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章(1 / 2)

外科教父 海與夏 6939 字 9個月前

聶順娥終於等到做手術,橫豎是手術,她想快點做完手術去工作。

他們的這份工作連個體也算不上,做一天事掙一天錢,不做什麼都沒有,每個月的支出一分錢也不少,比如房租、水電、孩子的生活費,還有自己要交的社保醫保等等。

現在生病住院隻能夠吃老本,這是聶順娥最擔心的,反而擔心這些問題比擔心自己的病情更多。

第二天就要手術,聶順娥根本睡不著,她突然覺得有很多話要跟老公說,護士給的安眠藥艾司唑侖片一直放在床頭沒動。

“衣櫃裡上麵是你的衣服,中間是孩子的,下麵是我的,冬天的衣服都在床板下的儲物箱,等冬天來了,提前曬一曬;小策的冬天校服短了,記得提前買,比現在的碼子大兩號;小策的生活費無論如何要給足,孩子手裡缺錢會抬不起頭;你早上記得吃早餐,自己嫌麻煩,到路邊買兩個包子也要吃,千萬不要餓肚子,你的胃本來就不好;小姨家裡兩萬塊錢一直沒還,要記得,年底記得催一下;你大哥那五萬千萬不要去催,現在他們挺困難的,肯定拿不出,要是年底手頭寬鬆,能接濟一點就接濟一點大哥吧,我們剛出來時大哥幫了不少忙;我平時脾氣大,時不時對你發脾氣,很多時候我知道是我不對,你彆往心裡去,你是個好丈夫,這些年跟著你,我覺得很幸福——”

聶順娥想到哪就說到哪,反正仿佛要把能說的儘量全說出來,怕自己過了今晚以後再也沒有機會。

“你說什麼呢,彆想這麼多,楊教授不是說了嗎,沒事的,可以幫你切乾淨,等你好了,我們也來這醫院附近賣夜宵,也找楊教授幫忙弄個攤位什麼的,他們說楊教授人很好的。”

袁玉林安慰妻子,他表麵上顯得很輕鬆,其實早已淚水唰唰地流下來,隻是病房已經熄燈,誰也看不到誰而已。

這些年,妻子跟著他風裡來雨裡去,哪有享到什麼福,妻子這話明顯在交代後事。

“我知道,我怕什麼,我什麼都不怕,隻是以防萬一,隨口說說而已,萬一——我是說萬一——你以後還得找一個,但是等孩子上大學再找,可以不?“

“彆胡思亂想,睡不著,把安眠藥吃了。”

袁玉林摸索著打開台燈找安眠藥的袋子,因為他們住的是兩人間病房,隔壁傍晚的時候出院了,新入院的病人要明天才來,所以他們說話比較自由,不用擔心影響到彆人。

“我等下吃——我說的話你要記住,你要找一個的話一定要孩子上大學再找,聽到沒。“聶順娥重複道。

袁玉林的嗓子已經嘶啞,他不想被妻子知道,所以悶著不說話。

“我問你話呢?”

“胡思亂想,胡說八道!好好休息,明天還要手術呢。”袁玉林把安眠藥遞給妻子。

聶順娥想了想還有什麼要說的,然後才把安眠藥扔進嘴裡。

在安眠藥的幫助下,聶順娥睡了兩三個小時,三點多就起來,洗臉漱口,早早地在病房等護士,借著這個時間又對丈夫做一番交代。

到早上七點多,護士來病房進行術前核對,鑒於小胖子偷吃的教訓,現在護士對術前的禁食禁水核查十分嚴格,確認沒有什麼問題,測量生命體征正常,才讓她帶著尿袋上了平車,推到手術室。

醫生辦公室,此時還在交班,交班查房上手術,這是外科醫生固定的程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一直到乾到退休封刀為止。

外科研究所的編製醫生本來不多,也就那麼幾個,可是規培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多,所以醫護隊伍顯得很有規模,看起來很像那麼回事。

夏院長的工作做得不錯,楊平的研究領域拓展到哪裡,他就將招牌掛到到哪裡,這不,肝膽外科、胰腺外科研究所的招牌已經上牆,隨後,夏院長又補了一塊“腫瘤外科研究所”招牌,大門兩側的招牌越來越顯密集。

左邊是臨床科室招牌,右邊是非臨床科室,除了這些臨床科室,還有《醫學期刊編輯部、乾細胞研究實驗室等等。要是外人一看,絕對以為裡麵存在一個超級龐大的研究機構。

雖然說聶順娥天生豁達,但是平車進入手術室,聶順娥被搬上手術台,她開始緊張起來。

等下就要開刀,開膛剖肚,將裡麵的臟器腸子全部拿出來,她肚子裡空空的,一想到這裡,居然打了個寒戰。

不能慫!

聶順娥告訴自己,當年和丈夫剛剛來南都省城闖世界,一輛夜宵推車開始自己的人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路邊攤也不是那麼容易做,作為外來者,遭到了旁人的排擠驅逐,每天摩擦不斷,尤其自己生意火紅之後,更是各種衝突四起。

那時候她慫了嗎,沒有,她手裡一把菜刀,老公手裡一把鍋鏟,背靠背,對著氣勢洶洶的同行的圍攻一點也不慫,誰怕誰,來一個乾一個,乾到站穩腳跟為止。

就是一把菜刀,一把鍋鏟確立了夫妻的江湖地位,從此以後順風順水,再無糾紛。

再後來,雖然人生坎坷,跌跌撞撞,但是終歸日子好過得去。

現在如今躺在手術台上,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聶順娥突然不知道怎麼感觸很多,往事像電影一樣在腦海裡複現,一幀一幀地掠過,不知不覺自己眼角全是淚水。

人生哪沒有遺憾,這麼多年一路拚搏,可惜孩子還在上中學,要是畢業工作,甚至成家立業,她再無遺憾,哪怕已經上大學,她也安心很多,可是現在還在上中學——想多了沒用,不要慫。

護士開始連接心電監護的導聯,酒精塗擦引起局部陣陣冰涼,耳邊唰唰翻閱的病曆的響聲——

“聶順娥、女、41歲——”麻醉醫生和護士開始再一次術前核對。

慢慢地,手術室的嘈雜聲越來越多,梁胖子往聶順娥的靜脈開始注射鎮靜藥,聶順娥慢慢開始不省人事,一把冰冷的喉鏡撬開聶順娥的嘴,氣管導管順著插入,越過咽喉,進入氣管。

手術室的液晶屏幕也可以隨時調出患者的影像資料,但是楊平還是習慣在閱片器上看傳統片子,他站在閱片器前做最後一次閱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