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戰場,南陽太守秦頡設下誘敵深入之計,本欲直接斬殺黃巾軍神上使張曼成。眼看計劃即將成功之際,不曾想卻突生變故。
這時,突然從南方奔來數百騎,接近戰場之後也不答話,對著戰場中央就是一陣亂衝,隨後便揚長而去。
這股騎兵雖未給大漢兵馬造成多少損傷,卻徹底打亂了漢軍陣腳,給了張曼成一絲可乘之機。張曼成拋棄了陷入埋伏的部隊,隻身在亂軍中混了出去。
而在荊州中,願意支援黃巾又有能力救援黃巾軍的自然隻有隱居在此的項氏一族了。
當然,此次領兵支援的並不是項羽,而是由項羽當年麾下的五虎大將之一龍且救援。
而項燕之所以不讓項羽出手,一方麵是殺雞焉用牛刀,而另一方麵卻是擔心項羽的性格壞了大事。
畢竟,項羽之前可一直看不起黃巾起義,認為黃巾難成大事。而且,項羽可是一直想要親自出手的,若是由他領兵前去,恐怕項羽能直接領兵與漢軍乾起來。
而自從此次埋伏之後,張曼成徹底謹慎了起來。他寧可錯失良機,也不敢再冒一絲風險。
如此,張曼成便全力依靠兵力優勢,一點點去吞噬宛城。不出十日,大漢軍隊無力為繼,宛城失陷,南陽郡失陷。
如此一來,整個荊州情勢都危急了起來。更嚴重的是,南陽郡四戰之地,向北可直接威脅洛陽,而若向東進入中原,那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到那時,一旦張曼成大軍與中原之地的張梁與波才彙合,那皇甫嵩與朱儁必敗。如此,漢室危矣,天下危矣。
在係統的影響下,眾多千古人傑雖暫時隻有小部分彙聚一堂。但很明顯已經讓黃巾的勢力發生了徹底的轉變,雖然隻是現在保持著這種轉變。
而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些千古人傑的不凡,在他們的暗中操作之下,本來迅速走向落幕的黃巾起義仍然堅挺,持續地消耗著大漢為數不多的元氣,為他們自己未來奠基。
再說黃巾,本來黃巾形勢一片大好,但張角的一道命令卻使天下形勢再次有了反複。
或者說,張角明知會出現這種原因,卻不得不為之,在這一刻,黃巾起義的弊端終於暴露出一絲。
黃巾起義之後,短短時間之內,黃巾軍卻勢如破竹,眼看就要席卷天下。而在這時,張角卻下達了一條洗劫天下世家的命令。而這道命令的背後卻是黃巾日益嚴重的糧食危機。
黃巾終究是不事生產,儘管起義前張角已經有計劃地儲存了一批糧草,而起義之後,黃巾軍又通過不斷的掠奪積累了一批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