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進攻伴隨著敵軍後陣悠長的號角聲開始了,塔爾堡中負責指揮第二輪防禦戰的還是奧多,作為守城一方,敵我兵力懸殊不到三倍,敵軍又沒有充足的戰前準備,甚至連攻城器械都缺乏,這樣的城堡攻防戰於守方更有力,所以熟悉塔爾堡防禦體係的奧多應該能應付這次進攻。
不過從敵軍的狀態和目前的時間來看,傑弗瑞男爵顯然是想在第二次攻城中一舉拿下外牆,所以亞特再也沒有抱臂觀望了,他帶著兩個作為預備力量的小隊在內堡中磨矛礪劍,做著隨時加入防禦戰的準備。
塔爾堡外牆上,奧多在幾處可能出現敵軍登城木梯的地方都增派了至少兩個人防守,若是一旦確定敵軍登城的位置,周圍垛口的守兵也將馳援;外牆下一直躲著的勞役和農奴也被挑選了三五個膽氣稍足的上到走道戰位上拋扔擂石。
敵軍第二波攻城的步驟和第一波試探攻擊差不多,最先發難的是後陣的十幾個弓箭手遠程拋射了幾輪輕箭,試圖擾亂外牆垛口後麵守軍的秩序,但是這次奧多吸取了教訓,當一輪輕箭飄飛過來的時候,負責持盾掩護的士兵及時雙手各持一麵盾牌頂到了自己和作戰士兵的頭頂,而箭塔中的弓弩手也在幾位射術稍佳的指揮官(哨騎)指導下調整了射擊的角度,這次射出的輕箭明顯比上次遠了不少,儘管失了準頭,但是卻能穩穩的飄到敵軍弓箭手的頭上,這樣不對等的拋射儘管不會給敵軍弓箭手造成實質性的死傷,但是居高臨下的俯射和居下朝上的仰射帶來的差距讓敵軍弓箭手在幾輪對射中始終處於下風。
不過敵軍負責指揮弓箭手的一個擅射騎士也及時調整了弓箭手的攻擊策略,他將十五個弓箭手分散到了五六處角度刁鑽的位置。這些位置距離塔爾堡更近更便於抵近射擊堡牆上的守軍,但卻是堡牆上箭塔的射擊死角,以箭塔中弓弩手的射術在如此零散的範圍和刁鑽的角度想要射中城下的敵軍弓箭手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當敵軍弓箭手散開以後,外牆箭塔中的弓弩手也乾脆停止了射擊,把箭矢留給即將登城的敵兵……
“傑弗瑞男爵有令,凡登上堡牆的士兵,一律賞錢五十芬尼;殺敵一人,賞錢一百芬尼;率先攻占外牆的小隊,賞一千芬尼!”塔爾堡堡門前的斜坡下,一個騎著戰馬的藍袍騎士立在馬背上扯著嗓子對進攻的士兵吼道。
金錢的魅力是永恒的,當塔爾堡堡牆下的敵兵聽見了後方飄來的銀幣“香味”之後,霎時如吃了猛藥般的激動,口裡不停的嘶吼著號音,扛盾抬梯的步伐也快了許多。
塔爾堡外牆上,卡紮克正在身旁士兵持盾掩護下舉起手中的步弓朝著城下的零散弓箭手射擊,這些家夥在遭受兩邊箭塔的幾輪俯射之後分散開來射擊牆頭的守軍。卡紮克是幾個小隊指揮官中射術比較好的一個,他已經瞄準了外牆正門左翼六十餘步外的一個敵軍弓箭手,這個家夥總是躲在箭塔射擊死角,時不時朝外牆上射來一箭,牆上的士兵已經有一個被射中了頭,若不是僥幸有鐵盔護著,這個守兵肯定會被當場射殺。
卡紮克將頭輕輕往垛口上靠了靠,瞄了一眼那個敵軍弓箭手,隻見這個家夥手中的弓箭正在朝卡紮克右側的一個士兵瞄準,步弓弓弦已經開始拉引。卡紮克沒有遲疑,操起手中的步弓抽出一支菱頭重箭搭上弓弦便開始引弦,敵軍弓箭手沒有注意到堡牆上垛口處伸出的一支箭矢,隻是專心地瞄準城頭上一個守兵的脖子。就在這個敵軍弓箭手拉滿弓弦的立刻待發的時候,不料堡牆另一邊的垛口裡卻突然射來一支重箭,敵軍弓箭手還不及收弓躲避,那隻菱頭重箭便一下子飛躥而來,咬住了敵軍弓箭手的右臂,巨大的衝勢將這個家夥一下子推摔倒在地......
