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將軍列侯楊秋向關西諸將發來邀請,在長安城中楊家的裡區舉辦博弈、蹹鞠大賽。各家出席人數不少於博弈三人,蹹鞠六人。
韓遂不精於此道,接到邀請頗感意外,但仍興致勃勃率隊如期參加。
馬騰、張橫、馬玩、梁興、成宜、侯選、程銀、李堪之隊也湊齊人數後到達。
楊秋的侍衛隊校尉孔葉之子孔桂剛滿十八歲,成為楊秋的參軍。
眾人到達後才打探楊秋部將得知孔桂巧言善辯,聰明伶俐,又得父及一師傅真傳,精曉博弈漢圍棋、蹹鞠漢足球。蹹亦作蹋、蹴、踏、踢。
楊秋得此子弟如獲至寶,於是發起大賽。
在接待眾人宴上,楊秋放出豪言,十家參賽選出優勝者組成關西隊,先向涼州和雍州分彆發起擂台挑戰,最後向並州、益州、荊州、關東等分彆發起挑戰邀書。
眾人大都在軍中任職,對挑戰關東猶為興奮,棋盤如沙場,開懷暢飲美酒。
次日,眾人遊玩長安城。城中雖然大量破敗房屋未修整,但主街道已清理出來,街邊店鋪也有不少,各地小商隊時有來往,眾人可以購得一些用品。畢竟人口才萬餘,集市還未成型。
隔日,孔桂帶著眾人參觀博弈廳和蹹鞠場。
博弈廳均勻放置了十五個桌幾,每個桌幾上擺放著一副博弈石質棋盤,棋盤有四個石腿支撐,每個棋盤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每個棋盤兩側各放一個開口陶罐,一個陶罐中盛著黑石圓形圍棋子,另一個陶罐中盛著白石圓形圍棋子。
蹹鞠場外圍長方牆或欄,民間孩童的鞠用粗麻繩裹布袋,袋中裝滿軟填充物,富家子弟的鞠用畜皮縫製,內盛實以毛。圓鞠方牆合為陰陽。場中一邊一個半月形球門,雙方各出六名隊員。
數日後,眾人養足精神,博弈和蹹鞠分在兩處同時開賽。
韓遂聯軍之隊的善長博弈、蹹鞠之人都來自金城郡一百五十四位年輕文才,這些年輕人在私塾讀書時已流行玩此類玩事。
博弈:韓靈、鄧侖、淳於秀;
蹹鞠:韓輪、韓鹿、張翩、饒黎、池方、郭果。
韓遂、成公英閒著無事,在各棋桌轉遊,觀看圍棋。
十隊共三十人,每二人一桌對戰,共十五桌。
楊秋隊主棋手參軍孔桂、副棋手校尉孔葉、次棋手陽陵縣縣長楊躍。
馬騰隊主棋手參軍傅乾、副棋手馬抗、次棋手參軍兼鹽官胡寶。
張橫隊主棋手霸陵縣縣長張波、副棋手霸陵縣守將校尉張楓、次棋手長安守軍校尉張畢。
馬騰自言乃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馬騰給本隊棋手每人一本同族的馬援從孫經學大師馬融的《圍棋賦。
馬騰見韓遂饒有興趣,也贈送韓遂一本。韓遂翻開一看,好家夥!馬融把圍棋當成戰場了,《圍棋賦曰:
略觀圍棋兮,法於用兵;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
陳聚士卒兮,兩敵相當;拙者無功兮,弱者先亡。
自有中和兮,請說其方;先據四道兮,保角依旁。
緣邊遮列兮,往往相望;離離馬首兮,連連雁行。
踔度間置兮,徘徊中央;違閣奮翼兮,左右翱翔。
道狹敵眾兮,情無遠行;棋多無策兮,如聚群羊。
駱驛自保兮,先後來迎;攻寬擊虛兮,蹌跭內房。
利則為時兮,便則為強;厭於食兮,壞決垣牆。
迫兼棋嶽兮,頗棄其裝;已下險口兮,鑿置清坑。
窮其中罫兮,如鼠入囊;收取死卒兮,無使相迎。
當食不食兮,反受其殃;勝負之策兮,於言如發。
乍緩乍急兮,上且未彆;白黑紛亂兮,於約如葛。
雜亂交錯兮,更相度越;守規不固兮,為所唐突。
深入貪地兮,殺亡士卒;狂攘相救兮;先後並沒。
上下離遮兮,四麵隔閉;圍合?散兮,所對哽咽。
韓信將兵兮,難通易絕;身陷死地兮,設見權譎。
誘敵先行兮,往往一室;捐棋委食兮,遺三將七。
遲逐爽問兮,轉相伺密;商度道地兮,棋相盤結。
蔓延連閣兮,如火不滅;扶疏布散兮,左右流溢。
浸淫不振兮,敵人懼栗;迫役踧踖兮,惆悵自失。
計功相除兮,以時各訖;事留變生兮,拾棋欲疾。
營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韓遂沒看太懂,隻知是棋術要義,感覺不易掌握,想必此乃馬騰隊的戰法。
韓遂、成公英又去找楊秋討教法寶。楊秋很得意地拿出一本《圍棋術給二人看,稱此乃孔桂的圍棋師傅編寫的,內有十一組四十四式以下關於圍棋的十一組組名命名和歸類為本書作者首創,對圍棋與兵法皆有意義,版權歸本書作者所有。任何作品如引用,須注明出自本書。:
切斷:衝、挖、跨、斷;
阻擊:擋、頂、挺、關;
壓製:壓、鎮、扳、掛;