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點首道“然也,缺的正是將”
荀攸與程昱撚須上前,細細聽之
“徐州精兵主公也見過,嘉更知其練兵之法的精妙,不可勝言。而徐州一直在招攬精英,培養了不少好兵,重在養兵,可是兵再精,若無將主帥,依舊隻是一盤散沙,”郭嘉道“江湖招攬之人,雖好勇武,然而庶人之勇武,與可領兵之勇武依舊不同,這些人雖多,終究也需要學習與經驗,加以時日,才可擔當大任,至少現在是不能的。徐州缺的正是將。她應也是意識到了。”
以武入士,學得文武之藝,習得統兵之法,這樣的人,庶民中雖有,到底極少。而大多數,的確都是世家豪族培養出來的。而這樣的人,多為傲氣,又如何能有主動去投呂布的人尤其還在有曹操天子陣營,以及袁紹最強陣營的前提之下
因此,郭嘉是知道呂嫻知道徐州的短板的。既不能有人來,她便主動去尋。隻有這個結論。
“她急了,將不夠用,再多的兵,也難為無米之炊”郭嘉道“徐州呂氏父女強,謀臣團強,內有陳宮,外有賈詡,更有徐庶,陳登,陳珪等人之流,比之許都並不差矣,眾智之合,便是敵袁紹謀士團也使得,然而,徐州最缺的是將”
“她必尋將,招攬將士,雖發布英雄榜,招攬令,然而有誌之將,如何肯去既不肯去,必要親尋了”曹操明白了,“公孫瓚餘部”
“公孫瓚破敗後,大多降了袁紹,少數來奔主公,也有一些既不願降主公,又不願屈從袁紹的人,流落在外,到處奔走尋主,或者落草為寇,縱橫草原為寇賊。”荀攸道“既不肯去投呂布,她便主動去尋冒此之險,必是意在黃河以北,此女之誌非小也”
“冒如此之險,”程昱喃喃道“看來這女子,決心很大。”
是可以蝸居於徐州以策安全,然而,她是個很聰明的人,去北方的確冒險,可是她知道,若不主動出擊,徐州早晚要被諸雄吞並,或早或晚而已。
而她選擇的是冒險,成則吞並群雄,而非被動挨打。
“她很聰明,她在拚命的補短板”郭嘉道“呂布隻聽她的,其它謀臣再有理,他也不怎麼肯聽,所以她放棄了讓呂布聽從的心思,直接補以司馬懿。而徐州缺將,她更深知。她是理智又冷靜,從不自傲。反而一直在補徐州的短板和破綻。這種心理,冷靜到少有。便是呂布本人,剛吞了淮南,也難免有傲慢輕雄之心,可她卻完全沒有”
“此女勝在理智,不驕不躁到一種可怕之境”郭嘉道“稍不注意,就能被她套路進去。徐州民強兵強,已儘得謀士,若得到戰將之補充”
程昱道“袁術一支袁氏已然臣服,早晚紀靈等人也為其所用,若再得公孫瓚的悍將”
荀攸也是心中一驚,道“此女步步為營。攻守得宜。”
“呂嫻極擅於彌補破綻,上一次曹呂之戰,她既可出奇,也有敢賭之心,同時,又能補以破綻,重在防禦,”曹操道“可惜她姓呂,倘若天下如此英才肯投效於吾,便是女子,操願封其為女君侯,也無不可。若有她,袁紹不足為患。”
曹操倒生出幾分愛才之心來
可惜啊,她爹是那個腦子不太行的呂布
呂布雖強猛,然而若無她,文佐武治,徐州哪有今天
徐州已立基,而基業的好處在於哪兒
在於,有一天,呂布便是在前方與曹操大戰而失敗,退走徐州以後,還是可以重頭再來,隻需防禦關卡,假以時日,而又能恢複實力。這就是基業的重要性,也是她從不放棄固本的一個根本。正如他的許都一樣。
徐州的民治之強,郭嘉是見識過的,此女,的確是王佐之才,不在於她有多麼巧妙的計略,而在於,她會識人用人,並且永遠記得要固本。為最最根本之道。
呂布如今再不像以往那樣隻要被奪了城池,就疲於奔命一樣如喪家之犬了。
所以現在的呂布,雖然腦子還是不太好的樣子,可是卻成為一塊更為難啃的骨頭。便是一時把他打殘了,他的羽翼,依舊不可儘去,這才是叫曹操忌憚的,徐州再發展下去,是可以成為一小國的啊。
他現在與張繡已然完全不同了,張繡就是無處立基,以至於到處走走停停,終究隻是像草原上的孤狼,無法成勢。
“徐州雖將少,然所有人,都被她所統籌,效率為高而運轉各處,”郭嘉道“袁紹勢雖強,謀臣巨多,將也多,兵更眾,車馬錢糧無數。然而,袁紹終究無法轄製謀臣,心中更無一個整體的規劃,以至謀臣,武將,甚至連兒子也相互爭鬥不休終究隻是散沙成塔,必是敗破之局。反倒是徐州,嘉隻恐再壯大下去,比之袁紹,更為強也”
誰叫呂營有一個呂嫻呢。知人善用,又心懷仁慈,容納袁氏而不誅,召儘司馬引恨,而不滅。必要的時候,該不擇手段的時候,她又不擇手段。
曹操心下難安,道“操即刻加派刺客死士,一是去尋呂嫻殺之,二是刺探冀州虛實。另還安排兵士防務兗州,呂嫻若從徐州到冀州,必會經過兗州,加強城池關卡,她便插翅也難飛”
“發書與孫策,盟好。發書招攬張繡。張繡已失賈詡,若襄陽難守,他必來投奔於我。”曹操道。
三人應了,這才即刻去行動了。
曹操心裡沉沉的,至今都是心事重重。
他的危機也不少,袁紹與呂布二人已讓他寢食難安了。
偏偏許都內部的問題也不少。
外患逼近之時,天子與他的忠心臣子也不安份。
曹操惱火時,真的想大開殺戒,然而又克製下來。
便是有英雄之怒,也得待時而殺人,若無故而殺,隻恐戰前失心。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同時,與呂布的關係也很微妙,不能與徐州翻臉是肯定的,但同樣的,試探與消滅也少不了。
這與現代也是一樣的,外交是外交,譴責是譴責,就是兩國開戰了,哪怕前線打起來了,外交還是會握手相笑而麵對媒體拍照的,這並不矛盾。
政治局勢本身,其實就是複雜的。一般哪怕戰場上你死我活了,外交上,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殺外交使者的。
哪怕外交上也吵的你死我活。
有時候,這關係就複雜到戰場上刺探橫飛,相互關押,情報也都相互宰殺對方這種狠辣之境。
然而外交上,今天能吵的不可開交,明天就能笑的合不攏嘴。
政治本身就具有兩麵性,甚至多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