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犯罪分析(1 / 2)

由於本就有些警官跟在黑澤銀後麵,黑澤銀就直接挑了一個眼熟的刑警詢問。

“你問其他人啊?”年輕刑警托著下巴思索了一會兒,“除你之外,還有三個人,具體細節我也不太清楚。”

“不用細節,告訴我名字就可以了。”黑澤銀回答。

“中野辛,木村哲也,高橋洋子。你問這個乾什麼?有什麼線索了嗎?”如今日本已經很少有人不知道黑澤銀的某些推理能力不輸給某些專業偵探了——畢竟他曾屢次趕在警方前破案還甚至去頂替凶手罪名,所以這位刑警有這樣的看法也不奇怪,“如果想到什麼關鍵,請一定要及時告訴我們。”

“嗯,有些猜測,等我理出頭緒來再跟你們說。謝謝警官先生的幫助。”黑澤銀在紙上寫下了那三個人名。

他在書店裡找了一個位置坐下,麵前攤開了一張紙,不時看看左手拿著的手機,右手在紙上寫下一行行字跡。

青池見黑澤銀沒直接離開,忍不住又湊了過來,趴在旁邊看黑澤銀寫東西。

“你……寫的什麼東西?怎麼感覺把事情複雜化了?”青池上二看半天沒看清楚黑澤銀到底寫了什麼,但他還是會抓敏感詞的,“你懷疑這連環殺人案不是一個人犯下的?那張紙是有人後來放上去的?”

黑澤銀點頭:“我注意到了這個案件存在一些彆扭的地方。你閒著沒事乾的話,幫我整理一下資料。”

青池比了一個“OK”的手勢。然後他就在幫忙的途中,看著黑澤銀寫在紙上的思路,也漸漸有了頭緒。

假設這起案件真的是由一個《軌跡與詭計》一書的超級粉絲提前破案後犯下,那麼特意留下“Moat”這條紙樣看似是在致敬那本書的作者,其實是最大敗筆。

這本書的犯罪手法其實沒什麼稀奇,最大的特點就是製造了意外的假象,可如今的模擬犯罪卻留下紙條撤去假象,揭曉他殺的真相,給警方留下保護第三個受害者的時間——如果前兩個案件不是發生在同一時段的話,凶手這種行為也可以解釋成故意引人矚目。但前兩個案件是在黑澤銀從雪山彆墅出來後同時被報道的,就證明這兩起案件的時間差沒有多少。

當然,現在這種情況也可以解釋成連續犯下兩個案件使得這連環殺人案和《軌跡與詭計》這本書的契合度更高,造成更大的社會轟動。

如果是嘩眾取寵的凶手取犯罪,黑澤銀自然是懶得管,因為凶手的犯罪目的是引起注意這種垃圾欲望,他挑人的話肯定挑有名氣的人,但太有名了而且危險度高的死亡記者凶手一般不會不知好歹去挑釁的,他的目標隻可能在其他人那裡。而這些目標基本上都有警察保護,第三單這個凶手基本是乾不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