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期的印度自不必多說,號稱英國王冠上一顆最明亮的寶石,現今在網絡上刷視頻,還經常能看到印度農村有那種看著便非常古老的老古董機器,而人那是真在民國便用上了。
至於緬甸,人現今可還不是二十一世紀那副鬼樣子,人這時候可是號稱亞洲最富有的國家,其全國的名義gdp總額比全中國的還高,而人口卻隻有一千多不到二千萬,雖然是名義上的gdp,但架不住人口少啊!人均名義gdp比日本高了九倍多,實際也確實比中國更加富有,所以不少人也是願意接受其貨幣的。
聽到這裡,應該能猜到是誰在背後攪和了吧?要不怎麼說人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玩離岸平衡等各種把戲的好手,將歐洲大陸硬生生攪成一鍋又爛又糊還是夾生飯的老紳士呢?
這把人給推在前麵背鍋頂包,自己卻悄悄躲在後麵摘桃子,簡直不要太陰太老六,而且目前來看,日本人好像還一點都意識不到,甚至正為日元在上海大肆橫行流通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呢!
英國人搞這手的目的應該有兩個,一個應該是借著之前紙幣之夜那檔子事兒,以及日本侵華,導致國人較為排斥日幣,雖然投資市場用此做為交易貨幣,但你想讓人長期持有著,多數人還是不會太情願的。
於是便借著日元打頭,自己再悄摸的進來,把跟他們相關的貨幣給散出去,以此擴大這些貨幣在華的影響力、接受度,乃至是傳播覆蓋範圍等等。
彆認為換出去可能還要貼上一些,這麼搞便沒什麼好處了,不說增加的金融影響力等等,單是對生意、買賣等等這些便有巨大益處。
對外貿易是要以外彙結算的,國府能有多少外彙儲備?普通商人又能否在交易時及時搞定?而且相較於英鎊、美元這種幾乎全世界通用的硬通貨,你更願意把哪個拿出來做交易?
光劣幣驅逐良幣,都不用多想嘛!所以這些次一點的貨範,一旦散布出去到達一定數量,就可能讓這些貨幣迅速在覆蓋範圍及人群之中大幅擴大影響力,繼而吸引更多流入貨幣,其中可是好處巨大。
畢竟這是紙幣,說到底就是一張紙,尤其還是殖民地貨幣,這就是殖民當局用來聚攏搜刮財富的工具,有些宗主國的商人,估計都不將其當錢看,或者說未能將其換成宗主國貨幣或其他資源,那它就還不能算錢,畢竟這玩意他們是真可敢無限製印的,控製幣值穩定,不過是為了細水長流。
而這些貨幣的流通使用範圍更大更廣,便意味著用的人更多、盤子也更大了,他們就能在控製幣值穩定的前提下,發行更多貨幣向更多人搜刮更多財富,好處能小嗎?
而且殖民地貨幣也不是哪國銀行哪國洋行商人都會大量認可的,所以你手持這些貨幣,做生意最優先的選擇不是先找他們嗎?先不說能賺多少,光是與新客戶建立起來的商業關係,未來可能就是細水長流的印鈔機啊!
而且雖說銀價可能大概率會回調下跌,但未來總體肯定是上升走勢,雖然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破壞,但彙率變化、銀元購買力增加也是事實,至少先期應該會有一段時間,中國的進口貿易量應該能大漲一波。
這時候因優劣幣之論,大概率會有不少商人拿著這些貨幣去找他們貿易,那這銀價上漲帶來的好處不就讓他吃下了?妥妥是在暗度陳倉,摘了美國人推動銀價上漲,在中國結出的果子啊。
另外,估計在做這件事的,應該還不止這名大錢販,估計還有針對從國內各地向上海輸送白銀這些人的安排,不說其他,光是販錢的便遍及多省多地,這些人明顯有背景有渠道,不止現在能借助他們來擴散這些貨幣的影響力,將來也能借助他們持續進行影響。
要知道換彙除了保值儲蓄便是對外貿易,貿易不用說,上麵已論述會優先以劣幣支付,而這回銀價這般暴漲暴跌,估計銀元在一些人那裡都不太吃香了,若是再想深遠點,本次事件後,國府有很大概率會發行紙幣應對,而以國內各屆政府所發紙幣那稀爛表現,這些殖民地貨幣都可能被當做儲蓄選擇,那被他們一張紙聚攏搜刮走的財富,簡直不可想象。
這可不是瞎扯,港幣在廣東就是這個待遇,民國廣東本地的金融發展就是一地雞毛,發行的紙幣,時不時便膨脹貶值、擠兌停兌,於是從銀行、錢莊、工商企業,以致私人都普遍以香港紙幣作為支付和貯藏手段。
多時幾乎占到港幣發行總額半數以上,個中利益便以億記,更彆提一旦發生什麼動蕩,絕大多數持有大量港幣的有錢人,都會選擇攜帶大量財富逃入香港,促進香港的繁榮興盛,其在裡麵發揮的作用可謂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