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啟程!(2 / 2)

姬唐 喬木兮有思 9519 字 2024-05-14

“閉嘴!聽我說!”

看到劉仁軌著急的模樣,姬鬆直言道:“我走後你精簡出一些精銳留在此處駐紮,記住,海峽一遍連接大陸,一邊是三佛齊大島,這兩邊你們都要派人去清理。”

“要想再次立足,就不要心存仁慈,這裡的人開化程度不高,都是些寡廉鮮恥之徒,必不可信任!”

“在大島上你可以建立城池,從中原吸引百姓來此定居,隻要穩步發展不出十年,此處必然為大唐所得。至於大陸方麵可以扶持當地土著,但重要的兵權和權利要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決不能給他們半點機會!”

“再有!”

他有些遲疑,但很快就堅定道:“此處不比中原,此地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他必然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事絕對少不。”

“所以,你要激發移民百姓的血氣,給他們更大的權利。不然光憑借軍隊鎮壓是不長久的,哪日要是水師大敗,百姓又無自保之力,他們必然會被屠殺殆儘,我們所作的一切都將付諸東流!”

“隻有百姓能憑借自身實力再次立足,哪怕有日我水師作戰不利,這裡也一時半會兒丟不了。”

“還有.............”

這一夜姬鬆說了很多,先是劉仁軌,隨後沉臻,張樟等人也來了。他在此夜做出眾多的部署,以及今後再此地政策。

這要是在中原他敢這麼乾,早就不知杯彈劾都少次了。要是嚴重點,說他圖謀不軌都不算冤枉他。

但這裡是剛開辟的領地,在朝廷重臣沒有意識到此地的重要性之前,他必須為此地打下根基,要是等朝廷那些遵循聖人之言的人到來,恐怕有事聖人那一套。

後世華人群體的事實證明,那一套在海外擴展中是行不通的。沒有鐵血的手腕,沒有弱肉強食的心,在這裡隻會成為彆人眼中的肥羊,任人宰割!

不想成為不收割,那就成為收割者。

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一切都是建立在實力之上。隻有自身強大了,才會讓人忌憚,不敢輕易出手。

之後,他再次接見了諸多世家的代表,告訴他們。此地乃是大唐的自留地,任何人膽敢對此地出手,就要做好迎接大唐怒火的準備!

勿謂言之不預也!

他不管這些人會不會真的去遵守這條規矩,但他自信,隻要他還在一日,這些人就彆想得逞!

他們守不住這裡,這不是他妄言,而是沒有大唐在後麵支撐任何一個實力都守不住這裡。更大的可能,他們會因為此處的巨大的利益互相征伐,最後便宜外人!

所以,自始至終他都沒想過將此處交給世家!

.............................

翌日清晨!

一夜未睡的他剛走出大帳就看到早已等候多時的張成。

“郕公您這是..........”

看到姬鬆疲憊的樣子張成大吃一驚!

“大總管昨晚一夜都在處理事情,所以..........”

劉仁軌還意外張成生氣了,他連忙解釋道。

“一夜未睡?”

張成怒氣勃發,指著眾人大罵道:“你等到底是何居心?啊!郕公都成了這個樣子,你們竟然還敢讓他如此操勞?你們是嫌他活的太長了還是怎麼的?”

“這......我等..........”

眾人想要解釋什麼,卻被姬鬆一道煩躁的聲音打斷!

“張公公,你過了!”

張成一愣,辯解道:“我.......”

“好了,準備出發吧!”

想到回長安,他心裡就一陣煩躁。

要是有可能,他真想在此了此殘生算逑。回去?嗬嗬!等回去必然各種試探接連而來,算計,陰謀等等,真是煩透了!

等走到港口,知道今日大總管要走的消息,所有人都在港口聚集。他們沉默不語,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姬鬆登上回長安的艦船。

這次回去他會帶上三百艘戰艦以及部分傷員先行回去,剩下的則需要待上一段時間,等朝廷任命下來,才能回家!

姬鬆回轉輪椅,朝眾將士高聲道:“諸位,我們長安再見!”

“恭送大總管回家!”

劉仁軌率先單膝跪地大聲道。

“我等恭送大總管回家!”

數萬人齊聲呐喊,好似要將天上的浮雲衝散一般,響徹這片海域。身處島嶼陸地上的土著更是嚇的麵無人色...........

崖州!

這日,長孫無忌聯袂耿國公馮盎登臨崖州。

早已得到消息的馮智戴親自前來迎接。

“見過父親,見過趙國公!”

馮盎點了點頭,長孫無忌卻笑道:“沒想到賢侄竟然驚此地治理的如此繁華?要是不親眼見到老夫怕是還以為來到明州,等回到長安沒老夫必定向陛下為你請功,隻要是有才之人,有功之人朝廷必然不會薄待的。”

馮智戴一愣,但很快笑道:“小侄哪有如此打的本事,不過是拾人牙慧,有高人指點罷了,當不得趙國公讚譽!”

長孫無忌一頓,驚訝道:“竟是如此?那不知是何人?竟然有次能耐?不知賢侄可否引薦?”

馮智戴和馮盎對視一眼,看了眼長孫無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怎麼?難道老夫說的不對?”

長張無忌有些惱怒,但到底是長期身居高位,這點涵養還是有的。隻是今日這父子倆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來,這事不算完!

“哈哈哈!趙國公真是.......”

馮盎笑道:“趙國公想想,在大唐,經營一道上小兒能接觸到的還能有誰?”

看著笑吟吟地馮盎,長孫無忌一愣,隨即想到什麼,道:“是姬鬆?”

“不是郕公還能有誰?”

馮智戴有些感慨道:“當初成功南下之際,曾在小侄治下停留一段時間。當看到此地後,曾言此地北連大陸,麵對南海,不說其他,就是作為中轉之用,也能賺的盆滿缽滿。要是能建立起自身的優勢產業,必將能在將來的大航海中分得一杯羹!”

“於是,小侄就在此地大建港口,梳理海路航道,建立大量存儲貨物的貨棧。您還彆說,短短一年時間就初見成效。這次郕公在南海大勝,世家之人在海外的開拓再次發力,可以預見,將來這裡必然會更加繁榮!不敢說和明州登州相比,但要是有其一般,那也是我嶺南的福音啊!”

說起這個馮智戴簡直對姬鬆佩服的五體投地,幾句話就讓這裡發出心的生機。不但如此,他為此深入鄉裡,尋找和作為商品的當地特產。你還彆說,還就真的找到幾樣。

此地鄉民有采珠的手藝,凡是在適當時節,他們就會深入海底采取珍珠,這東西在長安勳貴中可是難道的寶物、

還有當地適合農作物生長,種植稻米更是一年三季。加上海南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畝產也很高。所以,這裡的糧食根本就吃不完。

糧食吃不完怎麼辦?難道任由在地裡腐爛不成?這要是被中原的百姓知道,那還不得罵死他們馮氏?

所以,他就將多餘的糧食買到中原,雖然利潤不高,但勝在量大,還可持續。每年都能獲得不菲的財富!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當地獨有的特產,隻要打開銷路,海南一地想要富裕將不再是問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