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帶著人忙來營外迎接,見到張虎,大喜道:“將軍年少,卻頗有張遼將軍的勇武啊,竟能喜獲重俘。”
張虎對張楊很是客氣,並沒有倨傲,笑道:“張太守謬讚,使了計方才得此俘,僥幸而已!”
張楊心內佩服不已,心道這父子二人不光有功不傲,還很謙遜,就這等的魅力,將來必能穩居上首,位於前列的,與他們父子打好關係,一定是有利的。因此更有交好之意。
馬騰瞧見了他這諂媚樣,不禁冷哼了一聲。
張楊見馬騰受了傷,本來想嘲兩句,想了想實在沒有必要這種時候得罪他,便也沒再說難聽話,而是叫來了軍醫,忙前忙後的給馬騰治傷。左一句馬將軍辛苦了,右一句西涼各將受勞了。
反而讓他沒有出戰,而收獲了人心暖暖。
這叫馬騰心裡十分不得用,本來想諷刺幾句,想一想他河內的人馬也隻這麼點,到底也沒有逞強的資本,想了想便沒有那般的刻薄說話。
罷了!
反正是大巫見小巫,自己也沒有強到哪兒去。
反而比起張虎來,的確遜色很多,風頭都被這謙遜的小將給壓住了。
馬騰看到鼻青臉腫的曹洪時,倒有點恍然大悟,原來生擒倒也不是一下子就生擒,而是經過搏鬥的。但張虎沒輸,這一點就很令人驚訝。
馬騰頗有些同情的看向曹洪。一世英名啊,毀於一個少年之手。用他積累的名氣,成就了又一個少年名將。豈不令人同情?!
司馬懿看了看曹洪,笑道:“子廉為何鼻青臉腫,如此狼狽?!”
曹洪嗚嗚著,瞪著大眼睛恨不得要吃了司馬懿一般。
張虎道:“倒是我下手重了,怕擒不住他,不得不下手爾。軍師與此人有舊?!”
“曾有一麵之緣。”司馬懿道,“算是故交。”
張虎已將曹洪口中的布給取了出來。
曹洪便大罵道:“什麼一麵之緣,你這匹夫自負有才,便瞧不起才疏之人,我求上門去要與你一道學習,也不曾理會與我。什麼故交?!呸!洪不曾與汝這人有什麼故舊之誼,汝事於呂布賊人,與我有什麼故舊?!本就陌路。”
曹洪大罵道:“原來是高看了你,當年是響譽河內的世家之子,不料不思事賢,反而事於賊人與曹公作對。當年,洪還曾向曹公推薦過你。現在看來是眼瞎了!”
“是告狀吧,分明是你記恨於我不曾理你,便向曹孟德告狀。心眼如此窄小,難怪今天會被一少年將領所擒,一生勇武名毀了。可惜否?!”司馬懿補刀。
曹洪大怒。
若非他心眼小,瞧不上張虎,怎麼會輕易中計呢?!
司馬懿心道,不愧是莽夫,當年終究是恥於與此人為伍。如今看來,倒是半點不差。
曹洪身為曹仁最重要的戰將之一,此時折損,或是被擒,乾係重大,可是這些他都忘了,隻作意氣之爭,結果就是這麼個結果。可見莽撞之人,總會落入陷阱,或早或晚而已。
此人,司馬懿就是當初看到他的性情與自己實屬不同。這樣的人又怎麼能與他來往呢?!
事行不慎,必不保身。
說的就是這一類人。
司馬懿在心底裡是極瞧不上他的。
他不保便罷了,可是在這種局勢之下,他被生擒,這對整個曹仁的軍心而言,是多大的折損?!這些,他當時就想不到?!
所以為何還要賭呢?!熱血有時候就是賭就是不顧一切!
慫一點,烏龜一點沒什麼不好。看勢才做事啊。
曹洪這個人,勇則勇矣,可惜。
若是曹操形勢一片大好,這樣的人是能得大用的。可是,曹操一旦有所敗象,或是有所危險,他這樣的人,若是用時用意氣之爭,便未必是好處了。
司馬懿道:“懿當初若有人薦,也不該是你薦。正因是你這般告狀,懿才更有所惶恐,不敢遵曹公命而進許。”
“狡辯!你現在跟了呂布助紂為虐,自然說什麼都成了!不思事明公,而助徐州為虐,司馬懿,天下人都看錯你司馬氏了。你們司馬氏都是狼子野心,我便要看看將來你會有什麼好下場!”曹洪咬牙道。
以為我是你麼?!司馬懿心道。
“可惜,恐怕你是看不到了……”司馬懿道。
“殺了我!”曹洪咬牙道,以為他的意思是要殺了他,便道:“與其為俘,且殺了我!”
“若斬之,豈不辜負張虎一番生擒你之心?!”司馬懿道。
什麼意思?!還要俘著他不放的意思?!
曹洪正欲咬舌自儘,張虎已眼疾手快,很快的將布巾重新塞回了他的口中。
曹洪怒目而視,最後被五花大綁的給抬下去看押起來。
司馬懿心情很愉快,他雖不會刻意的去報複什麼得罪過自己的人,然而,若是看到令自己不愉快的人落到自己手中,這心裡也依舊會有一種爽感的。
人再克製,再理智,再會衡量,也先是人!
當下馬騰包紮了手臂,下去休養。
張虎則警備大營,以防曹仁來索要曹洪。
司馬懿卻是寫了封信與曹仁。傷人之後,再將人氣吐血,也是他的擅長。樂趣無窮。
且說袁譚與袁尚見曹營被攻,當下哪肯錯過這個時機,兵分兩路便急來攻曹仁大營,曹仁急遣兵應付,四顧不暇,經過一番混戰,等袁譚和袁尚各自退去,才收拾兵馬,準備反擊事宜。
得知曹洪被俘,曹仁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曹休很是慚愧,道:“休無能,那馬騰極慫,躲入人群之中不肯出。否則若能斬之,也能一挫敵軍銳氣!”
這司馬懿果然發瘋,是要與他們決裂,真正的撕破臉的意思了。
曹仁雖清楚,袁譚與袁尚怕也是被他說動了,他們會配合行動,可是,看到這一幕幕還是很頭疼。
恰司馬懿的信來了,曹仁打開看,氣的不輕,各將領看了也都義憤填膺,“欺人太甚!”
信中寫的是什麼呢?!司馬懿問曹子廉為何送上門?莫非是曹營糧儘,才來討糧吃?!子孝啊,你苦苦支撐著曹營,實在苦了你了。若是缺糧,大可來說一聲,便是擠也會擠出來送與食之。總不能見盟友受苦而無動於衷,可就背負了當初的盟約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