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三國呂布之女最新章節!
箭速度快,所以發箭會有破空之聲,一般受過訓練的人,是能聽出後背的襲箭聲音的。
然而槍擲在空中並無有音,可關羽就是有一種敏銳的天生的感覺,竟是迅速的離位,可能是為了躲箭矢的常規行為,卻避過了這要命的一槍。
在戰場之上,身為主將,交戰之時不能總是定點定位,開戰之際,若不跑位奔位,很快成為目標。尤其是防不勝防的冷箭。
一旦你成為這個標準位置,是很可能被射穿的。就是死的冤。一般隻有戰場小白才不知道要跑位,不要定點。
因為你武藝再強,能擋過一箭,避過一箭,但能擋得過所有箭嗎?!尤其是隻盯著你這個目標而來的箭。
當然,亂箭那是另外一種情況。
但是關羽就是很多戰將明顯的做法,跑位,不要定點,很危險,開戰之時,情況複雜,一旦被人定位,弓箭營的人一旦以你為目標,很難逃得脫。
那槍沿著馬蹄插下去,竟直入半竿,可見用力之深!馬雖未受傷,卻顯然受了驚,前蹄揚起。
關羽單手勒馬,忍著傷口之痛,未受傷的右手,已拖刀將那槍橫砍而去,半截入入地裡,半截已然被青龍刀砍了個粉碎炸出老遠!
那馬才緩了過來。
關羽對此勢,完全麵不改色,見取呂青不得,沉著臉,驅馬拖刀再次奔向馬超。
馬超已然往此來,一雙眼睛銳利如豹,直盯著關羽,恨不得吃了他似的!
他手上已是沒有武器了。
呂青目測了距離,將鐵錘往馬超那邊狠狠一扔,鐵錘很重,是不可能像鉛球那種拋物線形式落地的,它是直直往下那種。
馬超頭都不抬,眼也隻盯著關羽,人卻側出馬一側,彎腰,伸手拎到鐵錘柄,然後與呂青擦肩過去,直奔關羽,一麵還嫌呂青礙事,道:“此處不用你,回陣去!”
呂青自然從善如流。他也看出來了,這裡沒他什麼事,除非嫌活的太長。
非要留下來,除了礙事,還會毫無用處。連助翼都是敵不過的。
這可真是紮心了。
呂青飛一般的回了陣,也有點哭笑不得。
他擅弓箭,遠攻,排兵布陣,掌控全局,以及在於迅速敏捷,反應過人。但是若說臨陣對戰,他就真的是弱處!
打死也比不過馬超和關羽這種級彆的。
龐統見他麵無憤色,心裡倒是挺欣賞他。這小子真利落,馬超就是不叫他回來,他也知道沒自己啥事,一點不猶豫的回來了。並且毫無愧色,仿佛理所應當。這一份為將者的從容,是最最難得的坦蕩。
對陣最怕的就是那種逞強鬥狠比勇,卻偏偏隻會為對方送人頭的,那簡直了。隻會連累到己方士氣被對方壓陣。
不僅毫無用處,還喪士氣。
像呂青這種不逞勇,拎得清的戰將,真的是少有的了!
二人也沒有說話,因為場上馬超直奔關羽,鐵錘拎起,狠狠的朝著青龍刀上錘去!像打鐵似的!那個狠勁!
鐵錘力重,關羽拎刀擋,扯到身上傷口,也是麵色難看。
馬超像暴走了一樣,一錘錘住,再起一錘,後退,再起一錘,三錘直震的關羽手發麻,虎口處微抖擅狠。
而錘錘皆在刀刃或刀側上,這樣下去,就算青龍刀是重兵器,也會被錘斷!
關羽儼然是吃了一驚的。
一開始看馬超使槍,隻以為是力巧型,現在才知道,這人是以重取重,以巧取命。也就是說,一般武將,與他戰,他隻用巧力,就能取勝。要人性命,直擊要害既可。
但這個不得巧時,他也有蠻力!而且力並不弱!
鐵錘與長纓槍之間的差彆其實很大,使槍在於身手一定要迅敏,在敵不察之間,來不及反應之時,直擊要害。一招就著。
可是鐵錘是另外一個體係的力量型,那幾乎一定要有蠻力,才能甩得動。
而馬超,使鐵錘也甩如飛,十分自如。
也就是說,他兼得兩樣。
關羽便知道此人是天生的武將,也有天賦之人。
西涼馬氏之後,果然名不虛傳。小小年紀,竟如此用兵,已然超出普通戰將極多!
關羽撤後,避其鋒芒,策馬繞圈,再圖時機而伺殺之。馬超追!
這邊劉備也都看的驚歎呆了,不禁撫掌道:“若得此將,此去巴蜀,更不愁也!”
顯然是眼饞加呆滯。因為少有能與關羽對敵者,世間除了一個呂布病態的強以外,關羽是幾乎沒遇到過什麼對手。他是倨傲,居高臨下的。
而馬超的出現,是意外,也是出乎他的意料,正所謂強中更有強中手,麵對如此力將,劉備本就是渴才如命之人,如何會不眼饞?!
因此竟是朗聲道:“馬孟起,備素聞馬氏一門是忠良之後,世代為漢卿公侯,備雖不才,亦是中山靖王之後,既都為忠良,何不與備共舉漢室?!儘忠義於漢天子?!何必在此糾結,與賊為伍?!呂氏之人,臭名昭著,馬氏本是卿良,何必與賊為伍亂自身之名,汙世家之穢?!惹天下人笑,笑忠義落汙泥?!孟起,可知之?!”
馬超聽了,哧笑一聲,哪裡肯理他?!
若是得空,他也會回斥回去,隻是眼下,一心要追殺關羽,竟當劉備之言為耳旁風!
劉備見馬超不答,也無慢下馬的意思,便道:“馬氏世代漢卿,汝父馬騰更是漢臣,為漢戍邊久矣,忠義名滿天下。何苦與賊為伍,讓人不齒?!何不與備共舉義事,誅漢賊,忠天子?!”
馬超忍無可忍,頭也不回的大喝一聲,道:“超世家之後,不事販席織履之徒為天下笑!本是公侯,豈事白衣?!大耳賊休得在吾麵前哄抬,待我殺得關莽夫,再來殺汝!”
劉備一聽,便知道此子難以約束,又如此自大,不屑於己,心中也戚戚然。這個人,既然如此難以約束,與其要了他難束猛虎,還不如不要也罷。
隻是聽著他這等輕視之言,劉備心裡也是不高興的。
但是怎麼說呢,他劉備聽過的輕視之言還少嗎?!
聽的久了,不高興歸不高興,他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政治家,心中雖怒,卻是喜怒不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