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下的普通家庭,曆來有讓孩子學門手藝傍身的傳統。
這種把美術當成和打石頭差不多的思路,可能在美術院校科班看來會嗤之以鼻,還覺得侮辱了神聖的藝術事業。
萬長生不這麼看,他自己都是從打石頭走進美術學院的。
而且從觀音村的免費培訓班開始,萬長生已經隱約的理清了這條思路。
任何人應該都能學美術,不要像老童他們那樣把藝術看得有多高級,這就應該是個儘量普及的普通技藝。
總有些人故弄玄虛的把藝術說得多神奇,其實就為了能提高門檻,成為他們的自留地。
這做法和觀音廟萬家的態度,其實如出一轍。
觀音廟上千年的傳承中,不可能代代都有天賦,但如果當成手藝來傳承,隻要香火不斷、避開戰亂,這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普通高校美術專業,就應該是大多數美術生應該流向的地方,隻有那些天賦過人,有著強烈藝術追求的學生,才應該塑造引領到美術院校。
現在就應該抓住美術生在高考中分數要求不高的政策優勢,大量培養合格的美術生。
畢竟對於全國這麼多高校來說,各種美術專業招收數量總數還是很驚人的。
所以萬長生和國立美術係周圍那些連鎖培訓機構的思路不同,暗戳戳的實際重心是放在普通高校美術生身上的。
天賦可遇不可求,那種學生萬長生甚至不會限製對方非要考蜀美。
暗地裡以考各種重點院校美術專業作為目標,卻按照考美院的標準來收錢培訓,這中間的成功率自然就會很高了!
最關鍵是,這樣來的生源就立刻迎刃而解!
萬長生才不要求來讀大美的學生是為了藝術呢,花幾萬培訓費生活費就為了進個重點一本,這不是很好的選擇嗎?
皆大歡喜。
回到觀音村,這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坐在碑林那廣袤的後山,隻有自己一個人靜靜思考。
萬長生終於拿定了主意。
然後把自己這種思路形成文字,分彆發送給老童、苟老,以及大美社的管理群裡麵。
老童回複:“我正在荷蘭唐人街包餃子,此事你做主,但你應該更多出來看看世界,擔起社會責任的同時,彆忘了自身的藝術追求。”
苟老則簡單務實:“很好,大年初二你來江州接我,先訂上初二下午的機票去平京,詳細的我們在路上談。”
小夥伴們就激動了,萬長生勾勒出來一個宏大的事業,大家可以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同時也不影響大家繼續探索自己的專業前途。
從走進大學開始,就找準了自己未來的方向。
這是何等的幸運?
杜雯卻說出了所有人可能心裡隱約想說,卻不好意思說的話:“那未來做大了規模,肯定是要把股份拿來分給大家作為激勵機製的吧,隻有這樣,才能把整個團隊凝聚起來共同努力。”
萬長生說好。
相信每台手機前麵的小夥伴,臉上都不由自主的浮起笑容來了。
管理群裡麵不到十個人人,引領著大美社現在各個方麵的工作,從一開始,真是因為萬長生的個人魅力集中到他身邊跟隨。
這一學期的工作一個月也就拿千兒八百的勤工儉學費用,更多還是因為對萬長生的信賴,再帶點想學東西的新鮮勁,任勞任怨的脫穎而出。
有些收入還不如具體操作的成員。
每個人都是有個人利益的,隻是看在理想麵前孰重孰輕罷了。
沒想到剛剛上了大學一年級,就已經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而且這話杜杜來說,簡直是理所當然。
就像黃敏理所當然的帶頭表態:“好,我會認認真真的趁著寒假,把所有工作梳理下,以後就請各位共同努力一心,跟著萬萬去改變這個世界。”
女生可能要感性些。
曾幾何時,大家都覺得自己不可能改變什麼。
但顯然這一年下來,終究看到了一些變化。
更主要還是萬長生那種不疾不徐的淡定溫和態度,讓大家心裡都很有底。
其他幾個男女生紛紛學著萬長生的口吻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