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對著高力士齜牙咧嘴,雖未有言語,但意思已經明明白白表達出來了。
“怎麼回事兒,不是讓你悄悄地去把這事兒給辦了嗎?怎麼搞的後人全部都知道了!”
高力士急的滿頭大汗,他確實沒有聲張出去啊。
陛下吩咐了之後他就遣人快馬加鞭離開長安,往廣陵去了,如今人都在路上,哪裡能多嘴說些什麼呢。
高力士當即就要跪下。
李隆基揮揮手趕緊製止住。
你現在跪下不是直接就把我給暴露了嗎,暫且等等,還是得聽聽天幕怎麼說,萬一天幕隻是隨口一提,那他就順勢把此事揭過。
此時的倪若水聽到天幕說,宦官需要經過他所在的汴州,隻覺得一頭霧水。
人呢?他沒有看到人啊?
難不成這事情還沒有發生,或者是那些宦官尚且還在路上,還沒有到這裡?
隻是陛下費如此人力物力下江南,隻為了尋好看的鳥兒來賞玩,這實在非明君之舉。
勞民傷財不說,還容易讓陛下疏於朝政。
陛下登基滿打滿算,也才四年之久,如今正是發展民生的大好時機,如此時候,如何能把心思放在玩鳥兒上?
這成何體統。
倪若水想著想著,眉毛就皺了起來。
【要說這事本不算大事,一路若是順順利利,那鳥兒自然也沒有什麼差池地被送去長安。可壞就壞在尋鳥的宦官身上。】
【他們經過倪若水所在的汴州,頤氣指使,大爺一般要喝酒吃肉,完全不把倪若水放在眼裡,甚至拿替皇帝辦事兒這件事來壓他,說他不過一個敗落的小小刺史,已然被調離長安了,沒什麼出頭的機會,這輩子也就這樣了,還不如他們這些皇帝身邊伺候的宦官呢。】
[噗嗤,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些宦官是皇帝呢。]
[哈,他也想啊,但是他首先得有個把。]
[我其實很不能理解這種狐假虎威,真的不會尷尬嗎?]
[而且這個倪若水之後是要回到長安的啊,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去了。]
[這兩個宦官就是狗眼看人低。]
[我說那個李隆基也不行,要不是他想貪圖享樂,那群宦官也沒有這個機會狐假虎威。]
[前麵說的對,點了。]
李隆基當即眼睛噴火。
天幕又在說他又在說他!都賴那兩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狗奴才!
他就說,他悄悄行事怎麼會被發現?原來是有這個兩粒老鼠屎!
真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他想要尋鳥兒尚且還要思量再三才能下定決心,甚至連派人都不敢明目張膽,生怕被抓到什麼小辮子,這兩個人倒好!
他一個皇帝都沒能當上那吃肉喝酒的瀟灑大爺,這兩個宦官倒是先瀟灑上了。
到底誰才是皇帝?到底誰才是皇帝?
他才是皇帝啊!!
李隆基心酸又憤怒。
生氣的李隆基實在駭人,高力士“噗通”一聲直挺挺跪了下去:“陛下恕罪!”
李隆基氣的手抖:“再派人,跟上去,跟上去,快馬加鞭往汴州去,務必要在他們之前去到汴州!”
高力士連聲答應。
此時已離開長安城外的兩名宦官在客房睡得正香。
月明星稀,比燈還亮堂的月亮高高掛在天上,月光如探照燈,透過窗戶直直打進了客房裡,照在了宦官的屁股上。
兩個分住在兩間上等的客房,一個把屁股撅出了被子,一個把腿耷拉到了床下。
桌上杯盤狼藉,山珍海味堆了滿滿一桌子,每盤菜卻不過動了寥寥幾筷子。
睡
夢中的宦官咂咂嘴,對長安發生的一切都毫無所知。
汴州的倪若水在看到這話,眉頭間的褶皺隻增不減。
敗落的刺史?
回不去長安?
還不如宦官?
這是欺他辱他!他倪若水讓兩個宦官憑白給侮辱了!
他們什麼地位什麼身份?隻會獻媚的兩個狗腿子來他這裡擺起了譜。
他就坐在這裡,等他們過來,等他們來擺譜。
他勢必要將那譜一張張給撕爛,撕爛!
還有,那回不去長安是幾個意思?
詛咒他?
