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蜀錦籌集二萬匹,孫夏加入太平道(1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5393 字 9個月前

張彤到門口一一接進府裡,一番寒喧後入座。張彤介紹:柳家柳理、杜家杜雙、趙家趙汶、郭家郭申、楊家楊葛。

張玄請各家報蜀錦庫存。張家出三千匹、姚超出二千匹、楊葛出三千匹,柳理出三千匹、杜雙出三千匹、趙汶出三千匹、郭申出三千匹,正好籌齊二萬匹。

七家出價一萬二千錢一匹蜀錦,不肯退讓。最後達成二萬匹蜀錦合約,韓遂支付七家共計西域金幣一萬三千斤、黃金二千六百斤、三百萬錢、一百零七匹馬。

韓遂和七家又探討了下年及以後每年改支付黃金為支付玉石山料的可能。看了韓遂帶來的各種玉石山料樣品,六家均感濃厚興趣。

最後談成下年及以後可用於闐三等青玉石料五百七十八斤、或於闐三等羊脂白玉石山料三十六斤,兌二萬匹蜀錦。玉石山料如等級上升或下降按此價翻倍或減半。

韓遂商隊來回留路費用三十二斤黃金,剩三百四十三匹馬,留一百一十三匹馬馱運補給、騎乘、備用,其餘二百三十匹馱馬分擔一部分蜀錦馱運。

楊積帶的一千匹馬出九百七十匹馱運剩餘的蜀錦,剩餘的三十匹楊積和二羌兵自用。

韓遂又看了七家的一等絲綢樣品,質地不亞於會稽一等絲綢和豫州梁國睢陽一等絲綢。

韓遂與七家商議下年如從七家進貨,答應按產地價四個布帛幣兌一匹一等蜀郡絲綢,可靈活支付布帛幣、錢幣、黃金、西域金幣、玉石山料、珠寶等。

七家庫存不足可向成都另一個張家、任家、壽家、羅家、殷家,周邊郫縣何家、審家,以及江源縣常家等集貨。

成都平原各大族把絲綢當貨幣。大、中宗貿易直接支付絲綢,小宗貿易才用布帛幣。故各大族都有數千匹的庫存絲綢。

韓家每年委托唐肥從會稽進貨近五萬五千匹絲綢運到洛陽,再在洛陽分供紆彌、於闐、康居、安息、大月氏、疏勒、大宛、烏孫、龜茲九個商隊。

另外,每年韓家從豫州梁國寧陵縣呂家進貨十車、蒙縣李家進貨十車,睢陽橋家進貨二十車,合計三千匹一等絲綢。由韓何每隔一年運到西域貿易,平均每年賺四百五十萬錢,用於補貼韓家各項雜支,如年薪等。

如果韓家這五萬八千匹絲綢改為從蜀郡進貨,價格按產地價,比洛陽價便宜。韓何去西域的貿易商隊可分為兩支,兩隊交替去西域,改以前每隔一年去一次為每年去一趟。

絲綢貨從成都運到金城,在金城和西域商隊貿易,對於西域商隊來說可節約洛陽到金城的運費;對於韓家來說西域商人支付的西域金幣不用從洛陽再運回金城,會稽到洛陽、睢陽到金城的運費省下了。韓遂決定回金城和貿易管家韓何、韓父,以及洛陽副總管曹奎商議一下。

張宏和韓單先行,監督六家家丁用馬車運送二萬匹蜀錦到城東門外貨倉區,交給留守在那裡的韓家十部曲。

張玄請六家及韓遂、韓嘉、楊積、東起赴晚宴。張碧的五個兄長也回到家中來出席宴會,張碧一一介紹給眾人,二兄張滂、三兄張環、四兄張禮、五兄張奎、六兄張匡,分管張家成都周邊五處莊苑。

張玄問韓遂去向,韓遂告之要經荊州看望在南陽的韓家貿易總管後去洛陽。張玄聽說韓家在荊州有貿易,答應宴後寫封信托韓遂帶給張家在荊州南陽郡穰縣同族張溫。張玄這支張氏支脈因祖上在蜀地任職而留定居成都的

張碧也介紹,長兄張規在外做官,為安定太守。韓遂一聽猛得一驚。凡是聽到安定郡、安定郡烏氏縣、黃衣少年,韓遂都會有此本能反應。

宴上,張家總管張碧頗有心計,見韓家財大氣粗,又見韓嘉英俊少年,一問剛十八歲,尚未婚配。

宴後,張家把六家送走。張碧親自送韓遂等回客棧。姚超和韓遂就此彆過,另約日期再見麵。

到客棧,張碧向韓遂提議兩家聯姻,願將已年方十六之女張綺嫁給韓嘉。

韓遂去韓嘉房間告知此事。韓嘉上次來成都知道蜀地出美女,張碧本人相貌堂堂,其女定不會弱貌,馬上同意了。韓遂當然也讚同,眾人皆喜,當場訂親。

張韓兩家商定,韓嘉留在成都,和張綺相處幾日。然後去右扶風雍縣見父雍縣總管韓普,征得同意後,春節前後韓普帶韓嘉來成都成親,並在成都購房成家。

張綺兄張暉,與韓嘉同年,和父親常去長安、江陵等地貿易,熟悉蜀道。

張家正好有批貨過幾日出發要送去長安,韓嘉決定隨張暉走益州廣漢郡梓潼、涼州武都郡故道、右扶風陳倉,直達雍縣。沿路熟悉一下這條蜀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