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了不可逆轉的雄厚生命力!
無數抗日戰爭片中的鏡頭,被快速閃過,那些踏著戰友血跡衝鋒的身影啊!
失敗和退縮從來都不屬於這片國土上的人民。
哪怕身邊所有人都倒下了,哪怕手裡的大刀折斷,鋼槍沒了子彈,也會拚儘最後一滴血淚。
因為背後就是自己的家園,是自己的妻兒父母!
就為了那清越的童音,就值得付出自己所有的所有,生命不足惜也。
日本人用他們更先進的工業技術,推動機關槍發出有節奏的槍林彈雨中。
一路敗仗的將軍怒吼:“津門沒守住,我走了!平京沒守住,我走了!華北沒守住,我還是走了!今天我,不走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那染黃的卷軸,居然已經多了些血色……
炮火連天的畫麵和史詩般的樂團奏樂,在侵略者投降的畫麵中戛然而止。
短暫的樂團休息,畫麵上也是短暫的國共合作,歡慶抗戰勝利,但瞬間就轉變成了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場景。
有些階級在跳舞唱歌風花雪月,大多數窮苦人民卻在拚命掙紮,趕走了外敵卻絲毫沒有改變生存的現狀。
一麵紅旗,堅定而決然的被舉起來。
交響樂中,男中音回蕩在劇場“多少子弟兵跟日本人在這裡廝殺,在這片土地上倒下,如今……”
“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可歡慶的畫麵依舊隻有片刻,無數兒女還沒來得休養生息,喘息享受下和平的生活。
又列隊跨過了鴨綠江。
一段段經典台詞碎片般的快速閃過:“你想問什麼?問我那三分之二的戰友怎麼沒的嗎?”
“我們連打到最後就打到剩那麼點兒人了,你想問什麼?”
“要我告訴你他們怎麼犧牲在我麵前的嗎?”
“我不想有這種體會,你知道嗎?”
一幕幕電影場景,一場場真實存在的戰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沒有問自己拿多少工資,休多少假期,甚至沒有問自己的命應該放在哪裡。
就那麼填進去了。
填出來現如今的和平年代!
填出來抗洪救災時候的橄欖綠人牆……
填出來地震危難時候天上的朵朵傘兵花……
填出來那坐在戰鬥機艙裡堅定絕然揮臂驅趕新時代外敵的81192飛行員……
填出來在世界各地堅持的中國人身影。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可笑還有人在說著風涼話嘲笑那句雖遠必誅。
他們可曾明白光是能說出這句話,已經付出了多少代價。
有了雖遠必誅的理想,這個民族才有奮勇前進的力量!
告慰這些英靈吧,如您所願!
再也不是那種衣衫襤褸光著腳,提著刀的悲涼了。
慷慨激越的交響樂中,鋼鐵洪流,衝天利劍,海上蛟龍,跟無數個被提煉捕捉出來的中國人形象,快速回顧重疊,排列在巨大的畫麵上,如同一座豐碑!
樂曲在這個時候突然安靜,剛才已經有些如癲如狂的樂手們忍不住一起回頭看看樂池後方的大屏幕。
因為最後一句台詞:“我們今天做的事情,以後會不會有人記得?”
那些之前幻化掉的線描形象,現在全都清晰的排列在畫麵上。
隻有下方,隨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畫麵擴展開……
耿導曾經導演過的一部秦軍大場麵摘選出來,數萬秦軍浩浩蕩蕩列隊沙場進軍的場麵。
居然被一段現代三軍儀仗隊的畫麵,用同一個角度,同一個步伐淡入疊畫替代。
是的,那個強大的國家回來了,國富民強的時代到來了。
是這幾萬萬同胞用血肉之軀和一生的付出換來。
換來了藍天白雲和綠草成茵的山穀,換來了金色的麥田跟湛藍的湖泊,換來了奔騰不息的江河,還有那依舊矗立的山峰。
換來了皇宮博物院今天的安詳美麗……
從皇宮開始的畫麵,就是一個輪回,在博物院這裡結束。
曾經的天子皇城,現在已經成了民眾出入的博物院。
時代就是這麼不同了。
一共不過六分多鐘的畫麵,卻濃縮回顧了整個近現代史,濃縮了電影人在記錄這段曆史時候留下的影像,也彰顯了今天眼前這金碧輝煌的來之不易!
節奏極為緊密,音樂扣人心弦。
這時候哪裡還有人在乎什麼開場用了外國人的音樂,也無暇挑揀裡麵的細節是不是符合史實。
不重要了。
這就是藝術加工的魔力。
全場數千名觀眾,從越來越多人撿起石塊,拿起鋼刀,一起赴死的時候,就陸陸續續站起來。
沒有後排抱怨把自己遮住了,更沒有人是回顧周圍才忙不迭跟著起身。
那是種仿佛被摁住咽喉的呼吸不暢,一股衝天之氣忍不住到了頭頂,眼眶發熱的酸楚。
隻有站起來才能抒發心中的情感!
看到無數演員傾力演出的角色,被貼在大屏幕上。
如同勳章一樣排列在豐碑之上。
這特麼才是愛國主義教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