天幕可是說了,他不久後就能回長安,重新回到他的位置,這些狗腿子,蛆蠅一般讓人惡心!
倪若水漲紅著一張臉,反複吸氣呼氣,平複自己的內心。
他就在這裡等那兩個宦官到來,能讓那兩個蛆蟲在他管轄的汴州地界吃上一口肉,喝上一口酒,他倪若水三個字,就倒著寫!
宣政殿前,天幕還在繼續。
【我們剛剛說了,倪若水那是一心想回長安啊,從剛剛講的那“仙塵”之事中你們一定能了解他回長安的迫切心情了。他直接上諫了,說此時蝗災才過去沒多久,況且正是農忙的時候。陛下派人去找鳥隻供玩樂,這實在不妥,不是一個明君應當做的事情。況且,這事就是一個勞民傷財的事情,把鳥運到宮中,宮中要招一批宮人精心養鳥,把它們當祖宗一樣伺候著,這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不能夠計數。】
【此外,被派出去的使者要吃肉,這些鳥要吃肉,陛下您的百姓們能不能吃上肉尚且還不知道呢。這若是讓百姓看到了,肯定有“貴鳥賤人”的言論傳出來,更會有大量的百姓說,當人不如當鳥,皇帝不體恤百姓。陛下您若是能將鳳凰看成極為普通的鳥,把麒麟看成再普通不過的野獸,這才真正是天下的福氣啊!】
[哈哈哈哈哈,使者要吃肉,鳥要吃肉,我懷疑倪若水在內涵那兩個宦官。]
[真的,要我說,不僅僅是姚崇這張嘴皮子厲害,倪若水的也很不錯啊!]
[可能古代當官的都能言善辯吧。]
[那我要是穿越到古代,首先在嘴皮子這裡就被刷下去。]
[前麵你清醒一點,你首先需要參加科舉。]
[我說,李隆基這不能把倪若水給罰了吧?倪若水就是內涵了一下宦官,那兩個宦官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說到宦官,真的很想穿回去把不要讓宦官乾政這七個字塞進那群皇帝的腦子裡。]
[倪若水的最後一句說的很對,將鳳凰看成極為普通的鳥,把麒麟看成再普通不過的野獸,天下才有福了。]
[這言外之意,是把百姓當成那鳳凰和麒麟吧?]
[感謝我出生在現代,出生在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國家。]
[是的,我永遠為我的國家自豪。]
[李隆基不能罰倪若水,他要是真的罰了我就要罵他了。]
[什麼?罵他?帶我一個吧。]
李隆基惶惶看著天幕搖頭,不不不,他不罰,他肯定不會罰的。
不要再罵他了,他再也不去抓小鳥了。
他已經派人去把那兩個宦官抓起來了。
但是這個以人為本,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千三百年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後人好像,都很愛自己的國家?
不僅僅是李隆基陷入了沉思,宣政殿之前的文武百官都陷入了沉思。
這個以人為本,究竟何意?
此時,夜深了,宮人拿出薄薄錦被給每個人都發了一條,一碗碗熱湯也被端了上來。
各位大臣身子暖了,有精
神了,腦子也活躍起來了。
他們三三兩兩交頭接耳,討論這天幕出現的以人為本四個字。
聯係彈幕上下句的意思,聯係倪若水的諫言,進行分析。
他們最終得出結論,這人,就是百姓。
於是明亮的天幕之下,一個又一個官員在自己麵前的筆記上,鄭重其事寫下以人為本四個字。
包括李隆基在內。
夜深了,宣政殿前是難得的祥和。
五歲的李亨也看著天幕。
他的母妃去了皇後的宮中,讓嬤嬤看著他睡覺。
但他偷偷爬了起來,將窗戶扒開一條縫,順著小小的縫隙,看著外頭那即將要把天鋪滿的天幕。
自天幕第一次出現開始,原本在他心目當中,偉岸又英明神武的父親就變了模樣。
他的父親不再是那個什麼九五之尊,不再是那個真龍天子,不再代表著絕對的權威。他會犯錯,他也是個普通的人。
他討厭犯錯。
把錯處記下,就不會犯錯,他把父親的錯處記下來,不僅不希望自己的父親犯錯,也不希望自己犯錯。
於是今夜李亨偷偷爬起來,安靜看著天幕,將天幕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了下來。
“不要讓宦官乾政……”
“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