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除了名角嫣之美,這裡的琴師鼓手也是一級棒。
昆曲打擊樂器也稱“武場”,最具有鮮明的戲曲音樂風格,它品種繁多,演奏技巧相當豐富。小鑼(敲擊後尾音略上揚)、大鑼(敲擊後尾音略下落)、鐃撥(清脆鏗鏘)、小堂鼓和大堂鼓等,都屬於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
它們通常是節奏性的樂器,每樣樂器都可以獨立演奏或組合演奏,對烘托音樂氣氛、強調戲劇情節或加強音樂的表現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昆曲表演中,打擊樂組的樂手都能看懂板鼓演奏者豐富多變的手勢暗示,這種暗示指揮程式,俗稱“點子”,昆曲鑼鼓點子多達百餘種。
鑼鼓組合程式的口訣又稱為“鑼鼓經”,熟記並領會了板鼓演奏者的各種指揮暗示圖式,大家就能心領神會地瞬間改變演奏的組合樣式;或獨奏或合奏。獨奏如斯邊、叫板、回頭等,合奏如四擊頭、急急風、水底魚等,演奏時的節奏、速度、音量、情緒也隨著“點子”和手勢的變化而變化。或和風細雨、或金戈鐵馬,大千世界萬千氣象均在。
北境也有地方戲,陳妠一小也是喜歡這些戲的“武場”,還能非常嫻熟地玩荸薺鼓。
荸薺鼓也是北境當地一種極富特色的打擊鼓,外形似荸薺而得名。兩腿支撐將鼓置於懷中,(因此,也叫懷鼓)以兩根或單根竹簽敲擊鼓心,聲音比單皮鼓小很多,也較沉悶,“哆哆、洛洛、嘟洛”聲是常見音響。傳統藝人都掌握以單簽“撚、搓”技巧為演奏方法,聽來更具特色韻味。
既然他好這,到了京裡,怎麼不得來瞧瞧皇城特色。覲見完老梅,換了裝就被詹則接來了曉月樓,想聽聽戲,見識見識這京裡的“武場”和他們北境到底有何不同。
曉月樓並不大,
中間是戲台子,三麵小二樓是雅座,一間一間隔著,挺注意**,不過對向可就有時候能瞧見,所以一般人都會垂下白紗簾子。
然而,此時陳妠的正對麵,白紗簾子並未完全放下,而且這個女孩兒倚在窗欄邊坐著,一腿盤著,她右手套著水袖,百無聊賴輕輕舞著,
她右後站著個男孩兒,兩手捧著托盤,托盤裡堆著各種簪呀釵呀步搖等發飾,
她對麵還立著個已經扮上“貴妃”模樣的人,對她畢恭畢敬,一件件頭飾往發上試,你是聽不清他們說什麼的,但是就是明白這人在問“好看麼,可以麼,”
她也不動手,就是有時候擺擺水袖,瞧一眼“貴妃”的發飾,好看就笑,不好看就嘟嘴。
一會兒,“貴妃”出去了,
再待她把臉轉過來,跟著,她身後捧著托盤的男孩兒也扭臉過來——陳妠沒在意,他一邊的詹則倒叫起來,“那不是!——”陳妠看他一眼,他直點著對麵,“就是那天我開槍救了的那小兩口!”
陳妠這才又瞧去,卻,燈光漸漸暗了下來,樓下的大戲要開幕了,
再接著一看哇,
陳妠也莞爾,
剛好主持人激動介紹到,“有請嫣老板!”
上台後被熱烈叫好鼓掌、先鞠躬致謝的角兒,不正是剛才對麵的“貴妃”嗎!,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