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壟斷紙業稅收源(2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294 字 9個月前

呂布聽的似懂非懂。

司馬懿卻是似笑非笑,就是一網打儘,什麼錢都想賺唄。

說起來,也是做了善事,什麼為了天下著想,其實就是為了賣紙,賣書,征得土地,戰爭本身,撫民於田地,其實也是為了收稅。

家天下,在她手上,倒是創造了另一個層次似的。

司馬懿想一想也是哭笑不得。

呂布道:“是為了賣更多的紙和書,所以,才普及教育,多開書院的意思?!”

陳宮點首。

“可是這紙廠,早晚要被人所攻破,會有彆的紙廠啊,”呂布不解道:“不準彆人開?!”

“哪有這般的事,與糧種一樣,任開便是,隻要向衙門交涉,交足稅,不犯法,就是好事。”陳宮道。

“唔。”呂布聽了若有所思。

司馬懿似笑非笑的,在那已經笑的不成了。

他發現陳宮這人也挺有意思。

“這印刷廠的技術也是壟斷的?!”司馬懿道。

“是,這是**印刷,目前隻有徐州有,想必也能保持十年以上的壟斷吧。”陳宮對司馬懿道:“不然以一小小的徐州,又總是免農稅,若無錢糧來源,又怎麼支撐得起這麼龐大的軍費開支,以及內治文治的建設,甚至安撫如此多的流民等諸事呢?!這稅收從今年開始,最大的來處,便是這紙廠和印刷廠……”

“這書賣的好嗎?!”呂布道。

“好,怎麼不好?!教育一普及,書院一多開,學子多來,考試科目又多,不知道有多少買書去抄寫,去讀的,甚至還有商賈買了去外地的。都是盈利。”陳宮道:“正是因為供不應求,所以那些世家才會亂來,多加班,又不給與工人加工錢,才會出這麼大的亂子,現在整治好,以後就正規多了……”

“原來如此。”呂布道:“那些人,的確不是東西。”怕是知道這紙廠與印刷廠是個大錢簍子,所以是生了貪心,胡作非為了。

司馬懿笑道:“難怪徐州士子在此處極為自由。”舍不得驅走一個呢,便是天天有罵呂布父女的,也不趕走。

這些人,都是買書人,便是買了書回去抄寫的,也得買紙不是?!

隻要在徐州生活,都得花錢,花錢就有了消費,有了消費,就會產生利潤,商家有利潤會交稅,這錢,就源源不斷的活起來了……

所以,哪怕徐州弄這個基業,是真的極為艱難,這陳宮也硬是把它們給運轉起來了。

這陳宮與許汜是真人才!

以前倒沒看出來這陳宮除了打仗有急智,是個好手以外,原來在財政運作上,也有高招。深藏不露啊。也是個錢簍子……

司馬懿深以為,這紙廠與印刷廠其實還沒有發揮更大的價值,它更大的價值在於商賈的運作,與販賣到各地所產生的附加的更多的利益輸送。

將來,這裡所產生的利潤會更多。

怪不得徐州用了重兵把守。便是有重兵把守,這些世家之人,還是亂來,弄了這麼大的事來,可見這些徐州士族的土著,真的眼皮子淺。

這紙廠與印刷廠,必須得規範起來。

看了一會兒,又問了問工人的工作時間等,這才出來。

陳宮道:“徐州第三處來源便是販鹽,隻是鹽廠不在此,徐州近海,因此多是海鹽,因為許都中原之處有礦鹽,因此徐州之鹽,多販往草原一帶售賣,帶回來羊毛,牛馬,羊等物,以及錢糧等,這鹽業,算是稅收來源之一,雖量不豐,卻勝在穩定……”

古代鹽,礦鐵,農業是根本,這個原因就在於此處,就是因為穩。一旦這個不穩了,差不多世道也亂了!

司馬懿道:“徐州建業不久,而在短短不到兩年內,積累至此,創基至此,公台與眾人皆功不可沒!”

“徐州根基淺薄,然而,勝有數人巧手,積累至此,如今仲達加入,將來的徐州會更輝煌。”陳宮道:“仲達陪著主公在外吃風受苦,而宮等人所為,不過是守護後方,所仰仗之基業,還是要依賴前線,若論功,將來仲達所擔之責,所累之功,遠勝在宮之上!”

司馬懿道:“公台謙虛了,若論此番築基所為,懿所為,如何能與公台相比,在前線,也多為仰賴主公之勇而已,遠不及公台,從無到有,從有到高之功也!”

這兩人商業互吹起來,還無比的認真。

至於兩人心裡怎麼想就不好說了。

隻是呂布卻信以為真,笑道:“吾有公台,又有仲達,前後皆有大功也!”

陳宮與司馬懿一笑,道:“主公所言極是!”

兩人互視一眼,露出老狐狸般的看不出深意的笑。

然後又去看了農田,以及城外的民居,皆是新建,人群聚集地也越來越多,村落很多,路也修了不少條,當然不如現代用什麼石頭去修,都是土路,還有田梗小路,四通八達,都是各村自己修的,種的地也層次分明。

然後又去看了養豬廠,以及山上散落的苜蓿帶,荒野上種植的草,和割下來要售出的供給馬吃的草,以及豆渣餅等最下級的加工作坊。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