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直播)(1 / 2)

【上官婉兒的墓,是在陝西鹹陽市渭城區北杜鎮鄧村發現的。在古代,這裡被稱為洪瀆原,是長安以北的高等級墓葬區。】

【開采之時,墓主人的身份撲朔迷離,直至看到墓誌,才揭曉墓主人的身份。】

【開采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每一步開采的發現,都遠遠超過了考古專家的最初設想。】

【這是五個天井的高規格墓,墓的墓道很長。一般來說,墓道越長則相應代表墓主人身份之高。專家開采到墓道的時候,也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

清寧宮內,王皇後坐不住了。

昭容是為二品,更莫說此人是上官婉兒,她當得五個天井。

隻是,這是被後人掘了墓?還是被後人盜了墓?

太極殿之前也是震驚一片。

“後人盜墓!”

“隻是……這天幕之上,人來人往的,大家都在看這方墓誌,不像是盜墓。”

“言之有理,盜墓賊都是為了錢財,如何會將這墓誌拿出來供人參觀。畢竟墓誌在盜墓賊的眼中,沒有陪葬品值錢呐。”

神音還在繼續。

【墓誌的出土,揭開了許多謎題,填補了史學界的空白,甚至於,出現了一些與正史記載相悖的內容。】

【這也許就是考古的意義,將真正的曆史抽盤剝繭一般展現在眾人的眼前,為曆史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據和證明。】

太極殿前的眾人看著天幕,明白了神音之話的意思。

“如此說來,這並非是後人將墓給盜了?”

“墓主人的墓誌銘,的確能記載許多東西。”

“若是為了將前人之功績千百代地流傳與後世,那此舉倒也並非是那倒行逆施之舉。”

此時,正在看著天幕的文人也都接受了這種說法。

他們熱切地看著天幕的畫麵。

隻是碑上細小的文字看不清晰,且天幕的畫麵時有晃動,周圍人群混雜。

這天幕能不能不要抖了!這周圍的人能不能不要在周圍晃悠啊!

他們想看到這墓誌上寫的是什麼啊!

這可是上官昭容的墓誌,他們此生,本隻能拜讀上官儀、上官婉兒的大作,無緣得見一麵,更莫說是身死之後的墓誌。

墓誌銘是對已逝斯人之悼念,序文記述逝去之人的世係、名字、爵位乃至生平事跡,後部分韻文,表達對逝者的讚頌悼念。

這是對逝去之人的評價。

而他們如今借助天幕,通過這篇墓誌銘,得以有幸得以從墓誌的言語之中,窺見那個驚才豔豔的巾幗宰相,生前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為讀書人,為學子,誰人不知上官?

文人之間競相效仿的上官體是第一個以個人命名的詩風稱號。上官父女二人,以一己之力,一改齊梁詩風的浮豔雕琢之風,辭藻大氣華麗,綺錯婉媚。

而如今,他們有緣得見上官昭容這個引領詩風之人的墓誌銘。

這如何能不令人動容!

動容的並非隻有文人,還有在朝的文武百官。

上官婉兒她不僅才情出眾,在世之時,更是手握權柄,那是滔天重權啊。

為官者誰人不眼熱此番權勢!

眾人之間,唯一不眼熱的隻有站在最前麵的李隆基。

他兩眼無神,內心惶惶,總覺得這天幕要說些什麼不好的話,但是他沒有證據。

毀墓之事,沒記錄在史,墓誌之上亦不可能出現,哪怕這天幕來自一千三百年的後代,也不會有人發現。

李隆基一邊心虛,一邊安慰自己。

沒事兒的,他們發現不了的。

【唐代的貴族墓葬會以壁畫來描繪墓主人生前的畫麵,壁畫越是精美,則越能證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考古專家認為,擁有五個天井的墓葬之中,也必然有著珍貴的壁畫。】

【假如能發現壁畫,那麼我們不僅能從中了解墓主人生前事跡,更是能了解古人的生活習慣以及當時的人文習俗。】

這下所有人的眼睛都冒光了。

是啊!壁畫!

他們本以為,借墓誌銘以瞻仰巾幗宰相生前事跡已然是萬幸了,但是現在天幕說什麼,天幕說,他們還有機會能看到壁畫!

五個天井的墓啊,那麼長的墓道啊,這得有多麼長的壁畫可以看啊!

他們無緣得見婉兒真容不要緊,他們有畫可以看呐!

這神跡若真的隻降臨這一次,那麼在他們之後,再無人再能親眼目睹婉兒的墓誌,無人能親眼目睹婉兒的墓中的壁畫!

皇室二品的昭容,生前還握有那樣的權柄,這該是怎樣精美又詳細的壁畫!

無論為官者還是讀書的平民百姓,此時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甚至將一雙眼睛都放亮了。

千年之後,既然能將墓誌銘展示給世人觀看,那麼這更為精美的壁畫,想必也應當一並展出的吧?

但神音接下來的話將每一個伸長脖子之人的希望都打碎了。

【可考古專家進去之後,僅能看到墓道灰撲撲的兩壁。】

【壁畫沒了。】

為官者和讀書人都愣住了。

壁畫沒了?

怎麼就能沒了呢?

他們如此期待這壁畫的現世,他們伸長著脖子眼睛都不眨地看著天幕,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結果天幕跟他們說,壁畫沒了?

天幕好像在逗他們玩?

是不是在墓誌銘被發現之前,就有盜墓賊把壁畫刮去了?!

一時之間,憤怒席卷每個人的胸腔。

沒有一刻能比現在,更讓他們厭惡盜墓之賊。

【究竟有沒有壁畫呢?是有的。考古專家在墓道的東西兩側發現了灰白塗層,這說明墓建之初,是有壁畫的。隻是等墓道完全開采出來之後,隻餘白灰與泥土的混雜物。】

【有人猜測,壁畫沒有被完全保存下來,是因為這裡原來是水澆地,隨著歲月變遷,朝代更迭,壁畫沒有被保存下來也是正常的。】

聽到這裡,百官深深歎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