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1 / 2)

三國呂布之女 real覓爾 7627 字 9個月前

,最快更新三國呂布之女最新章節!

如此之時,曹操是他唯一的後路,他隻能往曹操處躲了。這個時候,去哪兒都有被殺的風險,還不如去向曹操請罪。

他賭曹操不至於殺他失人心。雖不會殺他,但也會罰,不然不能服眾。

然而,以後,在諸侯之間,怕是再也沒有他張繡的名字了。

那曹操老謀深算,肯不肯再用他,都是未知數。

他帶著五百餘兵,狼狽的逃竄回許都去了。

呂布大醉,酣睡一場,整個人都是透著懶洋洋的姿態,像吃飽喝足了的大老虎,老虎雖凶猛,卻並不嗜殺,暴躁期過後,現在隻剩下悠然得閒的樣子。

等他出帳視察工作的時候,營中早已經有條不紊的將後續工作都整理結束了。

司馬懿看他這德性,估計是能老實好一陣。

不過呂布還是惦記著張繡的下落,口口聲聲一定要逮住追回與之算帳。

司馬懿勸道:“窮寇莫追啊,主公。張繡已是窮途末路,羽翼儘斷,實不宜再趕儘殺絕,都說人之將死,也會得到同情,倘若主公一直死咬不放,天下不譴責他背信棄義,反而會責怪主公不休不饒,不留人活路,實不宜人心。此戰,威足以,但切不可再過度,否則便會變成天下人懼了。如今威已加,正是宜揚德施恩之時,此方是正道。”

呂布聽了,想了想,道:“軍師所言甚是,那便依軍師之計。這張繡,布且饒他一回,不追也罷。”

“那懿便將追兵撤回……”其實司馬懿根本就沒怎麼派追兵,追著玩玩而已。張繡若是死了,後果很嚴重。

呂布以前吃過的名聲的虧,又得重蹈覆轍一遍。

呂布就應了,又道:“隻是又該如何施恩揚德?!”

“當發書天下,為此事正言,主公,此是懿所書之書,主公若無異議,便廣發各郡了……”司馬懿將手稿遞與他。

呂布忙接來看過,寫的是什麼呢,是說呂曹聯盟,本為伐袁而盟,既有義在先,呂布好心宴請張繡,他卻趁機引呂布離營,而襲呂營之後,實背義叛盟之舉也,然後聲討了一遍,等於是鞭了張繡的名聲的屍,然後又說了一遍,他如此挑釁,呂布自當反擊給與教訓,因斷其羽翼,但念在其是曹操先鋒,兩營有盟之大義上,實不該因小義而傷大義,因此,給了教訓,卻將張繡放跑了,一切自由曹操作主便是,後麵便是套話一堆,複述的一遍徐州發兵是為正義,為天下大事發兵,擊張繡是節生生枝,也本不該,隻是欺到營前,不得不為雲雲……

呂布看的好笑,道:“放跑?!”

“不錯,天下人隻會念主公不傷張繡之恩,而不害主公斷其羽翼之利也,主公雖不想放走他,但此書發過後,天下皆以為張繡之活,是主公所與也,”司馬懿道:“這是釜底抽薪之計,以後張繡再無任何臉麵,與機會了。曹操不會再重用他,天下也會同情他,而同情一個戰將,此將雖生,卻已與死無異!”

呂布不明覺厲,被忽悠的舒坦了,道:“布明白了,這是將他能活的功勞算在布的身上。”

司馬懿道:“既是盟友,此等小人,自當交由曹操處置,這話,也是客氣,無可厚非。”

“厲害啊,”呂布看著這書,讚歎不已的道:“還是文士厲害,昔日嫻兒曾說,宣傳是很重要的,原來如此。在這種事上,先發製人極重要!”

“主公英明,正是此理。”司馬懿道:“張繡之事,主公以後不必再惦記。他畢竟是曹操的人,若是死在主公手上,不妥。既為盟友,現在尚不為敵。倘若張繡真有再複用之機,那時懿再助主公斬之不遲,隻是眼下,不妥。”

呂布思忖了一下,氣也消了,道:“也罷了,與他這種小人計較什麼?!張繡到處咬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他在曹操手上,隻恐曹操也不會安心,這種人用著有刺,一不小心就紮著自己的手。背叛曹操,是他的本性。”

“確實是本性。用之不記其恩,不用則招其怨。”司馬懿道。

呂布經過這一番話,果然不惦記了,道:“便以此書發出。”

司馬懿鬆了一口氣,怕他還要亂跑,便道:“當此之時,還是要安撫兵士為要,更是戰前操練,更該嚴謹,各營都須主公激勵軍心,趁勝而鼓勵,可令我軍信心倍增,還請主公不可鬆懈。”

“自當如此!”呂布道:“布無事,正好練兵。”

司馬懿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了。

這貨大約是能消停很久。若是能一直這麼乖就好了。

呂布真的很老實的去練兵了,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是沒再出去亂跑,叫司馬懿操心。

也更因此,反而確實增添了威嚴,而減少了兗州對他的恐懼。

立了功勞本是好事,若是這個時候還要出去耀武揚威,得能把整個兗州嚇破膽。嚇到倒沒事,最麻煩的事在於,人一旦生懼,就不會真正的臣服,而會防備,甚至防備之中,更添點勇氣,分寸就是這種感覺,過了度,就反而激起他們的反抗欲。

這樣子不多不少剛剛好。

司馬懿的書發出以後,兗州各城鎮是首先接到的,因此,倒有點疑慮,同時也有點猜疑,見呂布確實是再沒有彆的動靜,才真正的放下心來。

也更因此,反而為了自求安穩,也不惹事,甚至又送了糧草與書來。

這麼一大股勢力盤鋸在這個地帶,他們若是真的能完全不在意,那才真是瘋了。

因此,既然沒有多大的威懾,便上供點糧草,以求相安無事,哪怕隻是自欺欺人的安慰。

呂布見兗州各城鎮的人如此識趣,還是挺高興的,一個勁的誇司馬懿智謀過人,這些糧草斷斷續續的送來,雖說看著確實是不算多,但是,這個加起來的總量,就不得了,而且以後便是長久的送來,一點點的,一次次的,可是個長期的事務。

呂布確實是挺服司馬懿的,因此也沒惹亂,隻聽話的沒去人家城牆下溜達。

然而,沒去,才真正的達到了震懾人心的效果。

司馬懿心裡有數的,他的領導班子也是心裡有數的,幕賓小聲道:“軍師,不戰而屈人之兵,蓋如此也,將來,書幾封,兗州不必全部用兵,卻能征服大部分。少數,拎出來打服,整個兗州便全在主公手中了。”

司馬懿卻慎重,道:“未全部接手,不可自負!”

眾人更加心服,道:“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