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馬抗發展天師道,曹操治理睢陽渠(2 / 2)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6349 字 10個月前

下午,聯軍探部送來最新信報:

曹操方麵:

原司隸中牟縣令、行河南尹、曹操軍中郎將楊原,上年隨鐘繇、馬超打郭援時受傷後死亡。

楊原部將牙門將張奮接替楊原統領中牟軍。

楊原的中牟軍乃司隸校尉鐘繇在司隸範圍內可調動的主力之一,段煨也出兵相助鐘繇。

而河南尹夏侯惇的野戰機動軍鐘繇是調動不了的,用於應付冀州。

韓家洛陽留守韓易和護院家丁韓鐘早期投靠中牟軍楊原,楊原投靠曹操後,二人任中牟軍軍需官屬吏。

張奮繼任中牟軍中郎將後,提拔韓易為軍需官,另以韓鐘為彆部司馬,領兵一千。提拔楊原之孫校尉楊恪為牙門將。

張奮乃任峻同鄉好友。任峻妻曹柳乃曹操從妹。任峻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中主軍需糧草運輸。

袁紹遊擊軍數次截糧道,任峻命一千輛輜車為一部,開十個糧道並進,布重陣護衛兩翼,袁紹遊擊軍不得接近。

同年任峻從許縣典農中郎將升遷為長水校尉,都亭侯,食邑三百戶。長水校尉乃禁軍北軍之一。

北軍五校,長水校尉任峻,屯騎校尉乃伏完,越騎校尉薛喬,步兵校尉空缺,射聲校尉空缺。另外,城門校尉也空缺。

曹操上年視察浚儀縣開封市,發現此地十分重要,撥錢治理睢陽渠。在睢陽縣(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南)境內利用睢水以通汴渠和淮水。

陰溝水和鴻溝水出黃河,到浚儀交彙,分浪湯渠、汴渠、睢水流向東南。

浪湯渠在扶樂通?水,?水通泗水,泗水在向縣入淮水。浪湯渠又在項縣彙入潁水,潁水通淮水。

汴渠在徐州彭城國彭城縣徐州市入泗水,泗水入淮水。

睢水在下相縣宿遷市入入泗水,泗水入淮水。

睢陽渠從睢陽縣北麵的汴渠開口引水,經睢陽縣,在睢陽縣南邊的譙縣彙入?水。

中原以東西走向水網為主,南北走向的睢陽渠使軍需糧草、軍隊走南北水路輸運更便捷。

汴渠、睢陽渠、?水所圍的陳留郡、陳國、梁國成了曹操的核心地帶。

陳國武平縣是武平侯曹操的封地,成了這一地帶的中心,屯有大量軍需糧草。

許縣東麵背靠此地帶,許縣已構築了地道網,許縣的駐軍由武平縣供給,武平的錢糧中心和許縣的政務中心分開。

另外,睢陽渠治好後,灌溉的農田更多,據傳曹操有意恢複睢陽桑蠶產量和絲綢織造。隻可惜中原戰亂日久,人口和工匠極度缺乏,一時難以恢複。

劉表方麵:

交州牧張津與荊州劉表交戰多年無果。

劉表妻陳氏病亡,陳氏生劉表長子劉琦。劉表扶側室蔡氏為正室夫人。蔡夫人生劉表次子劉琮。

劉表乃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人,曾與汝南陳翔字仲麟、汝南範滂字孟博、魯國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陽檀敷字文友、山陽張儉字符節、南陽岑晊字公孝為八友。

又與張儉、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為八及。

也與同郡人張隱、薛鬱、王訪、宣靖、公緒恭、劉祗、田林為八交。

有傳聞,劉表正妻陳氏或為汝南陳翔家族之人。陳氏一死,劉琦失寵。

蔡夫人乃蔡諷次女。

蔡諷生長女蔡氏、次女蔡氏、蔡瑁。蔡瑁為鎮南將軍軍師。

蔡諷之姊姊乃已故太尉張溫之妻,蔡諷長女乃黃承彥妻,生黃月英。黃月英嫁給諸葛亮,諸葛亮大姊嫁給新城太守蒯祺,二姊嫁給龐山民。諸葛亮有兄長諸葛瑾現為孫權賓待。

諸葛瑾、諸葛亮乃前豫章太守諸葛玄從子,諸葛珪之子。

龐山民乃隱士龐德公之子。

荊州童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

韓遂猜八九年間或是建安八年到建安九年,難道劉表妻死和長子失寵後荊州開始衰落?

又命探部總管韓橋給韓易、韓鐘帶去價值二百斤黃金的財寶禮物,用於收買楊原舊部。

韓遂對睢陽恢複出產絲綢有著濃厚的興趣,命探部密切關注睢陽,一旦恢複,曹操必用於西域貿易,而西域貿易必經涼州聯軍地盤,屆時,或可與曹操做交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