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個人如此之強,被徐州所得,所用,將來,必為勁敵。
本來呂布一人,便已經是難以想象的壓力和力量了。再加上馬超。這天下……
劉備心中憂慮,看著馬超與關羽在大戰,一直在尋思著對策。此人,身邊又有龐統鋪佐,將來恐怕……
龐統早聽見劉備之言,此時回道:“劉使君不必為馬孟起費心,馬氏自有忠義,棄小忠而保大忠,棄小義而保大義!此之忠義,非汝可知也!”
這話說的能氣死人。隻差指著鼻子罵劉備是小忠義,不是大忠義了。
劉備豈能高興?!
劉備卻笑言道:“小忠義不存,大忠義何附?!徐州未有忠義之根基,將來,必損根基,再有業,也是空中樓閣是也……龐統先生,素聞汝名久也,奈何明珠暗投?!”
龐統微微一笑,道:“人自有誌,非使君可知也!”
劉備笑了一下,知道這個人也是招攬不來的了,便不再言語。心中隱憂,麵上卻不顯。
這二人若都為呂嫻死忠,將來……
馬超的鐵錘是很狂的,幾乎是用著蠻力再追錘關羽的大刀。
青龍刀就算是重兵器,也耐不住如此鐵錘的打壓。就好像再利害的剪刀也耐不住石頭的錘打,這不是武力值的差異,而是兵器之間也如生態鏈或是說是五行關係,相生相克。
扁形之物,最怕的就是這種重物的打壓,會斷,會卷刃變形,所以這鐵錘給關羽的壓力是巨大的,再加上又有傷在身,鐵錘每每一震,他每每一擋,這虎口和手臂都會出現發麻的情況。
關羽心知再這樣下去,必要在這廝身上吃虧!
他倒是想借機斬殺馬超,奈何這廝身手矯健靈活,他每每欲斬,皆被馬超避過。
關羽知道這廝的厲害。厲害在於,自小武藝熟練,很多殺伐都是有套路的,他既熟能生巧的避開危機,又有長久訓練以後的耳聰目明,敏捷的反應能力。
隻要關羽一擋,他都能避過,也就是說他已經勘破了自己的套路。
關羽的汗也沿著額頭和後背落下來了。
再這樣下去,怕得相克。而且久戰不利,因此關羽打了個幌子,便退後道:“汝等速護兄長走!”
劉備一聽,便知道關羽快到極限了,惦記他的傷勢,更怕他有閃失,道:“雲長,不必戀戰,與吾一道走!”
“我押後,兄長速走!”關羽喝道。
一時劉營中人,立即護著劉備撤退。劉備速退,唯恐走的不快,連累了關羽受製。
不過他還是不忘回頭高聲道:“將來坑馬超者,必是龐統;殺呂氏父女者,必是馬超!不義之人聚集一處,必相噬殺而不能生也。天不存忠義,必叫聚食而儘滅之。猶不見當年丁原董卓呂布三人為蠱乎?!汝等也是效此類也!我言在此,汝等棄義之人,必遭天譴,不得好死!”
一般現代罵人不得好死,都是罵人的氣話。
但在這個時代,不得好死這種話,是罵人的氣話,更是一種詛咒和願報,不是出於義憤,而是出於一種看人作死的那種局外人的觀點。在這個時代說這話的人,一般都是局外人。統稱為智者。
這個話,好聽嗎!?鬼都知道不中聽。馬超一聽,反正是氣炸了,喝罵道:“……劉備匹夫,汝最是虛仁假義,賣弄仁義之徒,敢詛咒我也?!”
說罷便要去追殺,關羽哪容他來追殺,忙堵住馬超廝殺。
馬超是殺紅了眼,氣到爆炸,恨不得撕了劉備。
龐統與呂青聽了,卻是對視一眼,麵上無怒,心中卻對劉備這個人,十分的忌憚。
為什麼?!
因為他真的堪為英雄,這個手腕,雖有點不齒,但是大麵上說,確實是沒錯的。因為呂布就是不乾淨,以前洗不乾淨,當然罵的人永遠不會少。
但劉備強就強在於,他現在說出這個話的目的是什麼?!
是願咒此事,預示著此事會發生。
而目的就在於,廢掉馬超與呂氏之間相合的可能性!
他在借機殺人,並且不見血,一言而崩此盟關係。
幾乎是明示了馬氏與呂氏之間的相似之處,以及不容之處。以及輪回宿命。
這話何止是明麵上的刀鋒見骨啊,真正見血的是長久的以後,當天下人知道這話以後,就會看到馬氏與呂氏之間的相似和不容!
也就是說馬超與呂布的性情很像,戰力很像,但同樣都是不被忠孝禮義約束的人,這樣的人,拿什麼去真正的約束他,他必效呂布後塵……殺義父,輕易背叛。
這是斷馬超的路了。就算不殺,呂氏也防著他。
劉備的話毒就毒在這,馬超也不是傻子,他聽出來了!
簡直是氣到失智,見劉備被人簇擁著護著走了,大罵道:“劉備為忠義,不從劉備者皆不為忠義,忠義是汝劉備一人之奴乎?!不殺汝,誓不為人!”
這邊呂青見劉備要跑,揮師率著軍隊狂奔追殺,龐統帶著西涼騎兵也都跟上廝殺去了。
然後就是蔡瑁的大軍早在外圍將劉營的人殺了個結結實實,血流成河,此時三軍一合,飛一般的追殺劉備。
關羽趁機撤退,馬超狂追不止。
郭娘子率著軍隊趕到堵殺,一時之間,血流成河,哀叫遍野。
關劉二人回的消息諸葛亮已知,忙安排後續撤退事宜。此時保陣是不可能保得住了。
兵力雖少,但也能周轉撤退,一時相合,火速狂奔奪命。
追兵三軍合一,追殺的血流成河。竟將劉備的主力滅了個近九成。
劉備何止用狼狽來形容?!那是惶惶奔如喪家之犬。
然而馬超是猶不解氣,恨不得吃了劉備才肯甘心。
憑白被這般詛咒,哪個肯高興?!
或者說是預言,哪個又能真正的不在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