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連夜出營尋險道(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355 字 9個月前

“極好。”呂嫻道:“曹操想要僵守,我便催他戰,他要急戰,我便要僵守,我就拖著他,這個時候,誰能先發製人,不被人牽著鼻子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萬不能失去先機。”

“是。”禰衡應下。

很快臧霸與趙雲都回來了,臧霸稟道:“附近已設下哨崗,定時換崗,以盯動靜,現下暫無不妥。”

軍事上的事就是這樣,講究的不是當下,而是時間差,也就是說,現在查著沒有問題,卻絕不會輕忽大意而再不設防了,所以行軍之途中,有些話不能說死。把話輕易說死的人,都顯得極為輕率。

呂嫻點點頭,道:“父親的大軍離我們還不遠,理論上來說,曹操不至於對咱們如何。”

這也隻是理論,雖說是大概率不會發生,可是呂嫻也不會把話說死。

軍情大事,是真的不能臆斷。

有時候仗打起來,打的是莫名其妙的戰役多的是,誰知道曹操會不會要奇襲。這一次的大戰,表麵上看是曹呂二方同攻袁紹,其實大家夥兒心裡都清楚,這是一種三方局勢。說變就變的三方局勢。盟友相互插刀的事多了去了。所謂的盟,在利益與局勢麵前什麼都不是。

再者就算曹操暫時沒有這方麵的打算,但是有時候陣營裡的分歧也是現實存在的,也就是哪一個將軍想不通,違背曹操的意誌,先打一通呂嫻的軍隊再說,這種事也是現實可能會發生的。

頭腦擺布不了四肢的事多的是,便是曹操有時候也不能完全控製這麼多人。有叛的,有無軍令而先下令打仗的,這種事屢見不鮮。

所以,呂嫻絕不會天真的以為這裡的意誌是與現代她屬於的那個時代一樣,上級對下級有著絕對的控製領導權。

在這裡,她要是敢這麼想,早死透了。

說到這兗州與呂布的仇恨,那簡直就是能書寫厚厚一撂,有那麼幾個偏激的恨呂布恨到能罔顧曹操意誌的,隻恐也多的是……

當然,也有牆頭草,左右擺的,更有想要投降呂布的,這種人數,隻恐最多,都在觀望最多。

像這種人,你一旦贏了,這些人招招手,基本都降了。但是你若落難,他們能不落井下石就不錯,絕不會去搭救你的。所以,千萬彆指望他們能救命,浪費感情。當然這種,是常情,也沒必要責難,隻是,將生死關頭之際的希望放在這類人身上,是絕不可行的,也絕不能倚重的。

臧霸點點頭,道:“霸會小心防備,以備不測。”

呂嫻道:“先用飯,再談事。”

外麵已經升了火,兵士們分批吃飯了,因天冷,今天還有熱騰騰的湯供應,就是現成的水煮開,然後灑一把乾菜碎進去,放一點油鹽,便是湯了,在外行軍打仗,也就這個條件,說要現代那種也不可能。若擱現代,好歹還能灑點蔥花與雞蛋。但這時代,新鮮菜是運輸不便,雞蛋更甚。

能有熱騰騰的湯都是意外驚喜,軍士們喝的很高興。

呂嫻也不挑嘴,四人對坐吃飯,都是行軍之人,飯量也是大的,在座除了禰衡不怎麼能吃以外,呂嫻,趙雲,臧霸三個是極能吃的。

禰衡舉止斯文,但這三個用飯也不算粗魯。

一時吃畢,呂嫻才道:“子龍,我看看你的袖口。”

趙雲不解,卻還是伸了過來,雙手都伸了過來,像要上手銬似的,乖的不得了。呂嫻有點樂,伸手看了看他身上棉衣的厚度,道:“行軍可冷?!”

趙雲道:“並不曾冷。”

“若無帳蓬,在這冷天野外夜宿,可能受得住?!”呂嫻道。

趙雲眼睛一亮,道:“可是女公子有任務部下?行軍在外,豈能說苦累,隻要女公子吩咐,再冷也會克服。還請示下。”

呂嫻道:“非我不忍也,而是,子龍先鋒營皆是精銳,我雖欲用此刀,卻不欲刀卷刃。精銳培養不易,而用奇襲之計,本就舍棄輜重,隻帶少量水與乾糧而奔襲完成任務,這其中的苦處,又豈是一言可以庇之?!昔年霍去病年紀輕輕就去世,未必與他常奇襲舍命無關係。”

奇襲之計,一般是很少用的,多數是在草原之類的地方,地廣人稀的地方用的較多,多數都在關外。

而關外更是艱苦,為了速度快,一路上精銳營必須得馬不停蹄,基本上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隻睡兩個小時這種,馬垮了,人也跟著垮了,所以奇襲之計,基本上都是以自身的犧牲為代價,去奪得一線先機。

然而呂嫻之所以這麼說,就是想要糾正趙雲的這個念頭,她雖要出其不意的去攻打袁尚,但不是要把精銳營給折掉的,也不是為了一口氣而端掉他們。

其實呂嫻就是想把水攪渾,去騷擾一下。

但趙雲是個實誠孩子,不跟他說明白,他真個的能往死裡打,不顧自己性命的這種。

趙雲聽了,便道:“雲並不嫌累。”

“一時之累,可以忍耐,但是這個風雪天氣,會要人命,”呂嫻道:“子龍,來。”

趙雲跟著她到了豎著的地圖前,呂嫻指著地圖上她勾勒出來的紅線,道:“你帶五千人連夜從小徑度過這山隘,然後直抵官渡,越過曹仁大軍,去端掉袁尚的先鋒營,但是不必急戰,也無需死戰,而是能燒就燒,能端幾個是幾個,等袁尚主力集合而追來,你便撤退,去曹仁軍中賴下,他必保先鋒營,屆時我大軍在後,也會跟上來,此計不在於滅袁尚主力,而是激怒袁尚,可已分明?!所以不需要死戰,保存體力與實力,子龍之才,在大戰上,不可為此一小計而消耗太甚。”

趙雲聽明白了,道:“意在騷擾,激怒袁尚與曹仁對陣?!”

“不錯,”呂嫻道:“取小徑去,必不能帶上多少輜重,一旦糧絕,厚著臉皮,去尋曹仁借,他若不借,就把事給鬨大,去罵陣。且看他是忍耐,還是不要臉真不給……”

禰衡聽的扭過頭去,有點想笑。這是耍無賴行徑啊。

不得不說,還真頗有幾分意思,隻是難為了這趙雲,這一位,禰衡是看出來極為清正不阿的一人,要他去罵陣討糧,唔……難以想象這個畫麵。

趙雲卻是正統的戰將,一切策略都是戰時策略,身在其任,便要在職,因此聽了便道:“雲領命。”

“屆時可能有變,天氣若拖我大軍後腿,我與宣高或許不能及時趕到,倘若曹仁執意不給你糧,”呂嫻道:“也不必忍著餓等我們,可去截道而上,直取白馬城去搶糧吃了再說。”

趙雲應下了。意思叫他隨機應變,不要白白的等著。萬一呂嫻沒有及時到的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