柴恭子和父親禦子柴泰典一樣。
都非常喜歡“SF設定係推理”。
但可能是因為“SF設定係推理”需要很完善的設定,才能夠寫的出彩,對於一般的作家來說,難度較大。
又或者是曰本推理市場的土壤不適合“SF設定係推理”生長。
總之,“SF設定係推理”,並沒有在曰本大放異彩。
這導致禦子柴恭子隻能在浩瀚的歐美係推理作家中,翻找自己喜歡的作品。
洛德·鄧桑尼勳爵,就曾是禦子柴恭子,誤打誤撞找到的作家之一。
畢竟洛德·鄧桑尼勳爵,可是歐美奇幻的代表人物。
《兩名調料》這篇故事,禦子柴恭子自然也早就看過。
所以……當舞城鏡介提到靈感來源是《兩瓶調料》的時候。
禦子柴恭子的臉上,立刻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更是篤定,《親愛的S君》必然與《兩瓶調料》的“隱藏屍體手段”有關!
所以,當禦子柴恭子看到《親愛的S君》的故事開局,並不驚訝。
隻是好奇舞城鏡介為什麼會將“謎底”,通過《兩瓶調料》透露給眾人?
要知道,推理中,最忌諱的就是“泄底”。
畢竟推理是“點子文學”。
是如《占星術殺人魔法》那種宏大詭計,如果被提前泄底,必然會喪失極大一部分的體驗。
舞城鏡介被大家譽為“天才的推理作家”,不可能不懂這麼簡單的道理。
結合之前舞城鏡介一臉惡作劇一樣的表情。
禦子柴恭子自然認為,《親愛的S君》這篇作品裡,一定還埋藏著不為人知的“詭計”!
想到這些,原本已經對故事失去興趣的禦子柴恭子又來了興致。
她想要憑借自己的判斷力,在《親愛的S君》故事沒結束之前,識破舞城鏡介埋藏在故事中的詭計!
和身為作者的舞城鏡介,來一場真正的“讀者挑戰”!
——
親愛的S君——
四年前,我帶著我那致命的情感,來到了東京留學。
至於為什麼來東京?
是因為我在B國的時候,曾有一位曰本女性朋友。
我們一起在餐館吃飯的時候,我看到那位小個子曰本姑娘,心中那致命的情感仿佛要撞破胸膛!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一直想要前往曰本,尋找我心中“合適的人”!
父親讚成我前往曰本留學,母親更是給我提供了大筆的金錢。
這讓我在東京買下了,能夠居住十個人的超大房間!
過著極為奢華的生活。
我雖然不喜歡和他人交往。
但為了尋找到“合適的人”。
我隻能裝出正人君子的模樣,廣泛的交友。
最終,我從這些朋友裡選出了三個女人。
我最中意的,自然就是蝴蝶夫人。
她有著圓潤的臉蛋和溫柔的微笑。
在她的微笑裡,我甚至會突然感覺自己是個人。
當然其他兩位也有作為“合適的人”的魅力。
我在三個女人中搖擺不定,同時茫然的期待著,或許還能找到比她們更合適的人。
就這樣,我度過了來到東京最初的兩年。
接著,我就在報紙上看到了,S君你在B國做的那件轟動整個曰本的事件。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樣。
因為S君您做的這件事,帶給了我異樣的感動。
您的行為鼓舞了我,給了我勇氣,讓我壓抑已久的情感變得愈發的猛烈!
但同時莪也發現了一件事。
那就是,S君,您是失敗的。
你居然沒有吃光!
你沒有吃光,就老老實實的主動交代了事件的始末,被逮捕了!
雖然您的事件讓我感動,但也不得不讓我警惕。
我不想迎接和您同樣的下場。
不管怎樣,我都想結束的漂漂亮亮。
我想要我的事跡傳遍全世界,不像是你一樣半途而廢!
所以我反複斟酌,但卻發現我挑選的那三個“合適的人”,都各自有不利的因素。
所以,我在猶豫很久以後,決定放棄這三個“合適的人”。
尋找新的,“更加符合我計劃的人”。
去年年末,我和包括蝴蝶夫人的三人分了手。
蝴蝶夫人聽到我說出“我不愛你”這句話的時候。
隻是抬起頭,微笑的看著我的眼睛。
沉默是最美的語言,我想,當我說出“我不愛你”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在撒謊。
可能是因為我太愛她了,她微笑的眼睛,經常提醒我人生不過是一個簡單的謎。
我總覺得通過她那雙眼睛,我能重新愛上我的人生。
但我卻控製不了自己的情感。
或許是因為太愛她了,所以我最終決定放過她,沒有對她動手。
但隨著她離開了我,我也走出了伊甸園。
邁向了犯罪的第一步!
——
江留美麗看到了這一段劇情,不由的在心裡拍手叫好。
因為這個味道太對了!
沉默是最美的語言。
她微笑的眼睛,經常提醒我人生不過是一個簡單的謎。
就是這兩句話,讓江留美麗恍然間,回憶起了第一次看到《一朵桔梗花》時的感覺。
這種美妙凝練的文筆,讓江留美麗有種控製不住的,想要拿出筆記本,開始進行摘抄的衝動!
不過,可能就像是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
因為太愛了,所以不忍向蝴蝶夫人動手。
江留美麗也是因為這些句子太美好。
不忍破壞這種流暢的體驗,所以才忍住了掏出筆記本,進行的摘抄的衝動。
沉浸在《親愛的S君》的故事之中……
——
親愛的S君——
和蝴蝶夫人分彆後,我每一天都在尋找“合適的人”。
但半年過去了,我卻還是沒能找到滿意的。
可我並不著急。
S君,我和你最大的不同,或許就在於你生長在不信仰上帝地方。
而我從小就信仰著上帝。
雖然我知道我是一個心理扭曲到病態的人。
但我卻從未忘記上帝的存在。
上天既然選擇讓我成為這樣的人。
那麼遲早有一天,會賜給我和我最匹配的人!
我帶著這樣的想法,又等待了半年,也就是距離現在三個月前。
在一個深夜的小巷裡,我的信念得到了印證!
那晚,我徘徊在街上尋找“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