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老臉再紅,張口欲要解釋時,太後扭過臉去,先給穆地主加了一筷子魚:
“你嘗嘗禦廚的手藝,哀家聽說阿陽愛吃魚,當年剛來咱家時,阿陽瘦得就跟貓兒似的,差點沒養活兒。
誰能知道幾年過去,他成了咱家最為俊的小子,穿上一身新衣服,同菩薩身邊的仙童似的。
以前縣裡佛誕節,他去扮演觀音菩薩身邊做仙童,總能得不少的雞蛋,還有幾盒子點心,大戶人家還會給他幾兩銀子。”
穆地主點點頭,“阿陽從小就能幫家裡賺錢了,他得來的雞蛋都孝順了二嫂,點心給了太子,也難怪二嫂拿他當做親生的兒子。”
“萬氏多年不生,可不得把阿陽當做親生的?就屬阿陽會來事,他長得好,嘴巴甜嗯,不過得分跟誰嘴巴甜兒,哀家沒聽到他口中半句甜言蜜語。”
太後挑理了,又帶出幾分嫉妒。
雲默輕笑道:“興許少兒時的靖王殿下不想討好您,騙您雞蛋吃,靖王殿下一直很有分寸,不會僭越,或是期盼著不該得的。”
太後挑了挑眉,說道:“你猜錯了,哀家是沒怎麼給他開小灶,哀家好吃的都給了太子不提太子了,阿陽也沒短了嘴,地主同萬氏當我不知道他們給阿陽開小灶?
不過,阿陽吃得最多得還是彆人家的飯菜,畢竟他長得好看,又極聰明,往往去縣城轉一圈,總能順點好吃的回來。
大多都孝順萬氏,分給阿晨幾個,他自己吃得不多。”
太後瞥了埋頭吃菜,不敢出聲的皇上一眼:
“以後禦膳房每日都要留魚,把最擅長做魚的廚子留給哀家使用,省得阿陽來慈寧宮沒魚吃,哀家偏心這麼多年,不怕朝臣們說哀家越來越糊塗。
朝臣再在皇上跟前唧唧歪歪,皇上把他們派來慈寧宮,哀家讓他們徹底領教村中老太太的偏心難纏!”
“不用,不用,他們不敢。”皇上沒有抬頭,說道:“您偏心阿陽,朕沒半分不悅,畢竟您也是為了老三,況且朝上有不羨,他那張嘴朝臣沒有不怕。”
雲默笑道:“皇上過獎了,臣一直都是講道理的人,他們講道理輸了,就記恨臣,造謠臣狡辯,臣也很冤枉。”
皇上:“”
若是不知朝野上下大多人被年少氣盛時的雲默諷刺過,清楚雲默彪悍的戰績,皇上還真信雲默的委屈。
論詭辯之能,雲默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最近幾年,雲默鋒芒內斂,成熟穩重了許多,他這才不經常同人‘辯論’,也不再憑著才華寫罵人的文章。
沒錯!
在皇上看來辯論寫文章的雲默就是憑著才華在罵人吵架。
“譚居士不得哀家心,她生得兒子譚曄到是挺好,天穆王朝的良心之名,哀家都聽過。
那小子不願意認祖歸宗,哀家覺得皇上不要再勉強了,皇上不缺兒子,不需要他延續血脈。”
“這”
“二哥心疼太子,彆再給太子多一個成年又有名聲的兄弟,譚曄一旦歸宗,太子在東宮又坐不住了。”
穆地主認真勸說,“把他放在皇族之外,他能憑著良心做有益於朝廷同皇兄的事,可以為百姓陳訴不平事,也可幫皇上做監視百官的眼睛。
他當了皇子,除了您多出一個兒子外,他想做又能做的事情全都做不了。”
皇上點頭道:“朕不會逼他認祖歸宗,譚貴妃能勸說他回心轉意,朕也不會不認他這個兒子。”
“貴妃嗎?皇上真是大方,一個羞辱你娘,瞧不起你祖宗的人都能當上貴妃?過年皇上哪有臉給祖宗上香?”
“”
皇上心說,老娘方才不是說得挺好,不管譚氏的事?
老太太記恨著當初輕蔑她的譚氏。
雲默主動開口解圍:“她好歹給皇上生了譚曄,生了一個兒子,譚侯爺對皇上有功,又是最早投靠皇上的功臣,譚貴妃這些年一直在山上清修不,懺悔,皇上封她為貴妃,也是基於綜合方麵的考量。
做皇帝的人最不能有任性,不似太後娘娘隨您心意行事。”
“混小子,哀家聽出來你在罵哀家任性了,哼。”太後將雲默麵前的碗筷收走,“不給你吃了,你聽皇上的,一點不肯體諒哀家。”
皇上勸說太後彆生氣,狠狠瞪了一眼雲默,不過心裡卻很高興,有雲默比著,有雲默代他說出不好說的話,他輕鬆多了。
以前這活兒是阿陽在做的。
用完膳食後,太後被穆地主陪著去遛彎消食,皇上叫雲默一起去禦書房商量朝政。
也就是此時,郭太監才勉強處理好傷口,顫顫巍巍跪在皇上麵前複命。
雲默同皇上一眼看到了郭大太監受傷了。
雲默立刻聰明的止住腳步,向後倒退了幾步,左看看又看看,欣賞起皇宮的景色,認真研究皇宮的宮殿建造風格。
畢竟,敢打皇上身邊最大太監的人,除了皇上的兒子之外,再無旁人了。
雲默又是清楚郭大太監跟著太子走的。
太子沒長腦子,雲默不是蠢人,此時安慰皇上隻是太子殿下一時糊塗,可就真把皇上當傻瓜糊弄。
皇上煩躁極了,看郭太監不大順眼,“準你養好傷再來朕身邊伺候。”
“奴才謝皇上隆恩,您吩咐辦得事,奴才辦妥了,奴才不敢說東宮是非,太子殿下”
郭大太監指了指臉上的抓痕,“是殿下的外祖母抓出來的,奴才給皇上提個醒兒,太子殿下的愛寵郭侍妾同她宛若親生祖孫,郭侍妾在太子耳邊進言,太子殿下未必舍得送走母族一家。”
皇上剛剛在太後麵前幫太子說請,老太後看似不計較了,皇上是她親兒子,太清楚老娘的口是心非。
她說不要不在意,相反是考驗你啊,她想要得緊。
當初譚氏瞧不起她,這麼多年了,老太後還記恨著。
太子母族逼死老太後最重要的一個男人!
老太後已經看在太子同皇上的麵子上沒要了他們的性命,太子留下母族,老太後能不讓太子進入慈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