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新的世界(1 / 2)

姬唐 喬木兮有思 7441 字 11個月前

“不論是早期西方的神話、古希臘哲學,還是我們的周易、道德經、論語等等,都是因為文字才得以代代相傳。

否則我們人永遠有一個極限,那就是我們的壽命,我們一生中所懂的東西也僅僅隻有數百個月所經曆的東西,我們仍是未開化的愚人。”

姬鬆的開場白很獨特,讓人耳目一新。

是啊人生何其短暫,短短的數十年李要是從無到有的學習能學到多少東西?

“因為有了文字,經驗,智慧,感悟參會得以傳承,沒有書籍和文字作為載體,我們或許現在還在商周時代,甚至是三皇五帝的部落時代。”

姬鬆沒有說野人或者猴子時代,要是他敢這麼說,必定今日是走著進來躺著出去。

古人崇拜祖先,他這麼說豈不是在說你先人是猴子變的?那時候不被打死就算不錯了,所以隻能委婉一點。

“如果說我看得比彆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姬鬆說完,隻見眾人若有所思

“我們隻有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走的更遠。一代比一代強,而書籍就是我們的階梯,是走向更偉大的工具。”

“自古開國都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亡國逃不出皇權旁落,或世族權臣臨朝,如曹魏、北魏,或外戚宦官勾結,如:西漢、東漢、蜀漢、北周。或藩王武將擁兵自重,如西晉東晉,改革失敗,急功近利,利益分配不均,如前隋。”

姬鬆不管眾人臉色,今日既然說了,那就敞開大膽的說。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是臣對史書的看法。”

“在西方,有一部《聖經》,上麵就有這麼一句話。‘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發生過的事情必然重複發生!’這句話的意思是事物改變的是表象,本質都沒變。就比如古今萬事,不管怎麼變,但其實無論權力爭奪、戰爭等等本質上的目的都和幾千年前沒有任何差彆。

事物的本質是不變的,所以古代人的本性與現在沒有分彆,我們現在的體會,曆史上的人都有過,這也是曆史的價值。”

“正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當我們遇到不可思議的事情時,不必慌張,翻開書籍,或許我們想要的辦法就在其中。”

姬鬆所言所有人都有種撥開雲霧的感覺,有些事情不是不明白,而總是雲裡霧裡的,但今日姬鬆卻將其總結出來。

“不是我姬鬆聰明,更不是我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本事。而是很多事情都有著根源。就如耬車。”

他苦笑道:“六腳耬車在西漢時期就有了,但世人卻以為是我姬鬆所發明創造,臣何其厚顏?造紙術在西漢也出現了,但之所以不曾有過太大的改進,一是有人不願意看到紙張大規模傳播出去,二來有人將其製造技術嚴格封存,根本就沒想過再做改進,或者是改進了也不願拿出來,擔心引起覬覦。”

“大家看看現在,本公當初的造紙術技術被泄密了嗎?沒有,但為何在短短時間內大唐就湧現出了一大批能製造可以正常使用的紙張?”

眾人一愣,這件事他們還真沒多想。

但想在想來確實蹊蹺處頗多,造紙術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為何數百年間無人做到?現在卻在大唐推出合格紙張後,短時間內不少人都湧現出來了?

仔細一想,這其中恐怕有著他們不知道的事情啊!

更大的可能就是他們早已有了製造合格紙張的技術,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曾拿出來。

造紙術他們見過,工序之複雜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沒有大量的工匠和雄厚的錢財支撐,加上不斷試驗材料的時間,根本就不是短時間能做出來的。

“曲轅犁其實更適合南方長江以南的地方,水稻的種植早南方早已開始,而曲轅犁的就是為此準備的,其實在此之前在南方已經有人使用這種犁。或許是不願公開,或許是傳播慢,使之不能快速傳播到其他地方。”

“水車說是我姬鬆發明更是笑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就有了此類發明,更是運用到了打造兵器上。隻是由於戰亂原因,加上墨家從西漢開始消失,這才不曾留下來,讓我姬鬆撿了個便宜!”

麵對姬鬆的自嘲,沒有人去指責他。

因為沒有姬鬆的推廣,關中何以開拓百萬畝耕地?大唐何以增加數千萬畝耕地?而這些都是姬氏帶來的。

雖然不是他發明的,但他卻是將其帶到世人麵前的,有了這點,那就是天大的功績。

“臣之所以說這麼多,就是想說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大唐數千年有著太多的東西。隻是由於一些原因消失在了世人麵前,但卻在一些書籍上有記載。沒有書籍的記載,就是這東西放在我們麵前我們也不知道他是乾嘛用的。”

“書的存在,使得我們傳承有序,有了前人的經驗和得失。我們才會在今後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因為前人已經為莪們篩選出了最佳的途經。”

最後姬鬆笑道:“我姬氏藏書,除了一些族內不能公開的書籍,大多都是對外公開的。不管是學子還是販夫走卒,隻要一心想學,我豈能拒之門外?”

“大家要是想看,書就在那裡。加上太子殿下的《貞觀大典》馬上就要完成定稿。到時候這本書才是我大唐最為精華的部分,大家千萬不可錯過啊!”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姬鬆最後竟然為太子殿下的書打起的廣告。雖然之前也看過一些,但畢竟都是走馬觀花,心思根本就不在這上麵。

現在他們卻想著是不是想辦法給自己家也弄一套出來?就算自己沒心思看,傳家也不錯啊,這可是舉全國治之力,十多年才完成的書籍,絕對是中原數千年最精華的書籍。

於是,大家都眼巴巴地看向皇帝,這讓李世民很是不爽,就好像自家剛養成的閨女被一群糙漢子惦記一樣,彆提多鬱悶了。

“大家要是想要也行,但書稿珍貴,是不能給你們的。”

聽到皇帝拒絕眾人都露出了不甘的神色,但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卻是讓他們大喜過望。

“但朕給你們抄書的機會,但抄書隻能是你們自己本人,或者是自己人。能抄多少是你們的本事,另外有一些書籍不易公開,就恕朕不能給你們了。”

這下大家放心了,至於不能公開的,就是擺在他們麵前他們也不敢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