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聰明的人就是懂得群策群力。
既然遇見小夥伴,萬長生乾脆啟發大家考慮張羅這個事情,蜀美周圍哪裡有這樣適合的場地。
群眾的力量肯定比他一個人大太多。
他就能把騰出來的時間用到做事上,先到雕塑係彙報了自己的平京之行。
看來因為有小夥伴在現場了解來龍去脈,所以整個蜀美對於和明星之間的八卦並不是很在意,雕塑係的師生也隻是好奇的問了問,更羨慕萬長生的作品已經放到國家大劇院。
對於雕塑專業來說,這已經是可以拿到外麵吹牛逼的資本。
多少青年雕塑家就是缺乏這樣響當當的作品,起步艱難得無法獨立。
郭槐生卻隻關心萬長生到國家美術館觀摩國內頂級作品的心得。
萬長生做出諂媚的樣子:“哦,最震撼人心的就是您那尊戰馬……”
周圍的雕塑係學生們立刻轟然大笑。
那就是郭槐生三十歲左右的成名作,紀念江州古代一位颯爽英姿的女將軍,因為樹立在市區窗口景點,長期被作為江州對外宣傳的重要形象。
比油畫家院長更為普通人熟知。
其實就在蜀美自己的美術陳列館裡麵也有複製品,比平京那個還大。
郭槐生恨不得抓雕塑板捅孽徒兩刀:“裝!你就裝!”
萬長生才嘿嘿:“大多數比較過時了,您那作品真顯得超越時代啊。”
郭槐生不笑:“不要這樣泛泛而談,集中到作品上談論細節。”
萬長生真覺得應該帶上那個藍牙連接的小投影儀,但他有彆人不具備的優勢,手繪呀。
就那麼直接到黑板邊拿起粉筆開始,從館藏雕塑中的國外作品開始,其中大部分還是亞非拉作品,說到哪一尊雕塑,信手繪出大概的造型,涉及細節再精細雕琢:“現代藝術對經典傳統藝術的定義進行了顛覆,最大程度的挑戰了藝術就是美這個觀念,雕塑作品也不例外,醜和怪誕的東西也被納入了審美範疇,我個人是不太認同的……”
起碼都是雕塑係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和研究生們收起剛才嬉鬨,專注傾聽。
許橈還馬上舉手:“你彆忘了,我們的雕塑作品有相當階段是要體現階級鬥爭的,那可不是現代藝術定義。”
萬長生點頭:“美的定義是廣泛的,能夠打動人的都是美,震撼、憤怒、痛心、激憤這些比較負麵的情緒也可以是因為作品體現出足夠魅力產生,而不應該是惡心、厭惡和慘不忍睹,舉個標準的例子,畢加索的名作《格爾尼卡》是因為轟炸格爾尼卡的慘案,如果用寫實手法,血肉飛濺、肝腦塗地的刺激感官嗎?他就選擇了現代藝術手法,平麵構成的象征手法,黑白灰的色調比鮮血更讓人覺得接近死亡,那種呐喊、絕望和痛苦,這才是情緒的痛苦美感,同一件事,我們藝術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怎樣才能更讓觀眾共鳴,而不是感官刺激,才是藝術的本質……”
信手在黑板上畫出來的《格爾尼卡》幾個圖形,表現出一直以寫實為努力方向的萬長生,實際上也在讓自己儘量理解抽象現代風格。
雖然這對他有點難,甚至不如自己的三個徒弟走得輕鬆。
但這都是思考。
還能回頭結合到自己在美術館的看法:“能擺在那的肯定都是大師精品,我也隻是個人看法,隨著時代變遷我們也要與時俱進,這四個字啊,說起來容易,隨時隨刻都得要求自己,譬如幾百年前文藝複興時期,雕塑是羅馬教廷、貴族大公們最在乎的造型方式,因為那是所有民眾崇拜、信仰、跟隨的形象,這就好比一百年前鄉下最大的娛樂方式是看戲,五十年前看電影,十年前看電視,現在都看手機,雕塑現在當然還有存在的意義,但和普通老百姓有關聯嗎?老百姓不關心的東西還有什麼存在價值,難道我們未來就隻能給影視劇做恐龍、妖怪、汽車人?”
有倆雕塑老師表情不以為然,賺錢不好嗎,琢磨這些瞎扯淡的東西有什麼用?
純屬吃飽了撐的。
老郭卻抱著手臂靠在牆邊,麵帶微笑。
年輕的學生則有人竊竊私語,有人點頭,又有人忍不住舉手:“不可能說沒有就沒有吧?幾十、幾百、幾千年都這麼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