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機的故事【上】(2 / 2)

他出生的太空城,位於地球軌道外側,接近地球軌道,公轉周期大概是四百天。

這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城市,十萬人口出頭,不算特彆大,但與真正的“小型太空城”也完全不是一個規模。

這個城市沒什麼俠客,也沒多少太空海盜光顧。

沒有俠客,是因為阿耆尼王炮轟第四武神之後,俠客就會儘力避免“讓太空城全體成員都表示反叛立場”這種事了。庇護者是真的會摧毀城市的。

而沒有太空綠林,則是因為……

這麼個沒有油水的城市,來一趟的收獲基本彌補不了燃料消耗。

而太空城的社會形態與地球也有巨大差彆。

地球表麵的居民,並非人人都能享受網絡便利的。

但在太空城,這屬於“必需品”。

庇護者一向認為“管得越少越好”。尤其是地球區域這顆星球有著天然的大氣圈與水圈,資源也不算匱乏,最重要的是沒有“泄露”的風險。“引力”會將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東西限製在星球表麵。

而太空城則離不開自動化監控係統與網絡的管理。

如果太空城的運轉出現了問題,那麼城市裡的人類生命就無法保障。

這也是“戴森原則”中有關“生命”的法則的延伸。

所以,就算少年十二歲就獨立生活了,他也能接入無處不在的網絡中。

少年母親死於一次意外,在太空城外壁工作的時候被甩入深空之中。

以基準人的生命力來看,少年一直認為,自己的母親說不定還活在哪個角落裡。

但當時少年的家庭就沒法組織起搜救隊伍。

少年的父親則是在他滿了十二歲之後就讓他自己生活了。在少年十三歲那年,少年的父親就抽中了前往小行星帶太空城的船票,興高采烈的踏上了逐夢之路。

對,官府也確實是會免費提供這類社會服務的。隻不過嘛,官府的組織能力有限,資源更是吃緊,所以就算申請了相關服務也隻能等著搖號。

在少年的母親離開後,父親就搖了好幾年的號了。

十二歲,確實是“可以獨立生存”的最小年齡了。

為了避免肉體過度消耗有機營養物,少年很早就完成了高度義體化改造。

在此之餘,他還做著兩份工作。

其中一份,就是核對幾個不同的表格,查看這些表格之間有沒有什麼對不上的地方。

這些表格來自於不同或庇護者的不同部門。相關工作大部分都由完成了,但為了避免內功高手暗中搞鬼,所以不少位置都有這麼一道由人來確認的流程。

少年根本不知道自己這份工作具體在乾什麼,又是為了什麼。出於保密要求,決定分工的不會告訴他這些的。那些巨大的數據庫被拆解成了人類也能快速完成的簡單任務,再分發給不同的個體。

而另一份工作,則是服務的測試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