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二,趙二爺果然帶著好幾船米麵糧油,去探訪縣裡的五保戶……哦不,鰥寡貧苦的百姓。
可惜沒有記者,沒法攝像,隻能讓徐元春給畫幾幅速寫,聊勝於無了。
趙知縣還專門去了趟昆南湖堤工地,給過年不休息的民夫們拜年,自然也發了賞錢。
雖然每人發的不多,但架不住乾活的人多啊,結果又是老大一筆支出。
這連番散財下來,趙二爺年前辛辛苦苦賺到的營養費,算是基本耗儘了……
不過無妨,來日方長,再賺就是。
初三,正逢立春,這天舉國上下都要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
趙二爺也身著祭服,率眾官吏百姓,高舉著叫‘春’的字牌,吹吹打打、鳴鑼放鞭,浩浩蕩蕩祭拜春牛和芒神。
待祭拜完畢,趙二爺又在縣城外一塊田裡,扶犁親耕了一壟地,其意為代禦親耕,以祈豐年。
然後迎春隊伍將紙糊的春牛、芒神,抬至縣衙大堂前的‘迎春池’畔供奉,待來日在此‘鞭春’。
另外,趙二爺耕地選用的耕牛戶主,和他耕耘的那塊親耕田地,在這一年裡還可以享受免除賦稅的待遇。
~~
初四,縣裡舉行鞭春大典。
這日縣衙柵門、大門、儀門敞開,對全縣百姓開放。
大堂前設香案、擺祭品,還有人吹簫奏樂,作為一個縣來說,算是定定隆重了。
儀式開始,趙二爺率官民麵北而跪,祭祀春牛芒神。待起身後,何縣丞三擊鼓,眾官吏執彩杖繞牛三圈,禮房司吏高唱:“鞭春!”
趙二爺便接過彩杖,將春牛擊破。牛肚內事先填滿的紅棗、核桃、五穀等農作物,便嘩啦啦的紛紛落地。
早已等待多時的百姓們歡呼上前,你爭我搶起來,討個彩頭,期待今年豐收大吉!
鞭春典禮一結束,趙二爺過年期間的公務這才算結束,可他還是不得閒。
因為他答應寧安,兩人要去蘇州的園子住兩天,沒彆人、就他倆那種……
囊中空空的趙二爺豈能說個不字?回到知縣宅換上便袍,他便從後門溜出去,登上長公主的馬車,直奔蘇州城而去!
大老爺不容易啊……
~~
過年的日子是最快的,不知不覺便到了初六,衙門開印的日子。
但正月十一到二十,官吏們還有成祖皇帝給的十天假,所以這兩個假期間隔的五天,就難免人心浮躁,難以專心做事。
於是通常情況下,這幾日上官們不會安排什麼要緊的差事,開年大計都留到過完上元節大假,大夥兒收了心再布置。
可現在的應天巡撫是海瑞,顯然不能以通常而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