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四十九章(視頻) 清查黑戶行動的隱……(2 / 2)

於是一眾人屁股剛離開腿,就又坐回去了。

坐起來的姿勢好像是一個假動作一般,虛晃一槍。

【清查黑戶的事情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勸農判官的施壓之下,這件事對百姓而言,就不是那麼好了。】

張說停止自己嘎嘎笑的行為,開始專心致誌聽起了天幕。

哦吼,宇文融要犯錯誤了?

可清查黑戶的事情不是已經辦完了嗎?

目前來看,好像是沒有出什麼岔子。

黑戶問題解決,陛下龍心大悅,宇文融春風得意。

一切都似乎走在正軌之上啊?

宇文融的心以為天幕的一句話提了起來。

連李隆基都看向宇文融了。

難不成宇文融背著他偷偷乾了什麼不好的事情?

若他要真是從現在就開始貪汙,他絕對嚴懲不貸!

【宇文融以及他手底下的勸農判官沒有一個不想立功的。大家都把這政治形式看的很明白,李隆基對這件事的重視,他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十個勸農判官,分管全國不同的區域,表麵上,他們是為著同一個目標,也就是嚴查全國黑戶而努力,但其實他們內部是存在著隱形的競爭關係的。】

【這樣一件被皇帝重視的事情,隻要把手頭的業績做到最好,就能被皇帝注意到,從而升官發財。就是沒有被皇帝注意到,也會被他們的上司宇文融看在眼裡,宇文融現在是皇帝眼中的紅人,就是得到宇文融的提攜那也是很好的。所以每一個勸農判官都想自己管轄的地方能夠做出最好的業績。】

【這就像在一個大型銷售公司裡,升職最快,最被老板看重的那個人,往往是業績最好的,能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的那個人。】

【所以這造成的結果是,勸農判官為了業績開始對地方官施壓,他們為了自己的業績給地方官製定了相應的指標,而地方官隻能對誰施壓呢?他們隻能對百姓施壓。清查黑戶完不成規定的指標怎麼辦?那就隻能搞虛假工程,把那些已經登記在冊的戶口變成新增的黑戶。】

【官出報告,報告出官,這樣一來,書麵上能看到的業績上來的,但是遭殃的就變成了百姓。還記得我們之前說的為了刺激百姓主動登記戶口的刺激性政策嗎?用比較便宜的新稅代替舊稅。這些原本就不是黑戶的百姓被迫變成了地方官的業績,百姓就隻能交兩份稅。】

[woc好惡心!]

[我代入普通百姓,真情實感地要吐了。]

[普通百姓那麼窮,生活已經那麼困難了,還這麼搞?]

[我說宇文融你沒事兒吧?你有點人性好不好。]

[怪不得就才當了九十九天的宰相,要我說一天都不能給他當。]

[最後被流放也純屬是他活該。]

[代入一下,我以前每個月要交五百的稅,我現在每個月要交一千,不行了好難受,好想死。]

天幕一出,全國嘩然。

一些用了手段欺騙百姓,然後完成了任務的地方官開始害怕了。

天幕把這件事給說出來了,陛下會不會開始嚴查?

會的吧?

陛下一定會嚴查的吧。

到時候在戶口上做了手腳的人一個都跑不掉。

完了。

地方官已經想哭了。

此時他們就想肉夾饃中兩塊麵餅裡麵的肉。

想搞出業績的是朝廷,現在說搞出業績危害百姓的利益不好的是天幕。

在天幕的壓力之下,陛下能做到什麼樣的地步誰都不知道。

不,不僅僅是陛下。

天幕不光是他們和陛下能夠看到,地方的百姓也能夠看到。

官威能壓的了他們一時,如何能一直壓住他們呢?

要是不作為,恐生民亂啊。

心眼子轉地快的地方官已經準備開始把鍋都推到那些勸農判官的身上了。

天幕也說了,是他們施壓,非要做出什麼業績,這才導致他們在百姓身上施壓。

隻希望百姓能夠理解他們一下。

除此之外,還要和百姓保證朝廷很快就下達應對的政策,穩定民心。

對,沒錯,先把鍋甩出去,再穩定民心。

地方官現在出於一個裡外不是人的尷尬位置,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苦哈哈的表情。

最憤怒的當屬受到牽連的百姓了。

“我說為什麼突然漲稅了!”

“原來是拿我的名字去充數了。”

“真不要臉,這樣的官不配為官!”

“那什麼勸農判官要升官我是管不著,但是他要搶我的錢就是不行!”

