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個高傲的人,突然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向天下認錯,這是何等的勇氣,這又是何等的謙虛啊,這知錯就改,不正是宣揚的正義本身嗎?!
誇,有點不想誇,但罵,也罵不出來,那就罵袁紹吧……
所以,此幾乎是最強的反擊,天下嘩然。
就連司馬徽都有點驚訝,道:“溫侯若硬扛,罵回去,未必有此之效。此書,是真正的大智慧!公台書絕之淩厲,鋒芒,可見一斑!”
劉琦心裡也挺欣慰的。父親受辱,他是擔心的,此時呂布哪怕隻是策略舊的考慮才出此書,可是終究是為了劉表說話,他總是高興的。
“蒯良寄了信來,”劉琦原先聽說劉表被氣病了,心急如焚,直到蒯良的信來,他才鬆了一口氣,父親與其說是真病,不如說是借袁紹之怒,趁勢病了,也是博取同情之意。
而這,正成了呂布攻擊袁紹,讓袁紹犯了天下之怒的最好的刀鋒。
這世上的事,就是這麼妙,誰能想到?!
現在所有的刀鋒罵聲全朝著袁紹去了。誰又能想到呢?!
劉琦欲將信與司馬徽看,司馬徽卻推了推,笑道:“不用看,徽心中有數!”
對於老師審時度勢的本事,劉琦是心服口服的,道:“老師果然猜到了嗎?!”
“景升兄看到了袁紹的暴強野蠻無禮,又看了劉玄德的異心,然後看到你發的檄文,他自是受刺激,但也利於他看清荊州的局勢,或者說,不得不麵對現實,這現實是他以前絕不肯承認的,這一次確實是幻想破滅了,所以有了最終的應對。”司馬徽道。
天下的事是殘酷的,這有壞處,其實對劉表,也是好處。原先的他,是想著自己身子不行了,兒子們都不能臨危受命,擔當大任,保住荊州,所以就存了將荊州給劉備的心,意思是心疼荊州百姓遭殃啊,可是他看到了劉備想要荊州,卻不隻是想要荊州的心,劉備真的會為荊州拚赴全力嗎,不可能,他看到了野心,所有一切全破滅,看到了人性,這種暮年無力再改變的殘酷,是真的殘酷。
所以他有了妥協。做了最後的抉擇。
這在史上的時候,劉表是一直有幻想心存著的,從未像如今這樣殘酷的清醒過。
劉表到老年才清醒,這是悲哀之處,但同樣的,卻也是幸運之處。
劉琦便十分自責,先前發了檄,卻聽到父親病了的消息,他心裡的滋味,可想而知,哪怕藐良來信說是裝的,他也不能免責三分。
這是做為兒子的本能和教養,這些年積累的君子修養。
君子的修養是什麼,是不會隻看到利弊和好處,還有本心的內心的自省。
劉琦對此事是有責任的,也是自責的。而這,同樣也是君子該擔當的內省與重量。
“劉景升的應對是你,他最終選擇了徐州,選擇了你為荊州的繼承者,更選擇了你身後的呂氏父女!”司馬徽道:“趁機而病,不發一言,便是對袁紹最有效的反擊。”
他無需說話,天下義士自有為他道不公者。這就是劉表這些年的仁德的力量。無論他是不是太守舊,固步自封,他也終究是一個真正的仁主,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荊州的百姓的。
這樣的人,也該有人為他說話!
而現在呂布發了聲,天下有不滿袁紹者,也紛紛發書譴責袁紹。新一輪的罵戰升起來了,從文士之間,到了各諸侯之間。
曹操首當其衝,劉備跟在後,紛紛發書譴責袁紹,為劉表道不平。除了孫策沉默以外,其餘人等,幾乎能發的都發了。
一時之勢是什麼,仿佛袁紹公了公敵,猶如當年的董卓。
這就是呂嫻與呂布的厲害之處了。
現在征伐袁紹成了義舉,除暴安良,安撫仁德似的!
這份敏銳,司馬徽是真的服了呂嫻。果決,承擔,勇敢!順勢而為的那種對勢的敏銳。
“景升一病,此是讓蔡氏與劉備相爭的最好時機啊,”司馬徽道:“你父親已經在為你輔路了。而荊州最大的敵人,是江東,這一點是需要依賴徐州之力,去護佑的,也就是你。所以蒯良必寫信來徐,同樣的,也會發書與陳登,借力,引二強相鬥,同時倚力共防守江東。”
劉琦此時已經五體投地了,道:“琦與老師相比,還稚嫩。全被老師料中矣!”
“你父親並未親寫信,然後蒯良既有明確的信來,便是你父親之意了,此次便是呂布為他說了話,以他的尊嚴和倔強,也絕不肯親自寫信來的,”司馬徽道:“他畢竟是一州之牧,有他立身的驕傲,絕不允許臣服於人,可他默認了你,選擇了你,歸附徐州。琦兒,你父親是個仁德之主,他對荊州有著卓越的不可取代的仁懷,他永遠是個值得敬重的強者。他把荊州托付在你手上了,一切,全是由你與蒯良主張。蒯良是他身邊最可信重的謀臣,他將此生一切,都交到你身上了,切莫辜負!”
劉琦紅著眼眶,鄭重的點了點頭,道:“琦,定承父誌,與蒯良共議荊州之事,絕不叫荊州有失!琦雖無能,定為徐州效微薄之能,不負忠孝義也。”
徐州大軍出征了。
天下人都在罵袁紹。
罵的他像是董卓一樣。
這般局勢,就連蒯良也沒想到。
而廣陵陳登已收到了蒯良的信,心中微喜,誰不知道蒯良的信,代表的就是劉表的意思,若是以往的局勢時,收到這信,陳登必疑五分,或是看看這天下的局勢,劉表的立場和末路,陳登已信了九分。
拆信看過,也就是說,大戰之時,孫策必要進兵廣陵的了。
或者說,諸葛必寫信與孫策,叫他趁機攻打廣陵。
其實不用寫信,孫策也一定會這麼做。
現在劉表病了,孫策若又卷兵重來,那麼蔡氏與劉備必有一番爭殺。兩人一爭,荊州必危,孫策呢,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蒯良的意思是借廣陵的手,來相互倚勢保住荊州了,這等於就是把荊州送到了徐州手裡,而能不能守得住,就看徐州有沒有這個本事,這是個考驗。
陳登心中微喜,笑了一下,道:“這個劉景升還有點意思,考驗徐州的意思嗎,會不會全力保荊州之意?!”
他心腹的謀士歎道:“劉表也是大義人也。他之本意是,誰能保住荊州,荊州就是誰的!”為了荊州,可以委屈自己,劉表這個人,確實是真正的仁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