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點頭,道:“我現在就去!”
蒯良送他出去,見他往前院去了,便自行往外事處去。
陳宮早在等他,見劉琦來到,忙親自出來迎進了內院,劉琦心裡挺忐忑的,說明了來意。
陳宮笑道:“真是有默契,宮也正在等公子。荊州有變,劉景升有危,身為人子,當速回去,方是孝道!”
劉琦心中感動,也不笨,他知道,謀士之間是有默契的,對局勢也是有把握的,這一點就是陳宮與蒯良的默契,所以一個叫他來,一個在這等。這般姿態,就是一個儀式。一個正式倚托與求取助力的儀式。
劉琦也不會說多少的場麵話,隻是表了一番心意,又將劉表留下的東西給陳宮看,然後說了一番牽掛劉表和荊州的意思。說的雖然乾巴巴的,但確實是不失為一腔赤誠。
陳宮心裡挺感慨的,這孩子,是真實誠啊!想說點冠冕堂皇的話,也說的乾巴巴的,嘴巴雖不麻利,然而,卻是一等一的赤子之心。
時機到了,也確實是要送他們回去了。
陳宮道:“必遣人送公子與蒯子柔先往郭娘子處,一旦荊州有所變故,郭娘子必一力護送公子回荊州。”也許還能來得及送上一送劉表。隻是想見最後一麵,卻未必是來得及了。
劉琦感激莫名,得了句準話,心裡一下子就鬆懈了。然後說了願留下文書之意。
陳宮卻哈哈大笑,道:“文書約以諸侯,本是為約不忠之人所用,而公子又何以至此?!況且公子與女公子是何情義?!有義在先,何必多此一舉,非要約以書信?!宮絕不敢自作主張,倒叫女公子責怪。琦公子也萬萬不可如此。弄的如此生份,反為不美!難道有此之義,徐州上下還信不過公子嗎?!”
劉琦一怔,隨即大為感動,鄭重的恨不得掏心掏肺道:“……琦對女公子之義,之約,隻要不死,必將不負!”
“公子隻勿忘女公子對公子之情義,足已!”陳宮道。
劉琦點了點頭。
“出發將即,恐怕將來見麵之日少矣,琦公子不妨去書院拜彆水鏡……”陳宮道,“要快些做準備了。”
劉琦的確有些意,便匆匆告彆,帶著東西到書院去了。
等人一走,陳宮身邊的從事官道:“……也許約以信約,更妥當些!就怕將來失信,徐州所謀劃的豈不是都打了水漂?!”
陳宮道:“約以書信,的確是常事。落於紙麵,劉琦的性格是不會多心。可是,莫忘了還有一個蒯良。琦公子對徐州的感情是不必說的,可是蒯良不同。若如此死氣平常的如尋常諸侯間事以待,恐怕會讓此人多心呐!”
“這……”從事官道:“相爺所言雖有理!可是,就怕將來無以佐證,事有大變故,如何是好?!”
陳宮道:“……徐州強,則諸侯從之附之,徐州弱,既便有書為約,諸侯也必將叛之!自強,才是最終之道。這才是女公子留下來的最終的道理。汝等以為,書約真的能約束得住人嗎?!”
眾人想了想,道:“約束得住人的終究是強弱之勢,以及人心中的道義!如今亂世,與戰國略同,戰國時常有早約晚叛之事,十分常見。”
“強勢生忌憚,道義生忠誠,這才是真正的人心之道!”陳宮歎道:“若是女公子在此,也會如此。劉琦性情如今看著,是不會有變故。就算將來有所變故。不過是攻伐之而已!但至少那時候是能騰得出手來收拾了!現在,借劉琦穩固荊州之勢,不倒向江東,便是利我徐州之處,當此之時,當以人心為重,怎麼能簽這紙書,而失卻人心呢?!這才是正理!”
眾人點首,深以為然。也就坦然了。
想一想,這陳宮的確是有道理的。一,就算是白紙黑字,想賴帳的人就能賴得掉,它的存在,未必是有用的。這種諸侯之間的事又沒有法庭可以裁斷。到最後弄不好,還是要打的。既是如此,這一種未必有意義。二,真正能讓人生忌憚,要臉麵的,未必是這種東西,而是強大,強大了,所有人都得生出忌憚之心,就算是野心勃勃的人,也得夾起尾巴做人,古之常理。
所以,又何必非要簽這種勞什子的東西呢?!
到了陳宮這種地步,他根本就不信這個。
真的當天下的大事,隻以為是什麼守約簽合同的形式,那就太天真了!
陳宮不天真,相反很是老辣。落於紙麵,終究讓這件事定性為利益的事,反而失算了!
劉琦能主動來簽,是表明了臣附的態度,是讓徐州放心的意思,但陳宮不能真的一字一句的真的落到紙麵上。況且這種東西傳出去了,也未必好聽!
為了利益而助劉琦,呂氏父女傳出去的名聲就是貪。
而為了情義而助劉琦,呂氏父女傳出去的名聲就是重情重義。
怎麼能一樣呢?!
這什麼約信,未必是保證,真翻臉的時候,它可能反而是把柄!
為叛利益而討伐,可能名聲未必中聽。
而為負情久而討伐之,才是真的名正言順。
陳宮以為,他現在還是頗有幾分如劉備般的虛情假義的真傳的!
就是腦子很秀的感覺。很清明,一點也不糊塗。看事也看長遠。不隻顧眼前。甚至是為了長期的利益而能擔風險,可以犧牲短期的利益的。
這就是,他真正的融入骨子裡的東西!
隨著徐州的勢力的水漲船高,其實陳宮的眼界也遠超從前!
主要還是考慮的東西不一樣了。
以前的他,不得不顧眼前的生死,而必須要考慮到呂布的得失,根本沒辦法去想長遠。因為那個時候,不考慮眼前,馬上就沒有生路了。
那個時候,哪比得上現在的從容不迫?!智計長遠,籌謀千裡的睿智?!
蒯良來了外事處,剛下馬車,賈詡竟早在門外帶著人親迎。
蒯良毫無驚訝,隻是覺得此人真的是個妙人!大抵也是因為都是會看局勢的一流謀士,所以有些默契,真的是不用言明就了然於胸。
賈詡當然是知道蒯良的來意,蒯良來徐州後,陳宮與賈詡都一直未見。而現在,勢已至此,劉琦必須要走了的時候,蒯良來,就是為劉琦的以後,為荊州爭取到最大的利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