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數日裡,陸軒宇逐漸忙碌了起來。
一個大腦表麵被鋪滿柔性電極,並且神經電信號極容易被捕捉的人,對神經科學的研究有極大的臂助。
而現階段,隻有基準人能做到這種事,而基準人又隻有區區五十多個誌願者。
這些初期誌願者當中,又並非每一個都會直接進入“義體化”的階段。
而會選擇進行義體化的誌願者中,也有一部分暫時不接受深度的義體化,所以腦內隻有最基礎的柔性電極。
陸軒宇這樣會進行深度改造的人,目前也隻是少數。
很多項目都需要他進行配合。
當然,對陸軒宇來說,這些都不算很難。
大多數時候,他隻用戴上一個厚厚的耳機,在一個昏暗的房間盯著麵前的屏幕罷了。
那個耳機的隔音效果極好,能隔絕掉幾乎全部的環境音,裡麵還播放著非常輕微的白噪音。這些白噪音音量很小,不仔細聽的話根本不會察覺。
隻有特定麥克風內的信號會傳遞到這耳機裡來。
實驗員就是通過這個來對他下達指示的。
最開始的時候,他麵前的就隻有簡單的圖形或者滿屏幕的色塊,在這之後才逐漸複雜,出現了各種照片與抽象圖案。
有些時候,他需要用語言來描述看到的東西。
有些時候,則需要他做出判斷,然後按按鈕。比如判斷麵前的圖像是否符合某種定義,若是符合則按下按鈕。
有些時候,他們還會擺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動植物影像,然後告訴他這種動植物的小知識,並要求他記住。
有些時候,是讓他看一些類似於“33”的題目,讓他快速給出答案。而且給出答案的方式還分口答和手寫兩種。
有些時候,還需要他去玩一些類似於俄羅斯方塊、推箱子、拚圖之類的上古小遊戲。
當然,也有不用“視覺”的時候。
比如說“遮上眼睛,然後複述自己聽到的話”或者“遮上眼睛,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
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係列。
例如“遮上眼睛,然後根據指令沒讓雙手做出動作”,“在聚光燈下,看著自己的雙手,根據指令做出動作”、“看著鏡子,根據指令做出動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