“都是血汗錢啊,唉。”

“朝廷什麼時候能為我們這些百姓想想呢。”

“那些黑戶和我們這些一輩子都在這裡,老實本分的本地人有什麼乾係。”

李隆基暗道,糟了,這是要完。

此次天幕要是小範圍還好說,這天幕要是大範圍播放,那確實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李隆基用銳利的眼神看著宇文融。

都是你乾的好事!數據作假被天幕戳穿,現在讓朕來給你擦屁股!

宇文融這回是真的怕了。

完成清理黑戶這件事的時候他有過風光,現在他就有多恐慌。

畢竟他的官途是亨通還是就此終結,都是陛下一念之間的事情。

倘若李隆基就此把他的官給削了,他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

到現在為止,天幕說的話尚且還沒有假話。

所有人都不會懷疑天幕的真實性。

他辯白的話和天幕的話放在一起,太無力了。

更何況……報上去的數字確有虛假。

他不是不知道,他隻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不過是幾個懦弱又無能的平頭老百姓,就是說不好聽的,死了也與他沒什麼乾係。

要是沒有天幕的出現,這事根本就不會起什麼風波!

李隆基嚴肅沉聲:“朕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勸農判官即刻出發,三十日之內,把那些被偽造的黑戶都清查出來。”

接著他對宋璟道:“宋愛卿成立監察組,隨勸農判官一同出發。”

李隆基又把視線轉移到宇文融的身上:“若是讓朕查出你還有弄虛作假的行為,你便不用等著日後貪汙被處以流放之刑了,即刻發配邊疆去吧。”

宇文融跪在地上,臉上的表情沒有被任何人看到。

若不是天幕,這些事情根本就不會被發現。

他那麼光明的官途大道不能就此毀於一旦!

他壓下心頭對天幕的恨意,誠惶誠恐地應下了。

此時野心在宇文融心中越發膨脹起來,他的命怎能是區區天幕說了算的?

他既然已經知道日後的結局,就一定能夠避開。

他的命是他自己說了算,不是天幕。

【雖然宇文融搞數字工程,但最後呈現到李隆基眼前的是一份十分完美的答卷。全國新增戶口一共有八十幾萬,土地跟隨著戶口也一並增加。而新增戶口帶來的賦稅甚至達到了百萬串錢,這實實在在的金錢讓李隆基看到了宇文融的能力,他十分高興。而宇文融就此,也徹底成了朝廷新貴,與張說一起,一並成為李隆基眼睛裡的紅人。】

李隆基聽完天幕說的話,嚴肅地搖了搖頭。

不,朕沒有很高興,朕現在很憤怒。

因為宇文融,朕現在說不定會麵臨天幕的背刺。

就是天幕不背刺他,若是天幕被投放到了各州的天空之上,那他賢君的形象也就被毀的差不多了。

這件事要抓緊解決。

【宇文融是朝廷新貴,這個人逐漸脫離了張說的控製。加上我們之前說的宰相製度出現的兩個問題,一共三個問題造成了宰相機構工作效率低下。這樣的問題在開元初年的時候就已經初露端倪,但是一直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直到張說為相的時候,這個已經越發嚴重起來,所以張說開始苦思如何改革宰相機構。】

張說興奮起來。

他拿起筆開始記了。

答案就擺在他麵前,還傻等著乾什麼呢?抄啊!

抄他自己的答案,不丟人!

未來的張說和現在的張說有區彆嗎?

沒有區彆呀,都是他自己。

這就是他想出來的。

【張說提議把宰相上午議事的“政事堂”改成“中書門下”。這是什麼意思呢?原先宰相在政事堂討論出的政策,需要到中書省和門下省分彆蓋上兩個的印章。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之後,這裡就從一個辦公場所變成了一個行政場所,決策形成後可以蓋章直接發布。】

【同時,中書門下設立了吏房、樞機房、戶房、兵房、刑禮房。這五個機構和直屬尚書省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形成了對應關係。這樣,宰相可以插手吏戶禮兵刑工的工作,尚書省就被慢慢架空了。】

【這個改革讓宰相權力大增,同時也完善了宰相製度。】

張說越記越高興,心裡那些沒有落在實地的想法在聽天幕話的過程中,逐漸清晰了起來。

他是春風得意了,宇文融是徹底不高興了。

但張說不管他,他什麼地位宇文融什麼地位,一個快要被放逐的人,不配跟他講話。

李隆基也很高興。

經過天幕認可的政策就是好政策,就會有利於大唐的好改革。

【除了軍事上還有政治上的改革,張說的在文化上的改革也是改到了李隆基的心坎裡。】

李隆基搓搓手。

對啊沒錯,他把張說提上來看重的就會他文武兼具的這個特點啊。

開元之初文化貧瘠如荒漠,現在已經到了發展文化的時候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