卡紮克剛剛放下步弓,一架木梯便搭上了他麵前的外牆垛口,接著就傳來了一旁奧多“準備接戰”的嘶吼聲。
卡紮克扔下步弓,對身邊的幾個士兵命道:“所有人準備迎戰!叉拍杆!”
說罷就帶著身旁掩護的士兵操起了放在地上的叉拍杆,試圖合力將搭上牆頭的木梯推下去,但是敵人改進後的木梯傾斜角度更小、更為牢固不易推翻,接連試了幾次都無法推翻木梯,而此時木梯上兩個身披皮甲手持圓盾長劍的敵兵已經登上了木梯,開始往牆頭方向攀爬。
“長矛!盾陣!”奧多的嘶吼聲響起。
隨著奧多一聲令下,外牆垛口各處的士兵都集中到了那四架木梯搭牆的地方,基本上每個敵兵登城處都有五名守城士兵在垛口左右兩側列陣等著。
圖巴作為任職最晚的小隊指揮官,資曆最淺戰績平平,但是他的各方能力都比較均衡,在第一波試探性攻擊中,也隻有他負責的牆段自始至終都沒有讓敵兵接近牆頭。
“將長矛伸出垛口橫掃!”圖巴指揮身旁的士兵將一根十英尺的長矛直接伸出垛口。
那個持盾爬上來的敵兵眼看就要靠近垛口,正待舉起圓盾格擋正麵刺來的矛尖,卻不料對麵的長矛根本沒打算直刺,而是虛晃一下之後改為橫向猛掃過來,敵兵護住了正麵,長矛卻是從右側猛掃過來,木梯上的士兵沒有防備側翼的襲擊,右側猛受一擊,腳步不穩,直接被拍下了木梯,栽到堡牆下摔得背過氣......
塔爾堡左翼箭塔中,四個弓弩手齊齊對準了靠近箭塔的一架木梯上的登城敵兵,在一個臨時擔任指揮的弓弩手命令下,四支輕箭一齊朝著那名敵兵射去,如此短的距離,如此大的目標,加上四支同時瞄準的箭矢,四聲“嘣”響過後,那名敵軍身中兩箭摔下木梯一命嗚呼,四名弓弩手又開始集中瞄準另一架木梯上當先的一個敵兵。
這是亞特根據第一輪攻擊經驗改進後的射擊方式,箭塔中的弓弩手們射術卻實不佳,若是每個人負責一個目標興許一個都彆想射中,但是若四個人同時瞄準一個目標集中射擊,在如此短的距離內,想要一發不中都是困難的。在采取這種群射戰術之後,外牆兩邊的箭塔在敵軍登城後短短的半碗湯的時間裡就已經射死射傷了起碼四名敵軍......
經曆了短暫的虐殺,塔爾堡外牆正麵最慘烈的交鋒開始了。儘管守軍用長矛、叉拍不斷阻止敵兵登城,但是這些精銳的披甲步兵在金錢的推動和盔甲盾牌的掩護下還是不斷跳上堡牆。
不過守城一方仍然占據了優勢,每一個靠了登城木梯的垛口處都有四五個提盾持矛(劍)的士兵在駐守,守在垛口處的守軍或是三人一組形成盾陣,或是兩人一組交替掩護攻擊。隻要有敵兵順著木梯從垛口跳下來,那他立刻將同時麵對四五支長(短)矛或是長劍的攻擊,能防住上麵卻暴露了下麵,能躲開左翼刺來的短矛卻中了右翼砍來的長劍,加上有奧多、卡紮克和圖巴三位勇毅過人的指揮官親自操劍揮砍,跳上堡牆的敵兵基本上活不過三五個回合就被斬殺。
第三小隊第一組組長帕特斯是最早的巡境隊士兵之一,原本隻是普羅旺斯一個逃難的莊園護衛,在進入亞特的隊伍以後屢立戰功,升任戰鬥組組長並偶爾臨時擔任第三小隊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