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宦官現實茫然,發生了什麼?
他們身上可是帶著陛下給的差事,為什麼會被抓起來?
接著就是憤怒。
抓他?他們怎的敢的呀?
兩個宦官身子扭起來,試圖掙脫束縛,甚至大聲叫嚷起來。
“汴州刺史何在?!我身負皇命,誰敢抓我,不要腦袋了嗎?”
“耽誤了皇帝的事兒,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但他們沒叫多久,就被臭抹布塞上了嘴巴。
宦官被抹布熏的神誌不清,踉踉蹌蹌被帶到了倪若水的禦史府。
小宦官和抹布鬥爭了一路,終於在倪若水的麵前,把抹布吐了出來。
“呸!”
他還沒忘記被塞嘴之前的叫嚷:“誰是汴州刺史,讓他出來見我!”
倪若水一肚子氣沒處撒,終於逮到了出氣筒子。
他從兩個宦官身後的門進來,陰惻惻道:“你們是在找我嗎?”
宦官回頭,這才看清了他的臉。
“是你啊,快把我放我,耽誤了陛下的事兒,你吃不了兜著走。”
倪若水作洗耳恭聽的樣子:“讓我聽聽,你要如何讓我吃不了兜著走。”
“我替陛下去辦事,辦成了那是大大的獎賞,你識相的話抓緊把我放了,我還能在陛下麵前給你美言幾句。”
倪若水反問他:“公公這替陛下辦事兒,舟車勞頓的,想必是沒看到天幕吧?”
本以為看到這兩個宦官看到天幕,到了汴州能收斂一些,現在看來不僅沒有收斂,和天幕說的一樣猖獗。
兩個宦官臉上出現了茫然,繼而皺眉語氣不好地問:“什麼天幕,彆拿那天幕唬人,我在長安可是看過天幕的。”
倪若水問:“是哪個天幕?”
宦官一臉你是土包子的表情:“自然是上官昭容的那個天幕。那天幕隻有長安人能看到,想必你在這地方是看不到的。”
倪若水這才明白,這次的天幕怕是隻有長安,以及長安之外被提及姓名之人所在的地方能看到。
他看宦官的模樣,心裡隻覺得好笑:“替陛下抓鳥的差事還真被你當成令箭用了。”
宦官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他是怎麼知道陛下派的差事是去尋鳥兒?
高公公千叮嚀萬囑咐,這事兒不能張揚
出去。
他怎麼會知道的?
難不成天幕真的再一次出現了?
“天幕說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宦官有幾分語無倫次了。
這時,被李隆基派來將二人抓回的張公公走出來了。
“想知道天幕說了什麼,那你還是跟我回去慢慢兒聽吧。”
看到張公公,兩個宦官終於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
張公公官職在他們之上,怎麼跑來汴州了?
在張公公身後的士兵身穿甲胄,麵無表情走上前,將兩個宦官的手綁了起來。
辦完了事兒的張公公心情大好。
陛下給這兩個宦官的任務他們怕是完不成了,但是,陛下給他的任務,他已經完成了。
張公公神清氣爽,對著倪若水恭敬道:“麻煩倪刺史了,這幾日多有叨擾。”
倪若水也笑的爽朗:“張公公說哪裡的話。”
張公公繼續道:“陛下催的急,這便啟程了,那我便在長安,等著與倪公再次見麵了。”
這話一語雙關,說的是倪公,不是倪刺史。
倪若水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心裡更敞亮的些。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更認真努力搞好政績,爭取更早些讓陛下看到。
“我替公公準備了些路上的吃食,公公且帶著。”
倪若水接過下人遞來的包裹,拿給了張公公。
張公公感激點頭。
短暫道彆之後,張公公翻身上馬,身後的士兵押送這兩個蔫頭耷腦的小宦官,離開了汴州。
倪若水站在原處,看著馬蹄帶起的一陣的細塵。
馬是往長安的馬,而終有一日,他也會騎上這馬,帶著他的政績與宏圖,去往他心之所向之地。
不待下人提醒,倪若水開口:“走吧,還有些公務沒處理完,抓緊回去。”
後民間廣為傳頌,汴州刺史倪若水,為政清廉,興學廣教,擴建夫子廟,興建州縣學舍,勉勵生徒,親自教誨,境內教化盛行。
開元七年,因政績突出,授尚書右丞,赴任長安,百姓痛哭,相送十裡。
為尚書右丞之時,清廉勤勉,忠心上諫。
唐玄宗李隆基評曰:“卿具奏其事,辭誠忠懇,深稱朕意。卿達識周材,義方敬直。故輟綱轄之重,委以方麵之權。果能閒邪存誠,守節彌固。骨鯁忠烈,遇事無隱,言念忠讜,深用嘉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