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直播))(1 / 2)

沈佺期麵向西,手作舉杯模樣,像是遙遙與友人敬酒。

他沈佺期與宋之問之名,竟可以流傳後代,被千千萬萬的人記住。

他像是穿透了時光,於生死之中看著故人,喃喃道:“延清啊,你先一步去了,但是我,替你看到了。你的名字沒有留在史冊,但是你的詩,永遠永遠,都傳下去了。”

天幕之上,彈幕劃過。

【沈佺期和宋之問,好像沒那麼有名。】

【沒有名氣也沒關係啊,能在初唐有那番文學成就已經很棒了,他們畢竟沒有生在盛唐。】

【沈佺期和宋之問,並稱沈宋。】

【我還背過宋之問的詩!】

沈佺期看著天幕,欣慰地笑了。

太極宮殿前,一並欣慰笑著的,還有宰相張說。

於政治上,他無法與上官婉兒站在一處。

於文學之上,他永遠敬佩那個素手稱量天下文士的女子。

婉兒之才名,曆經千年,哪怕她鳳墓被毀棄,哪怕史冊含混模糊,都永永遠遠傳了下去。

千年之後,有千千萬萬的人,都記得上官婉兒。

【這裡補充一個軼事。婉兒在出生的時候,她的母親鄭氏夢到了一個巨人,手拿一把秤交給她,並對她說。“持此稱量天下士。”於是母親認為,這胎必然是男子了。結果出生之後才發現,這原來是個女子。於是周圍流言蜚語頓起,認為那夢是假的。】

彈幕又湧了上來。

【她能!】

【她當然能!】

【婉兒能稱!】

【素手稱量天下文士,我隻認婉兒。】

【婉兒她可以!】

【她的父母給她起名婉兒,是不是希望她像尋常女子一般溫婉恭順,賢良淑德?】

【這麼說,如果她一生都沒遭遇變故,那麼是不是就真的被圈在家中,泯然眾矣了?】

【或許她沒有因禍事被貶掖庭宮,也就得不到武則天提拔她的機遇了。】

【在古代被圈在家中,泯然眾矣的何止一人啊。】

【那些名字一直流傳到現代,被我們所熟知所記得的女子,應當是付出比尋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吧。】

【女子們理應得到更廣闊的天地。】

天幕神音繼續。

【婉兒身負才名,所以宰相張說整理了婉兒的詩集,並編撰成寫。我們一貫認為,這是當時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命宰相張說整理的。】

【大家都知道,李隆基於唐隆政變之中殺了上官婉兒。所以後人大多認為這是李隆基惜才之心。】

聽聞此言,李隆基滿意看了一眼張說。

他的大臣實在是會辦事情。

張說用眼睛看鼻子,就是不回看李隆基。

李隆基不在意,隻當是張說謙虛好了!

接著他又滿意看著天幕。

他就說,後世之人發現不了什麼。

的確是這樣,確如天幕所言!他是一個惜才的皇帝。

希望那些不知道藏在那個旮旯角的才子們,得知他惜才之名,都快快奔他而來。

神音很平靜,可是飛快彈出的彈幕不是那麼冷靜。

【婉兒的詩集跟李隆基沒關係!】

【婉兒的詩集那是太平公主收集的!】

【李隆基是小偷!】

【他就是想讓史官把自己寫的好聽一點。】

【礙於婉兒的名望強行挽尊是吧?】

【詭計多端,往自己臉上貼金。】

李隆基看著眼花繚亂的彈幕,被驚地倒退幾步。

他瞪直了眼睛,看著一條接著一條,層出不窮的言論。

她們這又是怎麼知道的?

【是的,婉兒的文集大概率是太平公主整理的。這也是一個與史書相悖的地方。根據《舊唐書·上官昭容傳》的記載:“玄宗令收其詩筆,撰成文集二十卷,令張說為之序。”因此大部分人認為,這是唐玄宗的惜才之心。】

【但張說卻在其詩集的序中說:“太平為婉兒收錄文集。”也就是說,真正為婉兒整理詩集的人,是當世尚且還在世的太平公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